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妝品觀察
名稱也不能打擦邊球了。
“以后沒有氨基酸潔面一說了。”
日前,博然堂市場營銷總監張小恩在朋友圈發文透露,公司一款潔面產品因名稱含有“氨基酸”備案被駁回,理由是“產品名稱中有氨基酸,配方中為氨基酸表面活性劑”,所以需要“修改產品名稱”。
受訪者供圖
某品牌負責人表示,針對氨基酸潔面洗護產品的整頓很早就開始了,但由于各個藥監備案審核部門對法規的解讀程度不一,有的地區暫時還沒有卡備案,“但是這種卡(整頓)肯定會成為主要趨勢”。
張小恩也表示,“未來不只是氨基酸洗護,很多因為添加量、功效宣稱和名稱宣稱不一致的產品,都有被打回、不能備案的風險”。
而隨著《化妝品標簽管理辦法》將于5月1日正式落地實施,不少業內人士感嘆,“一大波化妝品要改名了”。
“未來可能沒有氨基酸類潔面了”
“目前市場上的氨基酸分為兩種,一種是氨基酸表活,另一種是氨基酸,但前者本身并不是氨基酸,它只是氨基酸型的表面活性劑。”上述品牌負責人表示。
據悉,表面活性劑是洗護產品中不可或缺的發泡和清潔成分,相較于皂基類和硫酸鹽體系,氨基酸表面活性劑具有安全、親膚、環保等特點,因此作為清潔劑,被廣泛運用于洗面奶、洗發水、沐浴露等產品中。
針對上述案例中備案被駁回的情況,某業內資深法規人士解釋說,“產品名與配方成分不一致,肯定通不過備案”。
截自廣州市監局《普通化妝品備案問答(十一)》
廣州市監局在普通化妝品備案問答(十一)中明確指出,根據《化妝品標簽管理辦法》規定:“使用具體原料名稱或者表明原料類別的詞匯的,應當與產品配方成分相符,且該原料在產品中產生的功效作用應當與產品功效宣稱相符”。
因此,若配方中只含有氨基酸表活,如椰油酰甘氨酸鈉、月桂酰谷氨酸二鈉、月桂酰肌氨酸鈉等,不能宣稱“氨基酸”。
“以往用到氨基酸類表活的潔面、洗護產品,產品名稱可主打‘氨基酸’,現在行不通了。”張小恩表示。
那若產品成分中同時含有氨基酸表面活性劑、氨基酸,名稱是否可以宣稱“氨基酸”?
張小恩進一步解釋道,潔面、洗護屬于清潔類產品,即使配方中添加類似精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之類的氨基酸,也不能起到清潔的作用,“所以未來,可能就沒有氨基酸類潔面、洗護產品了”。
產品名虛假宣傳亂象有望遏制
近年來,由于環保、親膚、安全、抗菌、無刺激等特點,“氨基酸”相關潔面、洗護產品受到消費者的熱捧。
化妝品觀察在小紅書上搜索關鍵詞“氨基酸”,相關筆記已有51萬+篇,相關詞條幾乎全為“氨基酸洗面奶”、“氨基酸洗發水”等潔面、洗護產品。
搜索化妝品監管APP發現,含有“氨基酸”產品備案數近千條,也大多為潔面、洗護產品。溪木源、璦爾博士、植觀等國貨品牌,以及科顏氏、SK-II 、芙麗芳絲等國際品牌,都推出了“氨基酸”潔面產品,不少產品在品牌天貓旗艦店銷量火爆。
以“璦爾博士氨基酸精研凈透潔顏蜜”為例,其排名前列的主要成分為椰油酰甘氨酸鉀、椰油酰基谷氨酸TEA鹽這兩種氨基酸表活,天貓旗艦店月銷超8萬,天貓累計爆賣182萬+瓶,躋身“天貓榜單·深層清潔潔面奶年貨節熱賣榜TOP2”。
隨著這一概念火熱,市場上甚至存在虛假宣傳的“氨基酸”潔面、洗護產品。“氨基酸表面活性劑雖然具有諸多優勢,但由于成本等原因,一些企業直接在皂基類、硫酸鹽類產品中加入微量的氨基酸成分,便宣傳是氨基酸產品。”某ODM企業負責人表示。
國貨品牌雪玲妃就曾于去年7月,因爆款產品“百合高保濕潔面乳”將皂基配方的潔面乳宣傳為氨基酸洗面奶,并宣稱適用于敏感肌,而遭到美妝博主“樂樂團長”質疑,引發輿論關注。
此次備案被拒,意味著相關監管趨嚴,這一亂象也有望得到遏制。
“一大波化妝品要改名了”
這次事件也拉開了化妝品改名的序幕,有人預測,“一大波化妝品要改名了”。
“產品名稱或者功效宣稱跟其配方成分不一致的,都有備案被打回的風險”,大麥星球副總經理李彬舉例,“比如玻尿酸保濕乳,實際上配方成分是透明質酸鈉,這個就需要改名,而類似這種情況還有很多”。
“化妝品命名需保持兩個一致性:產品名中的原料,要跟配方里的成分一致;產品名中原料的功效,要跟產品宣稱的功效一致”,上述品牌負責人也表示,有悖于這兩條原則的產品,都將面臨改名。
但他也指出,具體實施會遇到很多問題,“因為很多原料有多種功效,很多產品也有很多功效”,譬如煙酰胺、生育酚以及不久前引起爭議的紅沒藥醇,都有多種功效,“有待藥監局進一步出臺相關細則”。
這與珀萊雅化妝品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蔣麗剛的觀點不謀而合,他指出,“從現在起到2022年5月1日前,化妝品企業都應忙于補充功效宣稱依據或修改標簽標識中功效宣稱,希望法不責眾,也希望藥監局盡快明確政策,讓企業吃上定心丸”。
李彬則建議,由于藥監還未明確功效報告資料要求以及審核標準,企業找文獻的話最好找一些相關性比較大的文件,以免文獻資料不符合要求。
此外,“老系統的產品轉入新系統,需要補錄相關資料以及功效報告,轉入新系統后,原有的配方是否支持產品名稱及文案的功效宣稱?”在張小恩看來,目前品牌對自己的老產品都面臨自糾自查的問題。接下來品牌或許會精簡掉一些老產品,同時開發新品也會更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