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航天恒豐IPO獲受理,主營微生物菌劑及肥料,2021年上半年收入7700萬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航天恒豐IPO獲受理,主營微生物菌劑及肥料,2021年上半年收入7700萬

微生物肥料生產,會是門好生意嗎?

圖片來源:pexels-Greta Hoffman

文|35斗

我國人口基數大,耕地資源緊缺,糧食供求處于緊平衡狀態,而肥料作為糧食的“糧食”,是確保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重要基礎。

然而隨著我國農業生產過程中長期過量盲目、不合理地施用化學肥料,作物養分吸收和生長健康受到嚴重影響,耕地板結、土壤酸化等問題日益突出。為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2015年原農業部制定了化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方案,明確了“有機肥替代化肥”的技術路徑。

微生物肥料是安全、優質、環境友好型的綠色農業投入品,不僅能夠促進作物生長、改善作物品質、增加作物抗逆性、提高肥料利用效率,更重要的是具有活化土壤養分、改善土壤理化性質、保護土壤生物多樣性、促進“土壤碳中和”的作用。微生物肥料在化肥零增長行動中發揮著關鍵作用,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和農業生態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然而,行業內尚無以微生物肥料為主營業務的上市公司。不過航天恒豐IPO或可填補這一空白。目前,其IPO已獲受理,擬募資3.47億元。

聚焦微生物肥料,微生物菌劑產品占主收入超57%

航天恒豐于2008年成立,旨在以微生物學為基礎,利用微生物發酵工藝技術,為農作物健康與土壤修復領域客戶提供功能性微生物制品。

自成立以來,航天恒豐一直專注于微生物肥料領域,利用微生物菌株篩選培育、高效培養基配方優化、微生物代謝物調控及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的微生物發酵系統等核心技術,自主選育出品質優良的功能性微生物菌株,通過特有的發酵工藝進行產業化生產,并將菌劑按照應用需求進行復配,生產出有助于增強土壤肥力和改善土壤環境的生物活性產品。

發展至今,航天恒豐已成為行業內為數不多既掌握高含量功能性微生物菌劑研發技術,又具備規模化生產能力的企業。截至目前,其獲得授權發明專利19件、實用新型專利30件、軟件著作權6項。

其中實現商業化的產品主要聚焦在農業微生物肥料領域,產品劃分為微生物菌劑、生物有機肥等系列產品,微生物菌劑按照功能類型又分為促生型菌劑、抗病型菌劑、土壤修復菌劑及有機物料腐熟菌劑等。

公司主要產品分類

資料來源:航天恒豐招股書

航天恒豐研制的促生型菌劑通過微生物發酵過程,產出代謝物螯合中微量元素,解決中微量元素(鈣、鋅、鐵等)與大量元素(氮、磷、鉀等)的拮抗問題。

微生物菌劑的主要生產工藝流程

資料來源:航天恒豐招股書

促生型菌劑可以與水溶肥一起滴灌使用,也可以和化肥、有機肥配合使用,提升肥料利用率,降低化肥使用量,是實現綠色農業的環保型無公害生物制劑。該系列產品已注冊了“核金動力”、“菌 微”、“雷霆萬鈞”等多個商標。

抗病型菌劑同樣可以與水溶肥一起滴灌使用,也可以和農藥配合使用。抗病型菌劑能夠提前預防病蟲害發生,農藥則一般是對顯現病害進行治療,兩者配合使用,實現了微生物“防”、農藥“治”、先防后治、生防藥治的技術創新,可以降低農藥使用量,是降低農業面源污染、減少農藥投入的環保型無公害生物制劑。該系列產品已注冊了“白磨坷”、“黑磨坷”、“千鈞一發”等多個商標。

微生物菌劑產品是航天恒豐業務收入的主要來源,其中2019年度、2020年度和2021年1-6月分別實現銷售收入6028.99萬元、9745.19萬元和5245.54萬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57.49%、76.57%和68.04%。此外,其他收入還包括少量復合微生物肥、復混肥及化肥貿易銷售的收入。

