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野馬財經 姚悅
編輯|繆凌云
被4000億“光伏茅”溢價收購,又被福建前首富“全家出動”增持,森特股份究竟有何魅力?
2022年開年,作為2021年A股十大牛股之一的森特股份大獲增持。
在近5個交易日(12月31日-1月7日)股份獲重要股東增持的20家上市公司中,獲增持金額最多的是森特股份,期間累計增持3460.23萬股,增持金額合計16.25億元。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1月1日,森特股份發布公告稱,股東新華都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新華都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以集合競價的方式,增持本公司股份。因計算錯誤,多增持73.6萬股,總計持有公司5.2%的股份。
新華都集團實控人陳發樹是資本市場的風云人物,其2009年以218.5億元的個人財富位列福布斯中國富豪榜第11位,并成為福建首富,目前還持有雷電微力8.99%股份、必創科技8.15%股份,北交所上市公司恒合股份8.08%股份。此外,陳發樹控制的新華都集團還持有云南白藥24.27%股份、新華都28.49%股份。
此次舉牌森特股份,陳發樹還是“全家出動”。陳發樹及其夫人林玉葉、兒子陳焱輝,新華都集團及旗下兩家子公司,在2021年下半年都陸續買入森特股份。
森特股份是2021年十足的“大牛股”,從年初每股最低的7.74元,一路漲至11月最高時的54.93元,股價漲幅約7倍,全年累計漲幅達477.03%。期間,光伏巨頭隆基股份溢價收購股份,成為森特股份“二當家”。
新晉萬億賽道——光伏屋頂
要揭開“四倍牛股”森特股份的秘密,非常有必要先了解一個新晉萬億賽道。
“碳中和、碳達峰”的重壓下,碳排放“大戶”——建筑行業亟需解決讓建筑更環保更節能的問題。
BIPV(光伏建筑一體化),俗稱光伏屋頂(即一種將太陽能發電設備集成到建筑和建材上的技術,屬于分布式光伏電站的一種類型)就是打造綠色建筑的解決方案方式之一,可以減少化石燃料帶來的環境污染。
我國建筑屋頂資源豐富、分布廣泛,國內第一個BIPV項目在15年前就已經落地,目前更是開始推動整縣推進。
2021年6月23日,為加快推進屋頂分布式光伏發展,國家能源局下發了《關于報送整縣(市、區)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方案的通知》。
當年,9月1日消息,河南省共有66個縣(市、區)開展屋頂光伏整縣開發試點建設。全部建成后,可有效開發屋頂面積2.4億平方米,建設光伏發電約1500萬千瓦,直接投資約600億元,年發電量可達150億千瓦時。該計劃可使每年減少煤炭消費450萬噸,通過電費優惠推動工商業企業降低電費支出約6億元,通過屋頂租金實現群眾增收約12億元。
截止目前,全國已經有19個省份的省能源主管單位陸續下發整縣推進的文件:上海、安徽、江西、山東、山西、陜西、廣東、甘肅、浙江、遼寧、江蘇、福建、河南、河北、內蒙古、新疆、青海海西州、湖南、寧夏、天津。
德邦證券認為,由于“整縣推進”分布式光伏工作由政府統籌指導,預計需求較為剛性,且在備案、建設、并網方面予以支持,隨著試點工作逐步推廣,有望帶動分布式光伏爆發式發展。
十二五期間,分布式光伏平均裝機占比僅為14.26%,截止到2020年底,集中式電站占比67%,分布式電站占比上升32%,2021年一季度,我國新增光伏裝機5.33GW,其中分布式光伏2.81GW,分布式占比53%,分布式光伏在新增光伏裝機中已經成為了主流。
天風證券測算我國潛在裝機規模為245 GW,以5.5元/w價格計算,市場空間將達1.3萬億元;長江證券則按照15%市場滲透率,計算出總發電功率為7.1億KW,對應的市場規模達3.9萬億元。
森特股份正是在BIPV風口下的企業。
森特股份主營產品為金屬建筑圍護系統公司,屬于BIPV板塊,被納入“雙碳”概念,于2020年進軍BIPV。
在BIPV打響之前,森特股份因頂級金屬護欄聞名。
森特股份的客戶包括奔馳、寶馬、雄安站、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成都天府國際機場,甚至還有馬爾代夫機場、沙特船塢。去年還接了香港機場,一單就是6億。
可以說,對于有著金屬護欄業務,又擁有大型公建和頂級工商業的金屬圍護訂單的森特股份來說,尤其是,森特股份是我國建筑金屬圍護行業內少數幾家同時做大工業建筑與公共建筑兩個市場的企業之一,涉足BIPV順理成章。
并且,大型公建和頂級工商業,對成本不很敏感,對質量和社會名聲非常在意,作為細分龍頭的森特股份在BIPV已經擁有一大塊潛在的市場份額。
光伏巨頭溢價作“二當家”
作為細分賽道龍頭,森特股份不只被陳發樹看上。
2021年3月,全球光伏巨頭隆基股份收購森特股份27.25%股權,成為公司第二大股東。
隆基股份自2005年成立起就一直專注于單晶硅技術,2011年成為全球最大的光伏級單晶硅片生產制造企業。截止2020年末,公司單晶硅片產能達到 85GW,單晶電池片產能達到30GW,單晶組件產能達到50GW,單晶硅片產能全球第一。
隆基股份表示,本次收購有助于促進雙方業務融合,充分發揮森特股份在建筑屋頂設計、維護上的優勢,同時結合隆基股份在BIPV(將光伏電池與建材直接結合成構件,如墻磚、瓦片、幕墻等)產品制造上的優勢。雙方共同開拓大型公共建筑市場的業務發展。有助于公司擴大分布式市場范圍,拓展光伏產品的應用場景。
也就是行業龍頭牽手細分賽道龍頭,優勢互補,共同奔赴BIPV賽道。
2021年7月13日,隆基股份旗下首款裝配式BIPV產品——“隆頂”(英文名“LONGi Roof”)在隆基西安BIPV工廠正式下線。目前從市場反饋看,隆頂是市面上最成熟的BIPV產品之一,經濟實惠且耐用,滿足建筑標準,已經成為很多新建廠房的光伏產品首選方案。
據《21世紀經濟報道》消息,隆基股份對BIPV未來的規劃宏大,計劃做到百億營收的市場規模。而實現這一目標的時間點,或在2024年前后。
光伏巨頭入股的消息公布之后,森特股份的股價開啟一路向上的走勢,合作也紛至沓來。
2021年1-9月,森特股份累計新簽合同90項,累計合同金額21.60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94%。其中,7-9月共新簽合同22項,累計合同金額8.4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7.83%。
2021年1-9月,森特股份累計承接新業務(含中標)127項,累計金額達34.33億元。其中,7-9月累計承接新業務(含中標)43項,累計承接新業務金額達17.57元。
合作者不乏簡一集團、三棵樹集團、徐工集團、山重集團等知名企業。
你見過光伏屋頂嗎?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