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AI藍媒匯 黑羊
李斌倚在沙發的一角,回答一個關于新能源車與燃油車對比的問題,語出驚人。
“我完全不明白,現在大家為什么還買油車?這是有多懷舊才會買油車,油車除了能聞點汽油味,別的還有什么好?”他說。
這段發言來自去年年底蔚來NIO Day會議結束后的一個溝通環節上。發言被傳到網上后,李斌很快被媒體封為“2021最飄的人”。
這屆NIO Day大會上,蔚來還公布了新車ET5——在使用租賃電池的情況下,它的售價在25萬元左右。這是面向豪車市場的蔚來,售價最便宜的一款車,也是蔚來的下沉之作。
在新能源造車市場中,蔚來太需要沉下去了。
“蔚小理”三家,小鵬有起步價15萬的G3,理想有拿捏30萬區間的理想ONE,這些車型在銷售成績上都表現不俗,而國內新能源車銷售“霸榜”的公司,不是特斯拉、也不是“蔚小理”,是從來就不高端的五菱——統治著“真便宜”的下沉市場。
但蔚來一出生就被打上高端的標簽,不是對標BBA(奔馳寶馬奧迪)就是特斯拉高端型號,在低端市場,蔚來是缺席的。
2019年,李斌曾放出豪言:買蔚來是選擇一種中產階級生活方式。
此前蔚來發售的ES系列三款車型售價都在30萬到60萬區間,去年年初發布的ET7同樣定位豪車市場,起售價格達到40萬以上。開上蔚來豪華電動車的車主,因此也逼格滿滿。
但高端的蔚來,銷量卻不僅一度掉隊,品牌形象也在各種事故中不斷下沉。
近一年來,蔚來汽車事故頻發、投訴激增、換電模式飽受質疑、新產品發售停滯——而它的市值也在企業的風雨中搖擺不定。
有數據顯示,過去一年蔚來市值蒸發超過四成,目前市值459.83億美元。
看起來,蔚來也有一年的時間沒交付新款車了。它太需要一款新產品講述新故事,將在今年交付的ET5,說不定能“打撈”不斷下沉的蔚來,和它或將失去的未來。
艱難下沉的ET5
25萬元的蔚來ET5亮相后,蔚來的百度貼吧開始討論“買蔚來還是買特斯拉?”
一種觀點認為:25萬元的蔚來的車主這次不裝了;也有人解讀:高高在上的蔚來汽車殺入30萬元以內,說明國產高端造車開始下場拼殺了。
但ET5在市場上沉得并不決絕。
ET5 100kWh版本的售價38.60萬,依然“高高在上”,即便是75kWh版本也達到了32.80萬,超出了30萬享受補貼的“紅線”,蔚來的變通是:電池租賃服務——電池分為長短續航兩個版本,分別為1480元和980元。
選擇租電池,整車的價格就降到30萬元以內。在去年12月的蔚來 NIO Day 上,李斌透露,明年蔚來將在國內市場累計建成超過1300個換電站。
但蔚來主推的電池租賃服務一直飽受爭議,比如不少車主抱怨換電站太少、換電速度慢以及排隊時間過長。
租賃電池的性價比也受到質疑,有人算了一筆賬:1480元的租賃電池費用,如果變成汽油錢用于混動車,大約能跑出2960公里,一年就是35520公里,對于普通家庭來說,一年跑3萬公里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想要補貼,就得使用租賃電池包,但與此同時,新能源車補貼政策也在ET5發布后生變。
就在去年的最后一天,四部委聯合發布《關于2022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明確了從2022年1月1日起,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在2021年基礎上退坡30%。
蔚來隨后宣布,2021年12月31日(含)前支付定金,且在2022年3月31日前成功提車的用戶,可按照2021年國家補貼標準享受補貼,差額由蔚來承擔。
此前,特斯拉已經根據政策為Model 3上調了一萬元售價,這有車友認為,對標Model 3的蔚來ET5價格或在未來發生變化。
政策多變,換電麻煩,看起來,新車的下沉還真挺不容易——而蔚來本身的麻煩也有不少。
5>3?
