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C2CC新傳媒
近一年來,國際化妝品大牌在境內被行政處罰的事件頻頻發生。
雅詩蘭黛、香奈兒、喬治阿瑪尼、LV等國際大牌以及著名國際化妝品零售商絲芙蘭先后分別因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發布虛假廣告等問題而被行政處罰。2021年年底,曼秀雷敦(中國)藥業有限公司旗下的一款潤唇膏因產品抽檢不合格,被沒收違法所得49.57萬元。
近日,古馳寧波第三分公司經營標簽不合規化妝品被罰的消息在網上不脛而走。
古馳因一瓶香水被罰1.2萬
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網站日前更新的一則行政處罰決定書(甬鄞市監處罰〔2021〕1236號)顯示,古馳(中國)貿易有限公司寧波第三分公司因違反化妝品管理規定,被寧波市鄞州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合計1.2萬元。
經查明,當事人于2021年4月開始在寧波市鄞州區福明街道海晏北路189號地上一層116單元從事進口服裝、進口化妝品等商品銷售。檢查當日當事人倉庫檢查發現的一瓶無中文標簽的進口化妝品中文品名為古馳罪愛女士淡香氛,生產企業是科蒂有限公司,境內責任人:科蒂商貿(上海)有限公司,中文標簽在運輸過程中遺失,當事人未對上述無中文標簽的化妝品進行及時清理,仍在倉庫放置待售。
寧波市鄞州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根據《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第六十一條、第六十二條規定,建議對當事人違法行為作如下處理:對當事人未建立并執行進貨查驗記錄制度的行為,依據《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第六十二條第一款第二項和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三十二條第一項、第五項的規定,責令當事人改正,并建議對當事人減輕處罰如下:一、給予警告。二、罰款人民幣貳仟元整(¥2000.00元)。
對當事人經營標簽不符合規定的化妝品的行為,依據《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第六十一條第一款第五項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三十二條第一項、第五項的規定,建議對當事人從輕處罰如下:一、沒收違法經營的中文品名為古馳罪愛女士淡香氛香水一瓶;二、罰款人民幣壹萬元整(¥10000.00元)。罰款金額合計人民幣壹萬貳仟元整(¥12000.00元)。
銷售無中文標簽進口化妝品案件高發
2021年是新《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施行第一年,自《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正式實施以來,各地市場監督局查處多起銷售進口化妝品無中文標簽的案件。
去年7月,無錫市梁溪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一則行政處罰決定書,江蘇京網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當事人”),因銷售無標簽進口化妝品而被罰款約100萬元。具體處罰為沒收無中文標簽進口化妝品21箱;沒收違法所得138610.72元;罰款867206.88元。
事件起自2021年3月,當事人被投訴舉報售賣的進口隔離乳無中文標簽,執法人員隨即發現其存有大量的無中文標簽化妝品待售,其中不乏蘭蔻、雅詩蘭黛、圣羅蘭、科顏氏等品牌。
經查,當事人售賣化妝品的貨源來自國內授權代理商及“個人帶貨”,主要通過有贊微商城店鋪(萌芽美妝)、淘寶網店(萌芽美妝)及微信朋友圈三種渠道銷售。
獨無有偶,重慶九龍坡區市場監管局執法支隊、楊家坪市場監管所也查獲了一起利用網絡銷售無中文標簽化妝品案,貨值600萬元藏于居民樓的無中文標識化妝品被扣押。
后經查詢后了解到,該網店老板在德國留學,店鋪交由父母打理,通過網絡經營銷售國外的化妝品。該淘寶店銷售的產品包括海藍之謎、法兒曼、萊伯尼、瑞妍、赫蓮娜、香奈兒等高端品牌化妝品,而這些化妝品都沒有中文標識。檢查時,也不能提供供貨者的市場主體登記證明、化妝品注冊或備案資料、報關單等。
而新《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規定進口特殊化妝品須經國家藥品監管部門注冊后方可進口。進口普通化妝品應當在進口前向國家藥品監管部門備案;進口化妝品可以直接使用中文標簽,也可以加貼中文標簽;加貼中文標簽的,中文標簽內容應當與原標簽內容一致。
相關業內人士表示,沒有中文標識的進口化妝品,雖然不一定就是假貨,但其來源渠道很可能是有問題的。經正規渠道進入國內銷售的進口化妝品,其包裝上應標有產品名稱、原產國或地址、經銷商(進口商、在華代理商)的名稱和地址、進口批準文號或備案號、含量、日期標注、必要的安全警告和使用指南等中文標識。
總結
據國家藥監局官網顯示,今年以來,各地藥監局共通報600+批次不合格化妝品。其中,產品不合格原因為“標簽標識”的共有350+批次,占不合格化妝品總數的50%以上,可以說是違規“重災區”。
目前我國已成為世界上化妝品第二消費大國。2020年受疫情影響,我國化妝品市場增長速率有所放緩,但中國化妝品市場規模達到了3400億元。整體而言,化妝品行業發展前景向好。2021年1-11月市場規模達3678億元,增速達15.3%。巨大的市場規模以及利益驅使,行業規范也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