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鰲頭財經 曉敏 高原
2021年,休閑食品行業在經過疫情沖擊后迎來快速發展,眾多品牌業績開始回升,涌現了眾多熱門品類。與此同時,行業也伴隨著需求回落、成本大漲等多重困境。
休閑零食的主要消費群體是年輕人,線上渠道一直是兵家必爭之地。
不過,由于休閑食品行業準入門檻較低,線上市場紅利逐漸見頂,頭部品牌開始尋求擴張線下市場。
與此同時,普遍的“代加工”模式也讓一些零食品牌在食安問題上飽受詬病。
總體上,我國休閑食品行業的市場集中度較低。
新的一年,疫情疊加漲價潮的影響仍在延續,休閑零食行業的各大品牌需要提高新產品研發能力,在細分的賽道發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
網紅品牌發力線下
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統計,截至2021年12月31日,滬深AB股上市企業中,休閑零食行業共10家上市公司。
其中,良品鋪子(603719.SH)市值最高達170億元,三只松鼠(300783.SZ)和鹽津鋪子(002847.SZ)排名第二和第三,市值為156.27億元、110.73億元。前三名企業總市值共達437.31億元。
2021年零食企業仍受到偶發性疫情的影響,加上不斷涌現的新品牌逐漸蠶食原有市場份額,因此頭部品牌業績表現不一,有些恢復增長而有些卻出現下滑。
財報數據顯示,2021年前三季度,鹽津鋪子、良品鋪子和三只松鼠收入同比增長分別為13.48%,18.78%和-2.23% ;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分別為-59.00%,19.57%和67.35%。
流行的宅經濟帶來了一定的市場紅利,消費者更愿意嘗試多樣化零食種類。由此自嗨鍋、衛龍等品牌也受到熱捧,開始謀求上市。
2021年5月7日,自嗨鍋宣布完成逾億元C++輪融資;5月12日,衛龍食品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正式啟動IPO,沖擊“辣條第一股”。
據計算,衛龍的估值約600億元人民幣,這一數字超過洽洽(002557.SZ)、三只松鼠、良品鋪子三者的市值總和。
當線上渠道逐漸擁擠,市場進入瓶頸期,線下渠道開始日益受到重視。
2021年,百草味開放了線下門店的加盟;三只松鼠也宣布線下分銷計劃,據創始人章燎原稱,三只松鼠在線上擁有20%的份額,但在線下所占份額僅有2%。
未來1-2年這部分空白要被迅速填補。
另一方面,絕味食品(603517.SH)在大陸地區已開設門店13136家,上半年凈增737家;良品鋪子截至2021年9月30日已擁有線下門店2770家,前三季度凈增43家。
此外,在休閑食品行業,由“代工”引發的食安問題也備受關注。
代加工雖然幫助企業迅速切入并占據市場,但在產品把控上卻使不上力。百草味、三只松鼠、鹽津鋪子等品牌食安問題頻頻出現。
2021年5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通報三只松鼠1批次開口松子產品過氧化值(以脂肪計)超標。
三只松鼠召回了該批次產品;11月10日,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通報,深圳市龍崗區坪地宏富福百貨商場銷售的鹽津鋪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黑糖話梅(生產日期:2021.01.15)被檢出鉛(以Pb計)超標。
2021年6月,百草味被投訴熟制板栗出現發霉情況,被要求退款賠償。
隨著居民收入水平和國民消費能力的提升,休閑食品消費潛力不斷釋放,休閑食品行業逐漸向著年輕化發展。
不過,休閑食品行業品牌數量眾多,產品同質化嚴重。若企業無法保證基本的食品質量安全,只會被市場逐漸拋棄。
難抵漲價潮
2021年,受到成本上漲和經濟市場的宏觀影響,迫于日益嚴峻的生存壓力,食品行業包括休閑食品、調味品等行業集體漲價,迎來了漲價潮。
在休閑食品行業,聯合利華(ULVR)、卡夫亨氏(KHC)、洽洽、旺旺(00151.HK)、好麗友、可口可樂(KO)等品牌均在今年宣布漲價。
早在三個月前,洽洽食品有限公司發布了提價公告,對旗下瓜子產品全線提價。包括對葵花籽系列產品以及南瓜子、小而香西瓜子出廠價格提升8%-18%不等。
與此同時,旺旺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也在上個月宣布漲價。根據調價通知函顯示,旺旺將提高旗下包括旺仔牛奶、雪餅、仙貝等在內的數十個品相進行零售價格。
即使是美國的零食業巨頭億滋國際(MDLZ)也未能幸免,于2021年11月2日表示旗下的奧利奧餅干等產品可能從明年開始提價7%。
其他近期宣布漲價的知名跨國食品企業還包括卡夫亨氏、雀巢(NSRGY)、麥當勞(MCD)等。
這些食品行業的漲價,主要歸因為疫情常態化下原材料、物流運輸、人工成本等日益提高,而消費市場卻沒有得到同比提升。
合理漲價不僅緩解了成本壓力,而且提升了渠道利潤空間,帶動各大休閑食品業務往好的方向發展。如何把握好漲價力度是休閑食品行業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
在漲價潮的推動下,臨期產品迎來爆發期。
由于價格實惠,其市場規模已趨近百億。據艾媒產業升級研究中心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零食產業總規模超過 3 萬億,按 1% 的庫存沉淀計算,臨期食品規模也超過了 300 億,而實際行業庫存要遠大于這個數值。
由于價格優勢和政策引導,誕生了好特賣、好食期、甩甩賣、食惠邦、繁榮市集、小象生活等諸多臨期產品,市場規模已接近百億。
盡管如此,在食安問題被日益重視的大環境下,臨期產品能否得到消費者信心,還有待市場的檢驗。
三胎政策的出臺催動了兒童零食發展。
不僅新興食品行業如良品鋪子、百草味、三只松鼠推出了兒童零食品牌,傳統食品巨頭包括新希望(000876.SZ)、雙匯(000895.SZ)也競相投資食品業務。
另外,哆貓貓、寶寶饞了、秋田滿滿、小黃象、奶酪博士等至少9家兒童零食新品牌獲得資本青睞。
肉類零食的消費市場也在上升期。消費者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宅家零食需求的增長帶動了消費者對肉類零食的需求。
根據魔鏡市場情報數據,僅2021年8月,天貓淘寶平臺下牛肉干、豬肉脯、鹵味零食類目的銷售額超10億元,銷量高達2552萬件。
目前,中國食品行業呈現市場區域化、渠道競爭多元化、品牌競爭白熱化的發展趨勢。
為了進一步提高行業競爭力,很多食品行業開始加大產品技術研發投入,注重企業品牌力建設,以獲得消費者的信任和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