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鄭小琳
1月6日晚間,深交所官網顯示,三問家居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問家居”)IPO已終止。
據悉,此次IPO終止是三問家居主動撤回。2022年1月4日,三問家居向深交所提交了《關于撤回三問家居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申請文件的申請》。
于是,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股票發行上市審核規則》第六十七條的有關規定,深交所決定終止對三問家居創業板首發上市的審核。
資料顯示,三問家居創立于2013年,是一家以原創設計為核心競爭力的服務型貿易商,業務范圍涵蓋至家用紡織、家居服飾、供應鏈管理等方向。
據了解,此次上市三問家居擬募資約5.34億元,用于年產522萬條靠墊、459萬條毯子、100萬條毛衫及配飾建設項目、數字化設計展示中心項目及數字化管理平臺建設、補充流動資金等。
三問家居的上市之路較為坎坷。2020年12月,三問家居剛剛向深交所遞交招股書,2021年3月,因更新財務資料,公司主動申請“中止”審核。伴隨財務資料更新完畢,三問家居在今年5月獲得發行審核,并在9月順利獲得創業板的上市通過。
然而,就在外界都以為三問家居即將于深交所創業板敲鑼上市時,三問家居卻在同月遭到第二次IPO“中止”。直到2021年12月28日,深交所才恢復三問家居發行上市審核。
不過,就在恢復IPO審核僅一周時間,三問家居又主動撤回了上市申請。
對此突發回撤行為,界面新聞聯系三問家居,其相關負責人回應:“具體原因公司尚未披露,一切以官方消息為準。”
從過去兩年的IPO歷程來看,三問家居積極更新財務資料并遞表上市,如今在即將上市的關鍵節點,公司卻主動撤回申請,細究背后又有哪些原因?
“主動撤回也不一定財務數據造假,也有可能是保薦機構未完善保薦責任所致,或者證監會對IPO企業的現場檢查給企業起到威懾作用,導致很多企業即使通過IPO審核,但因為意識到數據披露不合格,選擇撤回尋找下一次機會。”廣州一位中小券商投行人士對此表示。
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向界面新聞表示:“非科創屬性企業IPO存在較大的審核時間成本,過會后撤回終止IPO的案例在A股并不多見。不過,從側面說明企業經營狀況和發展預期可能出現較大變故。”
“例如招股等環節存在較大不確定性,無法得到市場的積極回應,因此綜合考慮下,與其流血上市不如暫緩實施,等到市場和企業狀況更有利時,重新準備。”沈萌進一步解釋。
目前來看,國內資本市場正在從量向質方向發展,因此對于IPO審核也日漸嚴苛。相關數據統計,2021年共有447家企業A股上會,同比下降27.7%,過會率達91.05%,較2020年下降6.85個百分點。
放眼行業,僅12月來家居行業就已經發生3起IPO終止案例,分別為淋浴房龍頭朗斯家居、家居裝修企業華南裝飾以及知名軟體家居品牌遠超智慧,其中華南裝飾三度IPO均被否。
此外,如果越過上市審核,就經營業績來看,三問家居主業盈利能力有待加強。
根據招股書,三問家居主要做外銷出口業務,且以美國和歐洲地區為主。2018年-2020年,公司主營收入分別為10.8億元、11億元、17.9億元,凈利潤分別為6599.08萬元、7302.52萬元、1.09億元,營收和凈利潤都呈穩步增長態勢。
其中,2020年針對疫情帶來的醫護類產品需求,公司新增以口罩和手套為主的醫護業務,由此導致公司業務出現猛漲。財報顯示,醫護業務在去年收入7.4億元,占總收入比重約四成,僅次于家紡主業。
然而,如果撇除“副業”收入,三問家居的盈利能力實際在走下坡路。2018年-2020年,三問家居家紡類產品的單價分別為31.64元/件、32.36元/件和26.57元/件,整體單價有所下降;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 21.04%、22.46%和 18.63%,三年整體呈下滑趨勢。
2020年,三問家居在家紡、服飾和面料等業務上實現營收10.51億元,相較2019年下降4.72%。同時最新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非醫護業務上半年營收4.55億元;凈利潤為-1139萬元,同比出現虧損。
對于主業凈利的大幅下滑,三問家居解釋稱:“主要因為公司2021年上半年與非醫護業務相關的期間費用大幅增長和政府補助減少所致。”
時下,在亟待解決的盈利難題面前,經歷上市終止的三問家居,接下來是否會重啟IPO計劃,在A股上市融資,仍值得市場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