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馬不停蹄”的中路保險,為哪般?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馬不停蹄”的中路保險,為哪般?

增資過后,中路保險的事兒還不算完。

文|每日財報 程意

如果說,近兩年業務增長放緩令險企承壓,那如今的資本困局才是廣大中小險企可持續發展的真正攔路虎,必須全力應對。尤其是,償二代二期工程落地在即,勢必會對很多中小公司償付能力充足率產生進一步的負面影響。

1月4日,中路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路保險”)召開發布會,宣布面向全球征集戰略合作伙伴,采用公開招募的方式邀請戰略投資者,參與第二輪增資擴股,計劃募集資本規模15億元左右。

而據《每日財報》了解,在2021年11月5日,中路保險才剛完成首輪增資計劃,已將注冊資本金從原始的10億元增至14.4億元,并引入了兩位新股東,可馬不停蹄地的展開二輪融資著實凸顯異樣。

并且值得一提的是,身為地方性中小險企,中路保險成立至今尚未實現全年盈利,且公司償付能力指標也逐年下降。上述舉動的背后,映照著2022年值得細品的中路保險。

剛加入的新股東

成立于2015年3月30日的中路保險,是第一家總部設立于青島市的全國性法人保險機構,由國有資本發起設立。截至2021年9月末,中路保險擁有8家股東,其中7家屬于國有股,第一大股東為青島國信發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青島國信”),持股比例達20%。

在2021年10月18日,中路保險啟動首輪增資計劃,擬在青島市國有企業范圍內,采取非公開協議的方式,以1.225元/股的價格進行增資。11月5日,青島銀保監局正式批復同意其變更注冊資本。

據悉,在首輪增資擴股中,中路保險引入了兩名新股東,分別為青島地鐵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青島地鐵金融”)和青島金膠州資產經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青島金膠州”)。其中,青島地鐵金融增資2億元,持股比為11.34%,位列第4;青島金膠州增資1.5億元,持股比為8.51%,位列第6。

此外,中路保險的原股東青島國信和青島國信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青島國金”)均同比增資,分別增資1.08億元、8077萬元。所以此次增資擴股完成后,中路保險的注冊資本金增至14.4億元,未參與增資的原有股東股權比例將同步稀釋。值得注意的是,青島國信將繼續為中路保險第一大股東,而青島國金將從原第四大股東躍升至第二股東。

緣起“償付能力”

在首輪增資完成后,中路保險也表示下一步將按照“兩步走”的改革方案,適時推進二輪增資,面向社會引入戰略投資者。誰也沒想到,中路保險的行動如此迅速,距首輪增資剛兩個月,就再次啟動二次增資計劃。

據《每日財報》了解,中路保險的新一輪(2021-2023)戰略發展規劃中,擬增資至30億元,但首輪增資僅5億元左右,與規劃目標相差甚遠。所以在第二次增資中,中路保險擬募集資本規模在15億元左右。

與首次增資不同的是,二輪增資中其采用公開招募方式,并面向全球招募合作伙伴。且中路保險對于合作對象也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包括具備先進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和豐富保險業務資源,愿意長期持有股份,能與中路保險形成戰略協同、業務協同或科技協同等。

而中路保險之所以接連增資擴股,或是因為自身償付能力持續下滑,亟需通過增資來補充業務消耗的資本金,提升償付能力指標,從而試圖突圍。據悉,在2015-2020年間,中路保險的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為82842.71%、1000.97%、645.40%、404.64%、206.14%、156.87%。

截至2021年三季末,中路保險的核心、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45.51%,較2021年二季度末的166.61%下滑21.1個百分點。要知道,2021年第二季度末,財險公司平均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86.8%,平均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58%。可見,中路保險的償付能力充足率不及行業平均水平。

所以,中路保險的二輪增資計劃若順利且充分批復完成,其注冊資本將有望達到30億元,公司償付能力或將得以改善。

難解的“增收不增利”

