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職業教育大變局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職業教育大變局

走入新高度、新廣度、新格局的職業教育,有哪些重要的發展趨勢?

文|多鯨資本 lhooo

當下,「就業難」和「招工難」并存,呈現結構性矛盾,加之技能型人才缺口巨大,職業教育的高質量發展迫在眉睫。日前,多鯨教育研究院發布《2022 中國職業教育行業報告》,報告顯示,經多鯨教育研究院預測,到 2022 年,我國職業教育市場規模有望突破萬億人民幣,到 2024 年,有望達到 1.2 萬億人民幣規模。走入新高度、新廣度、新格局的職業教育,有哪些重要的發展趨勢?

「雙減」之下,教育行業風聲鶴唳,資本逃離學科培訓,轉向職業教育。

根據《2022 中國職業教育行業報告》,2021 年,職業教育一級市場共發生 61 筆融資,融資總金額超過 78 億元人民幣,融資數量與總金額均超過 2020 年;同時,投融資數量在整個教育行業中的占比,也達到近 5 年來的新高。

其中,疫情影響、經濟下行、就業壓力增大,職業教育培訓以及提升個人就業能力的需求越發突出。線上職教機構迎來發展風口,優先轉線上的機構已經獲得了發展先機。又因相關部門出臺了促進大學生就業或者分流的系列措施,包括「三擴」「一鼓勵」「一促進」,推動穩就業、保就業,直接利好包括學歷職業教育類、校企共建類、考研及延遲就業類、考證類在內的多個細分賽道。

數據來源:清科、IT 桔子,多鯨教育研究院整理

熱度之下,資本市場對職業教育試探性投資明顯。在投融資輪次情況上,以前期項目為主導,天使輪至 A 輪的投融資事件占比 57.4%。投融資金額以千萬級為主,披露的億級以上投融資事件有 9 起。

數據來源:清科、IT 桔子,多鯨教育研究院整理

資本對職業教育的熱度,與過去一年頻頻出臺的利好政策密不可分。

2021 年 3 月 24 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修訂草案)》。在「職業教育的實施」一章中,指出「鼓勵有條件的企業根據自身生產經營需求,利用資本、技術、知識、設施、設備、場地和管理等要素,單獨舉辦或者聯合舉辦職業學校、職業培訓機構」「國家鼓勵社會力量依法舉辦職業學校、職業培訓機構。」

5 月 14 日,國務院發布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從多個角度鼓勵資本參與職業教育。

其一,新條例指出「國家鼓勵以捐資、設立基金會等方式依法舉辦民辦學校」,并未對資本舉辦民辦學校加以非營利性限制。其二,新條例允許實施職業教育的公辦學校通過吸引企業的資本、技術、管理等要素,舉辦或者參與舉辦營利性民辦學校;鼓勵企業以獨資、合資、合作等方式,依法舉辦或者參與舉辦實施職業教育的民辦學校。強調了對資本進入職業教育的鼓勵。其三,允許民辦學校舉辦者變更,更是激發了職業教育投融資并購市場的活力。

《民促法實施條例》部分政策內容解讀;數據來源:德邦證券,多鯨教育研究院整理

10 月 12 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再次明確「鼓勵上市公司、行業龍頭企業舉辦職業教育,鼓勵各類企業依法參與舉辦職業教育。鼓勵職業學校與社會資本合作共建職業教育基礎設施、實訓基地,共建共享公共實訓基地。」進一步肯定了社會資本對健全職業教育多元辦學格局,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作用。

上述政策釋放出的利好信號,無疑為資本參與職業教育打下一劑「強心針」。但資本進入風險雖然解除,也不應忽視政策對加強監督管理、促進規范化、謹防資本過度逐利的強調。《民促法實施條例》中明確「堅持教育公益性」,奠定了民辦教育的總基調。此外,對民辦學校資金規范化管理、監督機構設立、資金往來監督等亦有規定。