公司主要產品銷售模式及收入分布情況

資料來源:航天恒豐招股書

航天恒豐采取以直銷為主、經銷為輔的銷售模式,其中微生物菌劑主要以直銷為主,隨著產品生產和銷售轉為以微生物菌劑為主、生物有機肥為輔,其每年經銷比例呈逐年下降趨勢。其面向的客戶群體包括中農集團下屬公司、先正達集團下屬公司等大型農業集團和農業種植企業以及廣大農戶。

三段式發展鍛造核心優勢,擬募資金將用于擴產、擴建

從整體來看,航天恒豐的發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概括來講,共經歷了三個階段。

航天恒豐發展歷程時間軸

資料來源:航天恒豐招股書

2008至2014年是其市場開拓階段。這一時期,航天恒豐以微生物應用技術為基石,致力于新型肥料研究及推廣,形成了生物有機肥為主的產品系列。

2014年航天恒豐承擔北京市科委“高含量微生物菌劑研究與開發”課題,并取得了有效活菌數≥1,200億/g高含量微生物菌劑產品登記證,其技術研發和產品體系調整為微生物菌劑和生物有機肥的雙輪布局,始終重視市場需求變化和產品技術創新。

2015至2018年是其快速成長階段。這一時期隨著《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方案》、《全國農業可持續發展規劃(2015-2030)》等方針政策的發布實施,作為化肥良好替代品的微生物肥料迎來了快速發展機遇。

在此期間,航天恒豐建成規劃年產2萬噸微生物菌劑的產能規模,并形成以企業級客戶為主要服務對象的市場策略,根據作物及病害類型、種植區域、產品規格等差異因素向客戶提供定制化的高質量服務。

同時,航天恒豐不斷加強自主創新,逐步攻克菌種選育、發酵控制、配方優化、代謝物調控等多個工藝環節關鍵技術,取得微生物菌劑有效活菌數≥6,000億/g的研發成果,獲得原農業部微生物菌劑登記證,奠定了行業領先的技術優勢。

2018年至今是揚帆拓展階段。這一時期,航天恒豐不斷開拓和豐富產品結構,“微生物+”生態系統愈漸成熟,微生物菌劑系列產品占航天恒豐主營業務收入比重逐年大幅增加。2020年,中化化肥戰略投資航天恒豐,與之形成了良好的產業協同。

十幾年的沉淀,使航天恒豐建立了穩固的行業優勢。其在菌種分離、篩選、馴化、保藏等方面掌握核心技術,擁有自主菌種資源庫;具備發酵工藝控制及高含量濃縮菌劑制備技術優勢;擁有突出的產業化能力及質量管理優勢;以及難以超越的先發優勢和品牌優勢。

值得一提的是,菌株創新是微生物肥料企業發展所需的核心技術能力。菌株的發酵和提取是微生物菌劑生產的基礎,高效的發酵培養基和精準的發酵工藝控制才能最大限度發揮菌株的轉化能力。

航天恒豐此次擬使用IPO募集資金用于微生物菌劑擴產、研發中心建設以及補充流動資金項目,在現有主營業務的基礎上進行擴展與升級。這將有助于航天恒豐進一步提高核心競爭力,把握市場機遇,擴大主營業務經營規模、擴寬未來業務渠道以及保持持續快速發展的能力。

航天恒豐本次IPO募集資金擬投資項目

資料來源:航天恒豐招股書

今后,航天恒豐將依托微生物應用技術研發中心,鞏固在農業肥料領域的技術優勢,并開展對根結線蟲等土傳病害防控、礦區及荒山土壤修復、土地荒漠化及鹽堿化生物防治、秸稈生物降解綜合利用等技術研究。此外,繼續強化現有功能型微生物菌劑系列產品,夯實現有產品市場基礎,鞏固擴大市場規模,致力于成長為國內微生物肥料行業龍頭。

行業市場競爭充分,但仍有良好發展機遇

從行業整體來看,微生物肥料屬于生物農業行業中的細分領域,目前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國內參與者較多,市場競爭充分,行業集中度較低。