事實上,除了償付能力之外,中路保險還長期處于“增收不增利”的情況。自2015創立至2020年,公司保險業務收入分別為1355萬元、1.3億元、3.76億元、7.99億元、9.07億元和10.03億元;同期凈利潤分別為-3567萬元、-1695萬元、-9692萬元、-1.46億元、-2.5億元和-6165萬元。

可見,中路保險的保險業務雖然連年增長,但凈利潤始終處于虧損狀態。截至2020年末,中路保險已累計虧損達6.07億元。不過中路保險曾預計,2021年公司將首次實現年度盈利300余萬元。

但是據《每日財報》了解,在2021年上半年中路保險雖實現154.61萬元的微弱盈利,凈利潤卻在三季度末再度下跌至-1476.96萬元。如此來看,中路保險似乎很難在第四季度扭轉局面。

至于這背后的原因,或與其始終堅持的“五五戰略”有關。而所謂“五五戰略”指的是車險和非車險五五開的業務結構。據悉,在2016年中路保險的車險業務占比就從2015年的30%提升至66.92%,成為公司主營業務的“扛把子”。

但在2020年9月起,在全國范圍內就正式啟動車險綜合改革,以期加快產險業務的結構調整。但改革所帶來的行業陣痛是不可避免的,車險綜合改革使得大批險企的車險業務承壓,以車險為主的中小財險公司承保端虧損擴大,經營前景堪憂。

繼而為了對沖車險保費規模收縮,不少險企向非車險業務轉型。對于不可預見的未來,中路保險到底是會選擇順應市場趨勢進行改革,還是會繼續堅持“五五戰略”這也是一大不確定項。第二輪增資進程,才是當下要緊之事。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馬不停蹄”的中路保險,為哪般?

增資過后,中路保險的事兒還不算完。

文|每日財報 程意

如果說,近兩年業務增長放緩令險企承壓,那如今的資本困局才是廣大中小險企可持續發展的真正攔路虎,必須全力應對。尤其是,償二代二期工程落地在即,勢必會對很多中小公司償付能力充足率產生進一步的負面影響。

1月4日,中路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路保險”)召開發布會,宣布面向全球征集戰略合作伙伴,采用公開招募的方式邀請戰略投資者,參與第二輪增資擴股,計劃募集資本規模15億元左右。

而據《每日財報》了解,在2021年11月5日,中路保險才剛完成首輪增資計劃,已將注冊資本金從原始的10億元增至14.4億元,并引入了兩位新股東,可馬不停蹄地的展開二輪融資著實凸顯異樣。

并且值得一提的是,身為地方性中小險企,中路保險成立至今尚未實現全年盈利,且公司償付能力指標也逐年下降。上述舉動的背后,映照著2022年值得細品的中路保險。

剛加入的新股東

成立于2015年3月30日的中路保險,是第一家總部設立于青島市的全國性法人保險機構,由國有資本發起設立。截至2021年9月末,中路保險擁有8家股東,其中7家屬于國有股,第一大股東為青島國信發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青島國信”),持股比例達20%。

在2021年10月18日,中路保險啟動首輪增資計劃,擬在青島市國有企業范圍內,采取非公開協議的方式,以1.225元/股的價格進行增資。11月5日,青島銀保監局正式批復同意其變更注冊資本。

據悉,在首輪增資擴股中,中路保險引入了兩名新股東,分別為青島地鐵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青島地鐵金融”)和青島金膠州資產經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青島金膠州”)。其中,青島地鐵金融增資2億元,持股比為11.34%,位列第4;青島金膠州增資1.5億元,持股比為8.51%,位列第6。

此外,中路保險的原股東青島國信和青島國信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青島國金”)均同比增資,分別增資1.08億元、8077萬元。所以此次增資擴股完成后,中路保險的注冊資本金增至14.4億元,未參與增資的原有股東股權比例將同步稀釋。值得注意的是,青島國信將繼續為中路保險第一大股東,而青島國金將從原第四大股東躍升至第二股東。