《民促法實施條例》部分政策內容解讀;數據來源:德邦證券,多鯨教育研究院整理

市場規模龐大,政策一路「綠燈」,備受資本青睞……在教育大變革的浪潮中,職業教育熱度高漲,成為「雙減」后 K12 教培機構的重要轉型方向。與之俱來的,則是職業教育行業競爭加劇。

2021 年 7 月,好未來集團發布「輕舟」品牌,涵蓋考研、語言培訓、留學等成人業務。其后,高途集團上線高途 APP,主要覆蓋考研、財會、公考、教資、管理、醫療等多類型職業教育課程。9 月,新東方宣布對現有的四六級、考研、教資、財會等項目進行全面升級,未來還將拓展計算機等級考試、司法考試等教育培訓項目。

不難看出,K12 教培巨頭轉型職業教育的細分領域,主要集中在職業考試培訓以及職業技能培訓中的語言培訓和金融財會培訓業務。這些領域的共同點在于剛需屬性較強,追求「提分」「上岸」。而經過多年發展,K12 教培機構已經在應試教育上形成了較為成熟的運營模式,并經過了市場驗證,因此擁有其他新入局者不具備的優勢條件,能夠迅速復制打法。

此外,K12 教培機構轉型的優勢還在于資金充足。一方面,好未來、新東方等巨頭本就擁有相對充足的現金流。另一方面,在資本的助推下,作業幫、猿輔導等新興的在線教育公司獲得了大量融資。在資金支持下,K12 教培機構可通過自建或并購模式發展職業教育。例如,新東方在 2021 年就先后投資導氮教育和課觀教育等職教培訓機構。

盡管 K12 教培機構的優勢相對突出,但在轉型中還存在諸多難點。

其一,職業教育的獲客模式與 K12 學科培訓大相徑庭。由于 K12 教培的客戶群體分布廣泛且數量眾多,因此通過線上推廣便能達到不錯的獲客效果。但職業教育市場高度分散,每個細分領域的市場規模都不大,因此獲客的精準度和效率都較低,需要投入更高的成本。

其二,職業教育相較 K12學科培訓用戶生命周期更短,高成本獲客后卻僅能產生單次收益。因此,K12 教培機構在轉型中需要思考如何降低獲客成本,或通過提高客單價以提升單個客戶效益。

目前,職業教育行業龍頭在縱向延伸上,已經探索出「招生+培訓+就業+就業后」的商業閉環;橫向延伸上則通過擴張 SKU 以有效利用企業原有的運營、資金、成熟的商業模式等優勢。此舉,可成為 K12 教培機構轉型中的有益借鑒。

數據來源:多鯨教育研究院整理

其三,由于職業教育與就業市場緊密相關,隨著新業態新職業不斷涌現,加之數字化轉型下企業與市場對人才不斷變化的需求,職業教育培訓課程體系也需要隨時更新,因此對 K12 教培機構的課程研發能力提出挑戰。

K12 教培機構轉型的優勢和難點;數據來源:多鯨教育研究院整理

轉型熱潮中,回看如公考、考研、IT 培訓等可作為熱門轉型方向的職業教育細分領域,都已有頭部選手,且頭部選手已具備成熟的發展模式,并經過市場多年驗證。

未來職業教育新的增長點在何處?當職業教育集團進入發展新時代,產教融合、校企共建成大勢所趨。

20 世紀末大學擴招以來,高校雖然培養出大量高學歷人才,但產業化升級所需要的應用型人才嚴重短缺,人崗不匹配的矛盾愈發突出。如何改變人才供給結構,解決人才供需結構性矛盾?早在 2017 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便提出,「深化產教融合,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是當前推進人力資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迫切要求」。

《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中,則將「完善產教融合辦學體制」「創新校企合作辦學機制」單設版塊,提出「將產教融合列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鼓勵行業龍頭企業主導建立全國性、行業性職教集團,推進實體化運作」「對產教融合型企業給予『金融+財政+土地+信用』組合式激勵」等支持政策。