根據農業農村部微生物肥料和食用菌菌種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公布的數據,截止2020年底,全國微生物肥料企業約有2800多家,遍布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年產量超過3000萬噸;全國從業人員超過15萬人,年產值超過400億元。截至2020年11月,農業農村部頒發的微生物肥料有效登記證8185個。

數據來源:農業農村部微生物肥料和食用菌菌種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

隨著公眾對食品安全問題關注度日益加深、農業部門對生物肥料登記管理制度進一步規范,以及肥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深化,我國微生物菌劑市場規模迅速增長,產業發展日臻成熟,市場需求逐步釋放。

同時,我國生物農藥登記數量也在穩步增加,生物農藥行業呈現穩步發展之勢。截至2020年12月31日,有效登記狀態的生物農藥產品共計1735個(未包括農用抗生素和天敵類產品),近6年來生物農藥產品的年均增長率為8.6%。

數據來源:農業農村部農藥檢定所

隨著市場空間的拓展,微生物產業的監管和標準體系也不斷在完善

目前,微生物肥料行業主要受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農業農村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等部門監管。我國已制定通用標準、使用菌種和產品安全標準、產品標準、方法標準、技術規程和標簽標識等標準共27個,微生物肥料的標準體系已初步構建。此外,行業協會也積極助推行業發展。

2021年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的《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中明確要求推進農業綠色發展,持續推進化肥農藥減量增效,推廣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產品和技術。

由此來看,無論是行業生態的發展態勢,還是國家相繼出臺的扶持微生物產業發展政策和措施都預示著我國微生物肥料生產企業將迎來良好的發展機遇。

未來,微生物肥料生產企業需結合市場與技術雙輪驅動,不斷推動技術升級和產品變革,這樣才能抓住微生物產業發展機遇,為種植戶提供精準技術支持和高效產品,從而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促進農業健康、可持續和高質量發展。

資料來源:航天恒豐招股書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航天恒豐IPO獲受理,主營微生物菌劑及肥料,2021年上半年收入7700萬

微生物肥料生產,會是門好生意嗎?

圖片來源:pexels-Greta Hoffman

文|35斗

我國人口基數大,耕地資源緊缺,糧食供求處于緊平衡狀態,而肥料作為糧食的“糧食”,是確保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重要基礎。

然而隨著我國農業生產過程中長期過量盲目、不合理地施用化學肥料,作物養分吸收和生長健康受到嚴重影響,耕地板結、土壤酸化等問題日益突出。為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2015年原農業部制定了化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方案,明確了“有機肥替代化肥”的技術路徑。

微生物肥料是安全、優質、環境友好型的綠色農業投入品,不僅能夠促進作物生長、改善作物品質、增加作物抗逆性、提高肥料利用效率,更重要的是具有活化土壤養分、改善土壤理化性質、保護土壤生物多樣性、促進“土壤碳中和”的作用。微生物肥料在化肥零增長行動中發揮著關鍵作用,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和農業生態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然而,行業內尚無以微生物肥料為主營業務的上市公司。不過航天恒豐IPO或可填補這一空白。目前,其IPO已獲受理,擬募資3.47億元。

聚焦微生物肥料,微生物菌劑產品占主收入超57%

航天恒豐于2008年成立,旨在以微生物學為基礎,利用微生物發酵工藝技術,為農作物健康與土壤修復領域客戶提供功能性微生物制品。

自成立以來,航天恒豐一直專注于微生物肥料領域,利用微生物菌株篩選培育、高效培養基配方優化、微生物代謝物調控及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的微生物發酵系統等核心技術,自主選育出品質優良的功能性微生物菌株,通過特有的發酵工藝進行產業化生產,并將菌劑按照應用需求進行復配,生產出有助于增強土壤肥力和改善土壤環境的生物活性產品。

發展至今,航天恒豐已成為行業內為數不多既掌握高含量功能性微生物菌劑研發技術,又具備規模化生產能力的企業。截至目前,其獲得授權發明專利19件、實用新型專利30件、軟件著作權6項。

其中實現商業化的產品主要聚焦在農業微生物肥料領域,產品劃分為微生物菌劑、生物有機肥等系列產品,微生物菌劑按照功能類型又分為促生型菌劑、抗病型菌劑、土壤修復菌劑及有機物料腐熟菌劑等。

