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書樂
車轍離開,意味著愛奇藝真的要做“奈飛”了。

繼前不久的史上最大裁員動作之后,愛奇藝管理層也面臨人事震動。
2022年1月6日,愛奇藝副總裁、YOH工作室負責人車澈在朋友圈發文宣布離開愛奇藝:“新的夢會開始,不代表那些堅守的時光會被遺忘,五年很長,值得記一輩子,感恩所有。”消息公布后,隨即在網上引發熱議。
當日晚間,車澈在個人微博上補充說明稱,“2022,我確實開始了自己的一些新事業,關于潮流IP、關于內容多元化的探索。但是愛奇藝的重點節目,還以監制的身份在負責。《新說唱2022全明星季》,我叫了那么多大咖來競技,自己甩手不管了,是不可能的。”
需要知道的事,2017年爆火的《中國有嘻哈》的背后總導演,正是車澈本人。
此后,他隨即成為副總裁,并先后制作了《中國有嘻哈》、《熱血街舞團》《中國新說唱》、《我是唱作人》以及《潮流合伙人》等系列節目。
車轍的離開意味著什么?

對此,《時代周報》記者徐美娟、《商學院》雜志記者沈思涵分別和書樂進行了一番交流,貧道以為:
綜藝受限之后,以綜藝在愛奇藝立足的車澈,其必要性被削弱,選擇離職某種意義上也有和此前裁員傳聞共進退的意味。
對愛奇藝來說,長視頻的打法轉向已經成為必然。
奈飛用自制超級爆款網劇帶動會員增長、收入增加,以及會員費的一定水位。
這種打法給了在多個領域受挫和監管趨嚴之下的愛奇藝一個主攻方向:更多的自制爆款和文創衍生鏈條,例如《風起洛陽》和線下的風起洛陽實景文旅項目。
裁員到會員漲價,在到如今車澈離職,愛奇藝未來只能押注“奈飛化”。
從和短視頻比拼泛娛樂而不敵跳出來,在網劇、網大這些長視頻平臺的真正優勢領域進行深耕,才能有盈利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