雖然國家對產教融合、校企共建的部署已久,但目前看來,產教融合仍處于校企合作協同育人的初級階段,產學研協同契合度不足,產教「兩張皮」,「學校熱、企業冷」等現象飽受詬病。究其原因,一是產教系統性融合的整體機制設計不完善,二是產教融合實效性有限,三是產教融合項目實施存在一系列實踐性困境,四是高校面臨巨大的挑戰。

因此,產教融合、校企共建需要政府、院校與企業三方協同,共同努力。政府端,主要是完善產教融合系統機制,構建政府統籌管理、行業企業積極舉辦、社會力量深度參與的多元辦學格局。院校端,可通過搭建政府監督下的校企合作平臺,集聚行業企業專業技術、業務骨干等高層次人才,促進校企「雙元」育人,形成政府領導下的校企合作長效機制。企業端,則是利用企業在地域、技術、資金等方面資源優勢,從需求端出發,與院校開展全方位合作,深入課程體系設計與就業對接,共同培養滿足市場要求的人才。

作為教育鏈與產業鏈融合的有效抓手,職業教育集團有望成為多元主體舉辦職業教育新的增長點。

職業教育法修訂草案指出,「職業學校、職業培訓機構可以通過共同舉辦職業教育機構、組建職業教育集團等多種形式,與行業組織、企業、事業單位等開展合作。」《民促法實施條例》規定「任何社會組織和個人不得通過兼并收購、協議控制等方式控制實施義務教育的民辦學校、實施學前教育的非營利性民辦學校」,則將職業教育集團的收并購風險排除在外,因此職業教育集團有望通過外延并購加快布局,擴大產業規模,形成更強的規模效應。

目前,教育部已經公布兩批 299 個示范性職業教育集團(聯盟),而全國由行業龍頭企業等牽頭組建的職業教育集團數量已經上千,職業教育集團數量由高速增長邁入相對穩定的階段,同時,職教集團的發展也從追求數量向更高質量更大規模方向發展。

數據來源:東吳證券、教育部,多鯨教育研究院整理

展望未來,隨著全民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以學歷提升和考證為目的的職業教育,已經不能滿足所有人的職業提升和興趣培養的需求。

數據來源 :清科、IT 桔子,多鯨教育研究院整理

而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未來一段時期,延遲退休、終身學習的趨勢將越發明朗。以興趣驅動的終身教育也將成為職業教育新的藍海市場。

數據來源 :清科、IT 桔子,多鯨教育研究院整理

在線教育的迅速發展,也為興趣驅動的終身教育提供了場景支持。成年人學習的時間相對分散,難以集中利用大量固定的時間學習。而錄播、直播等新型教學方式,可以彌補碎片化時間學習的不足,將興趣驅動的學習維持下去,進而發展為終身學習。

此外,興趣教育還將進一步激活教育培訓市場主體活力。在興趣教育主導的成人學習市場之中,傳統意義上的學習邊界將會逐漸被打破、融合和重構,這也將促使成人職業教育的市場更加細分化、多元化和特色化。因此,在產業巨頭之外,小而美的職業教育中小機構也會迎來發展機遇。

——

《2022 中國職業教育行業報告》通過詳細的行業梳理,以及對職業教育領域內多位頂尖專家的訪談,系統解讀職業教育行業的當前格局和未來趨勢,并對職業教育典型賽道進行分析和展望,為職業教育企業和投資人提供行業參考。

中國職業教育行業圖譜,來源:多鯨教育研究院整理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職業教育大變局

走入新高度、新廣度、新格局的職業教育,有哪些重要的發展趨勢?