緣起“償付能力”

在首輪增資完成后,中路保險也表示下一步將按照“兩步走”的改革方案,適時推進二輪增資,面向社會引入戰略投資者。誰也沒想到,中路保險的行動如此迅速,距首輪增資剛兩個月,就再次啟動二次增資計劃。

據《每日財報》了解,中路保險的新一輪(2021-2023)戰略發展規劃中,擬增資至30億元,但首輪增資僅5億元左右,與規劃目標相差甚遠。所以在第二次增資中,中路保險擬募集資本規模在15億元左右。

與首次增資不同的是,二輪增資中其采用公開招募方式,并面向全球招募合作伙伴。且中路保險對于合作對象也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包括具備先進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和豐富保險業務資源,愿意長期持有股份,能與中路保險形成戰略協同、業務協同或科技協同等。

而中路保險之所以接連增資擴股,或是因為自身償付能力持續下滑,亟需通過增資來補充業務消耗的資本金,提升償付能力指標,從而試圖突圍。據悉,在2015-2020年間,中路保險的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為82842.71%、1000.97%、645.40%、404.64%、206.14%、156.87%。

截至2021年三季末,中路保險的核心、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45.51%,較2021年二季度末的166.61%下滑21.1個百分點。要知道,2021年第二季度末,財險公司平均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86.8%,平均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58%。可見,中路保險的償付能力充足率不及行業平均水平。

所以,中路保險的二輪增資計劃若順利且充分批復完成,其注冊資本將有望達到30億元,公司償付能力或將得以改善。

難解的“增收不增利”

事實上,除了償付能力之外,中路保險還長期處于“增收不增利”的情況。自2015創立至2020年,公司保險業務收入分別為1355萬元、1.3億元、3.76億元、7.99億元、9.07億元和10.03億元;同期凈利潤分別為-3567萬元、-1695萬元、-9692萬元、-1.46億元、-2.5億元和-6165萬元。

可見,中路保險的保險業務雖然連年增長,但凈利潤始終處于虧損狀態。截至2020年末,中路保險已累計虧損達6.07億元。不過中路保險曾預計,2021年公司將首次實現年度盈利300余萬元。

但是據《每日財報》了解,在2021年上半年中路保險雖實現154.61萬元的微弱盈利,凈利潤卻在三季度末再度下跌至-1476.96萬元。如此來看,中路保險似乎很難在第四季度扭轉局面。

至于這背后的原因,或與其始終堅持的“五五戰略”有關。而所謂“五五戰略”指的是車險和非車險五五開的業務結構。據悉,在2016年中路保險的車險業務占比就從2015年的30%提升至66.92%,成為公司主營業務的“扛把子”。

但在2020年9月起,在全國范圍內就正式啟動車險綜合改革,以期加快產險業務的結構調整。但改革所帶來的行業陣痛是不可避免的,車險綜合改革使得大批險企的車險業務承壓,以車險為主的中小財險公司承保端虧損擴大,經營前景堪憂。

繼而為了對沖車險保費規模收縮,不少險企向非車險業務轉型。對于不可預見的未來,中路保險到底是會選擇順應市場趨勢進行改革,還是會繼續堅持“五五戰略”這也是一大不確定項。第二輪增資進程,才是當下要緊之事。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西区| 山东省| 湛江市| 江川县| 宜宾县| 遂平县| 大渡口区| 棋牌| 福清市| 新蔡县| 罗定市| 德阳市| 镇巴县| 疏勒县| 湘西| 永定县| 商水县| 襄樊市| 远安县| 东平县| 长泰县| 武夷山市| 遂川县| 潜山县| 克拉玛依市| 利津县| 万载县| 高雄县| 乌海市| 图片| 青铜峡市| 岑巩县| 永州市| 闽清县| 陇川县| 潜江市| 阳城县| 潞西市| 鄂州市| 旬邑县| 郴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