記者 崔璞玉
由于與疫情相關的供需失衡,以及旨在提振經濟的刺激措施,2021年美國通貨膨脹率觸及7%,創近40年來最高水平。
美國勞工部周三發布的數據顯示,該國12月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7%,高于11月的6.8%,為1982年以來的最快增速,也是通脹率連續第三個月超過6%。12月CPI環比則上漲0.5%。
接受道瓊斯調查的經濟學家此前預計,美國12月CPI同比漲7%,環比漲0.4%。
剔除波動性較大的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當月同比上漲5.5%,高于11月的4.9%,為1991年以來的最大增幅;環比則上漲0.6%。經濟學家此前的預計分別為同比漲5.4%,環比漲0.5%。
經濟學家認為,通脹可能在3月見頂。有跡象表明,供應瓶頸有所緩解。供應管理協會(Institute for Supply Management)上周的一項調查顯示,制造商報告稱,12月供應商的交貨情況有所改善。不過,奧密克戎導致的病例飆升可能拖累供應鏈正常化的進程。
富國銀行董事兼高級經濟學家豪斯(Sarah House)在接受《華爾街日報》采訪時表示,通脹目前仍有巨大的勢能,盡管有可能在未來幾個月內見頂,但對消費者、企業和相關政策而言,通脹總體增速仍將是個挑戰。
具體來看,占CPI指數近三分之一的住房成本12月環比上漲0.4%,同比漲4.1%,創下自2007年2月以來的最快增速。
二手車價格環比繼續上漲3.5%,相比去年同期則上漲了37.3%。因受供應鏈限制拖累,二手車價格在疫情期間一直是通脹飆升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反,12月能源價格環比下跌了0.4%,其中燃料油下跌2.4%,汽油下跌0.5%。但同比來看,能源價格總體上漲了29.3%,其中汽油漲了49.6%。
通脹攀升也在侵蝕薪資增長。12月經通脹調整后的實際平均時薪環比僅上漲0.1%,同比則下跌2.4%。
金融公司E-Trade投資策略董事總經理Mike Loewengart指出,上午發布的CPI數據實際上只是確認了大家已經知道的事情,即消費者的錢包正在感受到通脹的壓力,而美聯儲也因此釋放了更鷹派的信號。但問題是,鑒于通脹至少在中期內似乎將持續存在,美聯儲是否會因此加快收緊貨幣政策的步伐。
“眼下新冠病例數正繼續上升,其對供應鏈和勞動力短缺的影響可能持續存在,進而推高價格,”Loewengart說道。
美聯儲官員正在密切關注通脹數據。隨著物價上漲,以及勞動力市場接近充分就業,投資者普遍預計美聯儲將在3月開始加息。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周二在出席參議院的連任提名確認聽證會上雖然并未提供具體的加息時間,但他表示,美聯儲將在今年加息數次,并在今年晚些時候開始縮減資產負債表。
“如果我們看到,通脹在高位持續的時間長于預期,使我們不得不隨時間推移更多次加息,我們會這樣做,”鮑威爾說道。
美聯儲在12月會議上發布的利率點陣圖預計,該央行將在今年加息三次,每次25個基點。不過高盛和摩根大通等華爾街投行近日預計,美聯儲今年或將加息四次。
最新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美聯儲觀察數據顯示,交易員認為美聯儲3月加息的概率為74.4%,12月實施年內第四次加息的概率約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