文|多鯨資本 lhooo

當下,「就業難」和「招工難」并存,呈現結構性矛盾,加之技能型人才缺口巨大,職業教育的高質量發展迫在眉睫。日前,多鯨教育研究院發布《2022 中國職業教育行業報告》,報告顯示,經多鯨教育研究院預測,到 2022 年,我國職業教育市場規模有望突破萬億人民幣,到 2024 年,有望達到 1.2 萬億人民幣規模。走入新高度、新廣度、新格局的職業教育,有哪些重要的發展趨勢?

「雙減」之下,教育行業風聲鶴唳,資本逃離學科培訓,轉向職業教育。

根據《2022 中國職業教育行業報告》,2021 年,職業教育一級市場共發生 61 筆融資,融資總金額超過 78 億元人民幣,融資數量與總金額均超過 2020 年;同時,投融資數量在整個教育行業中的占比,也達到近 5 年來的新高。

其中,疫情影響、經濟下行、就業壓力增大,職業教育培訓以及提升個人就業能力的需求越發突出。線上職教機構迎來發展風口,優先轉線上的機構已經獲得了發展先機。又因相關部門出臺了促進大學生就業或者分流的系列措施,包括「三擴」「一鼓勵」「一促進」,推動穩就業、保就業,直接利好包括學歷職業教育類、校企共建類、考研及延遲就業類、考證類在內的多個細分賽道。

數據來源:清科、IT 桔子,多鯨教育研究院整理

熱度之下,資本市場對職業教育試探性投資明顯。在投融資輪次情況上,以前期項目為主導,天使輪至 A 輪的投融資事件占比 57.4%。投融資金額以千萬級為主,披露的億級以上投融資事件有 9 起。

數據來源:清科、IT 桔子,多鯨教育研究院整理

資本對職業教育的熱度,與過去一年頻頻出臺的利好政策密不可分。

2021 年 3 月 24 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修訂草案)》。在「職業教育的實施」一章中,指出「鼓勵有條件的企業根據自身生產經營需求,利用資本、技術、知識、設施、設備、場地和管理等要素,單獨舉辦或者聯合舉辦職業學校、職業培訓機構」「國家鼓勵社會力量依法舉辦職業學校、職業培訓機構。」

5 月 14 日,國務院發布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從多個角度鼓勵資本參與職業教育。

其一,新條例指出「國家鼓勵以捐資、設立基金會等方式依法舉辦民辦學校」,并未對資本舉辦民辦學校加以非營利性限制。其二,新條例允許實施職業教育的公辦學校通過吸引企業的資本、技術、管理等要素,舉辦或者參與舉辦營利性民辦學校;鼓勵企業以獨資、合資、合作等方式,依法舉辦或者參與舉辦實施職業教育的民辦學校。強調了對資本進入職業教育的鼓勵。其三,允許民辦學校舉辦者變更,更是激發了職業教育投融資并購市場的活力。

《民促法實施條例》部分政策內容解讀;數據來源:德邦證券,多鯨教育研究院整理

10 月 12 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再次明確「鼓勵上市公司、行業龍頭企業舉辦職業教育,鼓勵各類企業依法參與舉辦職業教育。鼓勵職業學校與社會資本合作共建職業教育基礎設施、實訓基地,共建共享公共實訓基地。」進一步肯定了社會資本對健全職業教育多元辦學格局,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作用。

上述政策釋放出的利好信號,無疑為資本參與職業教育打下一劑「強心針」。但資本進入風險雖然解除,也不應忽視政策對加強監督管理、促進規范化、謹防資本過度逐利的強調。《民促法實施條例》中明確「堅持教育公益性」,奠定了民辦教育的總基調。此外,對民辦學校資金規范化管理、監督機構設立、資金往來監督等亦有規定。

《民促法實施條例》部分政策內容解讀;數據來源:德邦證券,多鯨教育研究院整理

市場規模龐大,政策一路「綠燈」,備受資本青睞……在教育大變革的浪潮中,職業教育熱度高漲,成為「雙減」后 K12 教培機構的重要轉型方向。與之俱來的,則是職業教育行業競爭加劇。