公司主要產品分類

資料來源:航天恒豐招股書

航天恒豐研制的促生型菌劑通過微生物發酵過程,產出代謝物螯合中微量元素,解決中微量元素(鈣、鋅、鐵等)與大量元素(氮、磷、鉀等)的拮抗問題。

微生物菌劑的主要生產工藝流程

資料來源:航天恒豐招股書

促生型菌劑可以與水溶肥一起滴灌使用,也可以和化肥、有機肥配合使用,提升肥料利用率,降低化肥使用量,是實現綠色農業的環保型無公害生物制劑。該系列產品已注冊了“核金動力”、“菌 微”、“雷霆萬鈞”等多個商標。

抗病型菌劑同樣可以與水溶肥一起滴灌使用,也可以和農藥配合使用。抗病型菌劑能夠提前預防病蟲害發生,農藥則一般是對顯現病害進行治療,兩者配合使用,實現了微生物“防”、農藥“治”、先防后治、生防藥治的技術創新,可以降低農藥使用量,是降低農業面源污染、減少農藥投入的環保型無公害生物制劑。該系列產品已注冊了“白磨坷”、“黑磨坷”、“千鈞一發”等多個商標。

微生物菌劑產品是航天恒豐業務收入的主要來源,其中2019年度、2020年度和2021年1-6月分別實現銷售收入6028.99萬元、9745.19萬元和5245.54萬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57.49%、76.57%和68.04%。此外,其他收入還包括少量復合微生物肥、復混肥及化肥貿易銷售的收入。

公司主要產品銷售模式及收入分布情況

資料來源:航天恒豐招股書

航天恒豐采取以直銷為主、經銷為輔的銷售模式,其中微生物菌劑主要以直銷為主,隨著產品生產和銷售轉為以微生物菌劑為主、生物有機肥為輔,其每年經銷比例呈逐年下降趨勢。其面向的客戶群體包括中農集團下屬公司、先正達集團下屬公司等大型農業集團和農業種植企業以及廣大農戶。

三段式發展鍛造核心優勢,擬募資金將用于擴產、擴建

從整體來看,航天恒豐的發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概括來講,共經歷了三個階段。

航天恒豐發展歷程時間軸

資料來源:航天恒豐招股書

2008至2014年是其市場開拓階段。這一時期,航天恒豐以微生物應用技術為基石,致力于新型肥料研究及推廣,形成了生物有機肥為主的產品系列。

2014年航天恒豐承擔北京市科委“高含量微生物菌劑研究與開發”課題,并取得了有效活菌數≥1,200億/g高含量微生物菌劑產品登記證,其技術研發和產品體系調整為微生物菌劑和生物有機肥的雙輪布局,始終重視市場需求變化和產品技術創新。

2015至2018年是其快速成長階段。這一時期隨著《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方案》、《全國農業可持續發展規劃(2015-2030)》等方針政策的發布實施,作為化肥良好替代品的微生物肥料迎來了快速發展機遇。

在此期間,航天恒豐建成規劃年產2萬噸微生物菌劑的產能規模,并形成以企業級客戶為主要服務對象的市場策略,根據作物及病害類型、種植區域、產品規格等差異因素向客戶提供定制化的高質量服務。

同時,航天恒豐不斷加強自主創新,逐步攻克菌種選育、發酵控制、配方優化、代謝物調控等多個工藝環節關鍵技術,取得微生物菌劑有效活菌數≥6,000億/g的研發成果,獲得原農業部微生物菌劑登記證,奠定了行業領先的技術優勢。

2018年至今是揚帆拓展階段。這一時期,航天恒豐不斷開拓和豐富產品結構,“微生物+”生態系統愈漸成熟,微生物菌劑系列產品占航天恒豐主營業務收入比重逐年大幅增加。2020年,中化化肥戰略投資航天恒豐,與之形成了良好的產業協同。