ET5要下沉,對外,它的對手是特斯拉Model 3;對內,造車新勢力中的理想和小鵬是友商,也是對手。
為何蔚來要把電動汽車老大特斯拉當做競爭對手?
據乘聯會、華經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2-2027年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全景評估及投資方向研究報告》中顯示:2021年上半年,特斯拉在中國新能源車市場份額達到15%,排名第二,而蔚來則以4%位列第七。將自己與特斯拉劃等號,是蔚來的高端打法之一。
而在蔚來的宣傳語境里,ET5“大于”Model 3。
在ET5發布之前,蔚來汽車企業傳播高級總監馬麟在朋友圈發文稱,“蔚來第五款量產車發布后,XXXXXX市場就要變天了”,同時強調“5大于3”。
官方給出的按數據中,ET5的整車尺寸、雙電機和19項輔助駕駛標配等指標,均高于特斯拉Model 3——而且同樣是30萬元左右,蔚來提還供更多的車主服務。可Model 3在2021年1月到9月間,共銷售了11萬輛,整體的銷售量、維護、配件和周邊配置已經相當成熟。
而ET5現在還處在“只聞其聲不見其車”的狀態。
和友商理想、小鵬相比,蔚來的狀況差強人意。
比如新車發布上,小鵬汽車2020年發布了P7,2021年發布了P5,幾乎每年都有新車交付;而理想汽車靠著理想ONE這一款車型,在去年也賣了9萬多臺。雖然沒有新增車型,但銷售數據喜人。
而蔚來在整個2021年,年初的ET7和年底的ET5都屬于期貨型產品,交付時間都在今年。這也意味著,蔚來在2021年沒有一款新產品交付。
沒有“上新”蔚來,看起來壓力很大,畢竟市場會讓別人爭分奪秒的搶走。
因此ET5不再高高在上的俯視客戶,卻選擇“5>3”俯視對手,試圖重新獲得市場認可。
銷量捉襟見肘
ET5公布后,蔚來總裁秦力洪曾興奮地分享這樣的細節:預售10萬輛——這甚至使得蔚來App在預定日癱瘓了長達10分鐘。
而這個數字的背后,是蔚來汽車期的銷量在幾個月里一直捉襟見肘。
數據顯示,自去年7月份以來,蔚來已經連續多月無緣新勢力月銷量冠軍,并且去年10月銷量僅是3667輛,還不及理想ONE一半的銷量成績。甚至被視為二線品牌的哪吒汽車和威馬汽車也超越了蔚來。
直到去年11月,蔚來的銷量才回到萬輛俱樂部,但是排在小鵬和理想汽車之后,昔日的冠軍光環已經不在。
一年中,有關蔚來的消息也多是負面。
2021年,蔚來ES6、ES8、EC6投訴數量不斷增長:座椅設計缺陷、油門踏板斷裂、碰撞自燃、自動駕駛事故等問題讓蔚來品牌不斷受損——以抱團著稱的蔚來車主,甚至開始建立獨立的維權群,這讓蔚來品牌陷入信任危機。
一連串的事故,讓蔚來被解讀成一家靠營銷造勢而非技術研發造車的公司,
造車的賣不好車,資本市場用不斷下降的市值回應蔚來。
在造車新勢力“蔚小理”三個品牌當中,2021年年初小鵬和理想的市值之和還遠遠低于蔚來的600億美元。但到了12月,理想和小鵬的市值已分別上升到314億美元和391億美元,而蔚來已下跌至475億美元。
因此ET5預售10萬輛和App宕機10分鐘,都是蔚來要給資本市場講的故事。
對持續走低的銷量和市值,蔚來真的需要李斌制造“誰還買油車”這樣的話題來提升熱度;也需要一輛既能對標特斯拉又能看齊“小理”的車來提振信心,挽救銷量。
畢竟ET5可以下沉,但新能源造車市場上,蔚來不能再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