2021 年 7 月,好未來集團發布「輕舟」品牌,涵蓋考研、語言培訓、留學等成人業務。其后,高途集團上線高途 APP,主要覆蓋考研、財會、公考、教資、管理、醫療等多類型職業教育課程。9 月,新東方宣布對現有的四六級、考研、教資、財會等項目進行全面升級,未來還將拓展計算機等級考試、司法考試等教育培訓項目。

不難看出,K12 教培巨頭轉型職業教育的細分領域,主要集中在職業考試培訓以及職業技能培訓中的語言培訓和金融財會培訓業務。這些領域的共同點在于剛需屬性較強,追求「提分」「上岸」。而經過多年發展,K12 教培機構已經在應試教育上形成了較為成熟的運營模式,并經過了市場驗證,因此擁有其他新入局者不具備的優勢條件,能夠迅速復制打法。

此外,K12 教培機構轉型的優勢還在于資金充足。一方面,好未來、新東方等巨頭本就擁有相對充足的現金流。另一方面,在資本的助推下,作業幫、猿輔導等新興的在線教育公司獲得了大量融資。在資金支持下,K12 教培機構可通過自建或并購模式發展職業教育。例如,新東方在 2021 年就先后投資導氮教育和課觀教育等職教培訓機構。

盡管 K12 教培機構的優勢相對突出,但在轉型中還存在諸多難點。

其一,職業教育的獲客模式與 K12 學科培訓大相徑庭。由于 K12 教培的客戶群體分布廣泛且數量眾多,因此通過線上推廣便能達到不錯的獲客效果。但職業教育市場高度分散,每個細分領域的市場規模都不大,因此獲客的精準度和效率都較低,需要投入更高的成本。

其二,職業教育相較 K12學科培訓用戶生命周期更短,高成本獲客后卻僅能產生單次收益。因此,K12 教培機構在轉型中需要思考如何降低獲客成本,或通過提高客單價以提升單個客戶效益。

目前,職業教育行業龍頭在縱向延伸上,已經探索出「招生+培訓+就業+就業后」的商業閉環;橫向延伸上則通過擴張 SKU 以有效利用企業原有的運營、資金、成熟的商業模式等優勢。此舉,可成為 K12 教培機構轉型中的有益借鑒。

數據來源:多鯨教育研究院整理

其三,由于職業教育與就業市場緊密相關,隨著新業態新職業不斷涌現,加之數字化轉型下企業與市場對人才不斷變化的需求,職業教育培訓課程體系也需要隨時更新,因此對 K12 教培機構的課程研發能力提出挑戰。

K12 教培機構轉型的優勢和難點;數據來源:多鯨教育研究院整理

轉型熱潮中,回看如公考、考研、IT 培訓等可作為熱門轉型方向的職業教育細分領域,都已有頭部選手,且頭部選手已具備成熟的發展模式,并經過市場多年驗證。

未來職業教育新的增長點在何處?當職業教育集團進入發展新時代,產教融合、校企共建成大勢所趨。

20 世紀末大學擴招以來,高校雖然培養出大量高學歷人才,但產業化升級所需要的應用型人才嚴重短缺,人崗不匹配的矛盾愈發突出。如何改變人才供給結構,解決人才供需結構性矛盾?早在 2017 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便提出,「深化產教融合,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是當前推進人力資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迫切要求」。

《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中,則將「完善產教融合辦學體制」「創新校企合作辦學機制」單設版塊,提出「將產教融合列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鼓勵行業龍頭企業主導建立全國性、行業性職教集團,推進實體化運作」「對產教融合型企業給予『金融+財政+土地+信用』組合式激勵」等支持政策。

雖然國家對產教融合、校企共建的部署已久,但目前看來,產教融合仍處于校企合作協同育人的初級階段,產學研協同契合度不足,產教「兩張皮」,「學校熱、企業冷」等現象飽受詬病。究其原因,一是產教系統性融合的整體機制設計不完善,二是產教融合實效性有限,三是產教融合項目實施存在一系列實踐性困境,四是高校面臨巨大的挑戰。