十幾年的沉淀,使航天恒豐建立了穩固的行業優勢。其在菌種分離、篩選、馴化、保藏等方面掌握核心技術,擁有自主菌種資源庫;具備發酵工藝控制及高含量濃縮菌劑制備技術優勢;擁有突出的產業化能力及質量管理優勢;以及難以超越的先發優勢和品牌優勢。

值得一提的是,菌株創新是微生物肥料企業發展所需的核心技術能力。菌株的發酵和提取是微生物菌劑生產的基礎,高效的發酵培養基和精準的發酵工藝控制才能最大限度發揮菌株的轉化能力。

航天恒豐此次擬使用IPO募集資金用于微生物菌劑擴產、研發中心建設以及補充流動資金項目,在現有主營業務的基礎上進行擴展與升級。這將有助于航天恒豐進一步提高核心競爭力,把握市場機遇,擴大主營業務經營規模、擴寬未來業務渠道以及保持持續快速發展的能力。

航天恒豐本次IPO募集資金擬投資項目

資料來源:航天恒豐招股書

今后,航天恒豐將依托微生物應用技術研發中心,鞏固在農業肥料領域的技術優勢,并開展對根結線蟲等土傳病害防控、礦區及荒山土壤修復、土地荒漠化及鹽堿化生物防治、秸稈生物降解綜合利用等技術研究。此外,繼續強化現有功能型微生物菌劑系列產品,夯實現有產品市場基礎,鞏固擴大市場規模,致力于成長為國內微生物肥料行業龍頭。

行業市場競爭充分,但仍有良好發展機遇

從行業整體來看,微生物肥料屬于生物農業行業中的細分領域,目前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國內參與者較多,市場競爭充分,行業集中度較低。

根據農業農村部微生物肥料和食用菌菌種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公布的數據,截止2020年底,全國微生物肥料企業約有2800多家,遍布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年產量超過3000萬噸;全國從業人員超過15萬人,年產值超過400億元。截至2020年11月,農業農村部頒發的微生物肥料有效登記證8185個。

數據來源:農業農村部微生物肥料和食用菌菌種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

隨著公眾對食品安全問題關注度日益加深、農業部門對生物肥料登記管理制度進一步規范,以及肥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深化,我國微生物菌劑市場規模迅速增長,產業發展日臻成熟,市場需求逐步釋放。

同時,我國生物農藥登記數量也在穩步增加,生物農藥行業呈現穩步發展之勢。截至2020年12月31日,有效登記狀態的生物農藥產品共計1735個(未包括農用抗生素和天敵類產品),近6年來生物農藥產品的年均增長率為8.6%。

數據來源:農業農村部農藥檢定所

隨著市場空間的拓展,微生物產業的監管和標準體系也不斷在完善

目前,微生物肥料行業主要受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農業農村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等部門監管。我國已制定通用標準、使用菌種和產品安全標準、產品標準、方法標準、技術規程和標簽標識等標準共27個,微生物肥料的標準體系已初步構建。此外,行業協會也積極助推行業發展。

2021年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的《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中明確要求推進農業綠色發展,持續推進化肥農藥減量增效,推廣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產品和技術。

由此來看,無論是行業生態的發展態勢,還是國家相繼出臺的扶持微生物產業發展政策和措施都預示著我國微生物肥料生產企業將迎來良好的發展機遇。

未來,微生物肥料生產企業需結合市場與技術雙輪驅動,不斷推動技術升級和產品變革,這樣才能抓住微生物產業發展機遇,為種植戶提供精準技術支持和高效產品,從而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促進農業健康、可持續和高質量發展。

資料來源:航天恒豐招股書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连平县| 西乌| 政和县| 丹江口市| 岱山县| 涿鹿县| 宁安市| 苍溪县| 疏勒县| 承德县| 西城区| 祥云县| 华亭县| 南宁市| 莱阳市| 祁东县| 五大连池市| 鄯善县| 长治县| 务川| 拉萨市| 祁东县| 黄骅市| 冕宁县| 芦山县| 山东省| 乌拉特前旗| 始兴县| 剑阁县| 安塞县| 承德市| 若尔盖县| 深水埗区| 图们市| 连云港市| 焉耆| 凌海市| 南投县| 洛阳市| 外汇| 额尔古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