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王品達
美聯儲副主席理查德·克拉里達(Richard Clarida)在新冠疫情暴發初期的股票交易行為引發了新的爭議,使他成為第三位陷入“炒股風波”的美聯儲高官,也使美聯儲的利益沖突和道德準則問題再次成為關注焦點。
經過修正后的披露文件顯示,克拉里達在2020年2月24日售出了他所持有的股票基金,又在三天后的2月27日購入了同一只股票基金。在這三天里,美股因對新冠疫情的恐懼情緒而大跌,道瓊斯指數就下跌了8%。而在克拉里達再次購入股票后的2月28日,美聯儲主席杰羅姆·鮑威爾(Jerome Powell)罕見地發表聲明稱,如果新冠疫情影響到美國經濟,美聯儲已做好救市的準備。
克拉里達此前只披露了他2月27日買入的交易,而并未披露24日賣出的交易。當時,美聯儲將他27日買入股票的交易解釋為常規的資產組合“再平衡”,賣出債券并買入股票,以使投資組合的風險和收益均增加。但是24日的交易披露后,克拉里達的一系列行為便引起了利用內幕信息高賣低買的懷疑,“再平衡”的說法則有些站不住腳了。
克拉里達在披露文件中稱,自己對披露文件的更新是修正了“無心之失”。美聯儲負責道德準則的官員也表示相信克拉里達的行為符合相關法律法規關于利益沖突的規定。克拉里達賣出又買入的是股票基金而非個股,而且美聯儲相關的道德準則只規定了持有資產不得低于30天,并未對賣出和買入的間隔作具體規定。至于這一系列交易行為是否仍屬于此前所稱的“再平衡”,美聯儲一名新聞發言人對美媒未予置評。
目前尚不清楚克拉里達是否在這些交易中獲利。披露文件中并未顯示交易的具體數額,只顯示了這兩筆股票基金交易均在100萬美元至500萬美元之間。2月28日鮑威爾發表聲明后美股一度上漲,隨后因新冠疫情在美國擴散而下跌。但在美聯儲3月降息救市之后,美股又開啟了一段持續上漲期。如果克拉里達27日購入股票基金后一直持有,那么他的一系列交易行為的確很有可能獲得額外的收益。
事件曝光后,民主黨進步派參議員、財稅問題專家伊麗莎白·沃倫(Elizabeth Warren)在推特上表示,克拉里達的交易行為“十分令人不安”,可能是潛在違法行為的進一步證據。沃倫還要求美國證監會對美聯儲官員是否存在內幕交易展開調查,并禁止聯邦政府官員在未來交易股票。
“賣出股票基金、未能披露、又買入相同的股票基金,獲利的同時還能接觸到美聯儲的敏感消息,我實在不能理解為什么這也屬于‘再平衡’。”曾在奧巴馬時期擔任白宮道德與政府改革特別顧問的諾曼·艾森(Norman Eisen)說,“我們有理由發問:這算哪門子再平衡?”
去年就曾有兩名美聯儲高官陷入“炒股風波”。時任達拉斯聯儲主席羅伯特·卡普蘭(Robert Kaplan)和波士頓聯儲主席埃里克·羅森格倫(Eric Rosengren)9月被爆料在美聯儲積極救市的同時持有大量股票、基金等資產。這一事件引起軒然大波,9月末二人先后宣布辭職。
鮑威爾隨即宣布將對美聯儲內部道德準則進行改革,并于10月宣布道德新規,禁止美聯儲高官交易個股和債券或持有機構證券和衍生品合約,禁止在市場大幅波動時交易,且進行其他交易都必須提前45天報備。
可以看出,克拉里達的交易行為如果發生在鮑威爾道德準則改革之后,很可能會更加麻煩,但新的道德準則似乎也并沒有明確禁止這類交易。也正是因此,沃倫等民主黨進步派人士才呼吁監管機構更進一步,乃至直接禁止美聯儲官員甚至所有聯邦政府官員參與股票等交易。
由于克拉里達的美聯儲理事任期將在1月31日到期,他的副主席一職也已由拜登提名萊爾·布雷納德(Lael Brainard)接任,因此克拉里達的“炒股風波”不太可能給美聯儲的人事帶來意料之外的變動。拜登也已經提名鮑威爾連任美聯儲主席,參議院對鮑威爾和布雷納德的提名聽證會將于下周舉行。
由于鮑威爾的連任獲得了兩黨大多數議員和經濟學家的廣泛支持,因此新的“炒股風波”也不至于對鮑威爾的連任前景造成致命影響。但是在下周的聽證會上,鮑威爾和布雷納德很可能就美聯儲內部道德準則問題受到民主黨進步派等議員的尖銳提問。
進步派一向對鮑威爾任內“放松金融監管”大為不滿。而布雷納德雖然曾是進步派更加中意的美聯儲主席人選,但她也是美聯儲下屬的聯儲銀行業務與支付系統司(RBOPS)的主席和負責人,其職務范圍與“炒股風波”等問題有一定關聯。
美國政府道德準則辦公室前主任沃爾特·肖布(Walter Shaub)認為,現在判斷克拉里達的股票交易是否違法違規還為時過早。但即使交易合法,他在美聯儲重要聲明前夕買賣股票基金的行為也會給公眾留下壞印象,有損美聯儲的聲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