因此,產教融合、校企共建需要政府、院校與企業三方協同,共同努力。政府端,主要是完善產教融合系統機制,構建政府統籌管理、行業企業積極舉辦、社會力量深度參與的多元辦學格局。院校端,可通過搭建政府監督下的校企合作平臺,集聚行業企業專業技術、業務骨干等高層次人才,促進校企「雙元」育人,形成政府領導下的校企合作長效機制。企業端,則是利用企業在地域、技術、資金等方面資源優勢,從需求端出發,與院校開展全方位合作,深入課程體系設計與就業對接,共同培養滿足市場要求的人才。

作為教育鏈與產業鏈融合的有效抓手,職業教育集團有望成為多元主體舉辦職業教育新的增長點。

職業教育法修訂草案指出,「職業學校、職業培訓機構可以通過共同舉辦職業教育機構、組建職業教育集團等多種形式,與行業組織、企業、事業單位等開展合作。」《民促法實施條例》規定「任何社會組織和個人不得通過兼并收購、協議控制等方式控制實施義務教育的民辦學校、實施學前教育的非營利性民辦學校」,則將職業教育集團的收并購風險排除在外,因此職業教育集團有望通過外延并購加快布局,擴大產業規模,形成更強的規模效應。

目前,教育部已經公布兩批 299 個示范性職業教育集團(聯盟),而全國由行業龍頭企業等牽頭組建的職業教育集團數量已經上千,職業教育集團數量由高速增長邁入相對穩定的階段,同時,職教集團的發展也從追求數量向更高質量更大規模方向發展。

數據來源:東吳證券、教育部,多鯨教育研究院整理

展望未來,隨著全民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以學歷提升和考證為目的的職業教育,已經不能滿足所有人的職業提升和興趣培養的需求。

數據來源 :清科、IT 桔子,多鯨教育研究院整理

而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未來一段時期,延遲退休、終身學習的趨勢將越發明朗。以興趣驅動的終身教育也將成為職業教育新的藍海市場。

數據來源 :清科、IT 桔子,多鯨教育研究院整理

在線教育的迅速發展,也為興趣驅動的終身教育提供了場景支持。成年人學習的時間相對分散,難以集中利用大量固定的時間學習。而錄播、直播等新型教學方式,可以彌補碎片化時間學習的不足,將興趣驅動的學習維持下去,進而發展為終身學習。

此外,興趣教育還將進一步激活教育培訓市場主體活力。在興趣教育主導的成人學習市場之中,傳統意義上的學習邊界將會逐漸被打破、融合和重構,這也將促使成人職業教育的市場更加細分化、多元化和特色化。因此,在產業巨頭之外,小而美的職業教育中小機構也會迎來發展機遇。

——

《2022 中國職業教育行業報告》通過詳細的行業梳理,以及對職業教育領域內多位頂尖專家的訪談,系統解讀職業教育行業的當前格局和未來趨勢,并對職業教育典型賽道進行分析和展望,為職業教育企業和投資人提供行業參考。

中國職業教育行業圖譜,來源:多鯨教育研究院整理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铁力市| 孟连| 南陵县| 克拉玛依市| 宁乡县| 漳州市| 大洼县| 松桃| 新野县| 平泉县| 西华县| 柏乡县| 偃师市| 波密县| 册亨县| 苗栗市| 崇信县| 敦化市| 正宁县| 漳浦县| 镇赉县| 齐齐哈尔市| 汶川县| 丘北县| 湟源县| 万源市| 察隅县| 长沙市| 凌云县| 威信县| 三穗县| 江津市| 江陵县| 五指山市| 吉水县| 信阳市| 抚松县| 营口市| 丹阳市| 遂昌县| 伊金霍洛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