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劉子象
本周二,世衛組織警告稱,在未來6-8星期內,歐洲一半以上的人口將感染奧密克戎。
世衛組織歐洲區主任Hans Kluge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在今年的第一周,歐洲通報的確診數就超過了700萬,是兩周前的1倍。照此速度,未來6到8個星期之內,歐洲超過50%以上的人口將感染奧密克戎。
1月10日以來,歐洲區域26個國家每周超過1%的人口感染新冠病毒。據《費加羅報》,法國11日在24小時內新增新冠確診超36萬例,是疫情以來的單日確診最高紀錄。11日英國新增確診超12萬例,新增死亡379例(創去年2月以來最高)。
全球范圍內的新增確診也創下新高。傳染病流行病學家、世衛組織Covid-19技術負責人Maria Van Kerkhove在周二的直播問答環節中表示,全球過去7天報告了超過1500萬例病例,比上周報告的950萬大幅增加。其中大約一半(49%)來自歐洲,約40%來自美洲地區。
隨著奧密克戎的迅速傳播,美國多項疫情指標刷新紀錄。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統計數據,全美10日新增確診病例1483656,近150萬例,再創疫情暴發以來新高,新增死亡1906例。據美國CDC數據,截至8日,美國7日平均日增住院18577例,較前一周增加32.7%,是自2020年8月1日統計該項數據以來的最高紀錄。
據路透社數據,全美住院病例創新高,在三周內翻了一番。10日美國新冠住院患者達136604人,超越了去年1月創下的132051人最高紀錄。多個州的衛生體系已不堪重負并進入危機模式,僅接收病情嚴重的患者。
11日,美國CDC發布的估測數據,截至1月8日的一周內,奧密克戎感染病例數占據了美國新增確診病例總數的98.3%,該數據略高于前一周。
隨著奧密克戎的傳播,德爾塔的流行率開始下降。世衛組織報告說,在過去30天搜集的超過35萬份病毒基因序列樣本中,58.5%的樣本為奧密克戎變異株,德爾塔變異株占比下降至41.4%。
值得注意的是,這波奧密克戎浪潮正自西向東傳播。世衛組織數據顯示,除非洲外,各區域新增確診病例均有所增加,其中東南亞區域增幅最大,較前一周增加418%。歐洲地區發病率仍為最高,上周上報確診病例數量最多的五個國家分別是美國、法國、英國、意大利和印度。
顯然,把奧密克戎定性為地方性流行還為時過早。世衛組織緊急情況高級官員Catherine Smallwood說,宣布某種病毒為地方性流行的關鍵因素之一是要具有某種可預測性。而在奧密克戎上,“仍然還有很大的不確定性”。Kluge也稱,關于奧密克戎的未知太多了。比如它對未接種疫苗的人究竟有多嚴重?感染導致長期癥狀的風險有多高?
Kluge還稱,令他深感擔憂的是,隨著奧密克戎感染潮自西向東轉移,尚未看到它對疫苗接種水平較低國家的“全面影響”,他預計將在未接種疫苗的人群中看到更嚴重疾病。貧窮國家的許多人仍在等待第一劑疫苗,這“大大增加了新的、更危險的變種出現。”
據法新社統計,到目前為止,至少在219個地區接種了超過80億劑疫苗。據聯合國數據,高收入國家超過67%的人至少接種過一劑疫苗,低收入國家只有不到11%的人接種過一劑。
盡管奧密克戎傳播很快,但疫苗仍然有效。Kluge引用丹麥的數據稱,最近一波未接種疫苗的人的住院率“比圣誕節一周內完全接種疫苗的人高出六倍”,疫苗確實為包括奧密克戎在內的重癥感染和死亡病例提供了良好保護。
但世衛組織認為,不能靠不斷追加加強針來對付奧密克戎,應考慮研發專門的疫苗。世衛組織新冠疫苗組合物技術咨詢小組 (TAG-Co-VAC)在一份聲明中呼吁,應該開發新疫苗,它不僅可以預防重癥,還可以更好防止感染和傳播。另外,世衛還建議開發人員努力研發能夠“引發廣泛、強烈和持久的免疫反應”的疫苗,以減少對連續加強劑的需求。
本周早些時候,輝瑞公司首席執行官Albert Bourla在接受CNBC采訪時表示,很可能需要一種專門針對奧密克戎而設計的疫苗,他們可能會在3月前準備好推出,并且可能在“6月份前”準備好分發使用。
據了解,全球正在研究331種候選疫苗。迄今為止,聯合國衛生機構已經批準了8種不同疫苗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