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鰲頭財經記者 曉敏
見習生丨君平
電商行業流量紅利的消退是共識。
2021年本是疫情后中國經濟恢復的一年,在國內國際雙循環的背景下,零售行業成為國內經濟循環的蓄水池,其中電子商務扮演著重要角色。
然而在平臺型電商開始向縱向發展,觸達供應鏈上下游,各類垂直類電商還在做流量生意。
裁員、退市,頭部的垂直類電商斷臂求生,更多的垂類電商沒能跨過2021年,根據鰲頭財經不完全統計,衣二三、環球易購等超過100家電商在2021年幾乎銷聲匿跡。
活下來的垂類電商仍面臨著平臺類電商的早期問題,品控、內部治理等問題層出不窮,平臺類電商走過的路、踩過的坑他們似乎還要再走一遍,只是市場還會給他們時間嗎?
寺庫退市仍未完成,拖欠供應商款項
2021年第一家撐不住的垂類電商是寺庫,作為奢侈品電商,寺庫(SECO)創始人李日學在今年1月份宣布將以3.27美元的價格對寺庫進行私有化,私有化完成后寺庫將從納斯達克退市。
一年過去了私有化仍未完成,不過從目前的股價來看,寺庫似乎已經沒有私有化的必要了。
截止發稿時,寺庫的股價停留在0.445美元/股,一年的時間,寺庫的市值縮水了八成,還是從本不高的股價跌落至此。
12月20日,寺庫收到了納斯達克股票市場上市資格部書面通知,由于其公司美國存托股票(ADS)在連續30個工作日收盤價低于1美元,公司已不在滿足納斯達克上市規則5450(a)(1)中所規定的最低要求。
曾經的“奢侈品電商第一股”從主動的私有化到如今被“一美元警告”面臨被迫退市的轉變,很大的可能是沒錢了。去年9月,有供應商表示寺庫拖欠款項長達半年之久,寺庫則表示此舉是有人刻意抹黑。
盡管在供應商款項拖欠上各執一詞,但在拖欠用戶款項上卻是事實。在黑貓投訴平臺上,不少消費者表示寺庫既不發貨也不退款,最長的已經被拖欠了5個月,寺庫給出的解釋則是系統正在升級當中。
鰲頭財經從消費者的投訴中得知,從去年10月到現在,寺庫的系統仍未完成升級。
發發奇/紅布林買量拓市,品控卻跟不上
市場中從不缺乏競爭者,有人倒下便有人站起。寺庫進入寒冬,同為奢侈品電商的發發奇和紅布林在2021年大舉進攻。
其中,發發奇背靠奢侈品巨頭和互聯網大廠,紅布林則以二手奢侈品為賣點。兩家平臺在拓展市場上采取相同的打法——流量平臺買量廣告。
“新的電商平臺在早期的推廣中買量是常見行為,盡管前期會堆高營銷成本,但隨著用戶的增多其GMV也會隨之上升,但買量不是長久之計,一段時間后平臺應該將資金和精力的重心放到品控與服務上?!彪娚绦袠I觀察人士向鰲頭財經表示。
遺憾的是,紅布林在這一點上做的并不好。數據顯示,2021年紅布林GMV增加了5倍,與之對應的是投訴量的提升。
黑貓投訴上,關于紅布林的投訴為2375條,投訴理由包括售賣假貨、隱瞞成色、貨不對板、掉包操作等。天眼查數據則顯示,紅布林涉及的法律訴訟中,36.4%的涉案案由為網絡購物合同糾紛。
紅布林的問題在于品控,發發奇則在于難從虧損泥潭中走出。2020年全年,發發奇凈銷售額同比上漲64%至17億美元,但凈虧損則達到了33.33億美元。
發發奇創始人José Neves曾表示公司2021年將有可能達到收支平衡,其2021年的全年財報發布在即,創始人諾言能否兌現即將揭曉答案。
蘑菇街五年虧了50億,裁員節流終有盡頭
2021年進入尾聲,不少互聯網企業迎來了裁員潮,其中也包含主打女性市場的電商平臺蘑菇街(MOGU)。前不久,一則微信群中流傳的關于蘑菇街研發部門將裁員80%的消息在網上發酵。
事后消息得到證實,裁員屬實,但比例并沒有流言中那么大。有媒體報道,蘑菇街此次裁員比例約占總人數的30%。這并不是蘑菇街在2021年第一次裁員,早在去年4月份,蘑菇街就曾因業務板塊調整裁員140人。
疫情之下,時尚消費遭到沖擊,為了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節流是無奈之舉。在蘑菇街的內部信中其對裁員如此解釋??肾楊^財經梳理財報發現,員工規模的縮小是近幾年蘑菇街的常態。
歷史財報顯示,2017財年其擁有員工1311人,2019財年則下降到927人,到了2021財年更是只有605人。
裁員源于持續的虧損。歷史財報顯示,2019財年至2021財年,蘑菇街的虧損分別為5億元、22.38億元和3.28億元,新近發布的2022財年半年報則顯示其凈虧損進一步擴大,達到了4.119億元。在過去五年多的時間內,蘑菇街虧損額接近50億元。
對于蘑菇街而言,裁員節流方式總有盡頭,相較于2018年,其目前員工數量已不足當時五成,當蘑菇街裁無可裁的時候,又將面對什么?
結語
總體而言,垂直類電商有著獨特的發展環境以及自身的桎梏。一方面,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個性化消費的升級是垂類電商的機會,但在另一方面,垂類電商在對外擴張和發展時又面臨著更大的壓力,這種壓力來源于用戶、供應鏈、體量以及平臺類電商的競爭。
這種情況下,對于垂類的“專業”顯得格外重要,專業不僅體現在供應鏈上,更應體現在運營能力上,但就目前而言,大部分垂類電商在運營上仍存在不小的問題。
奢侈品消費、潮流消費、女性消費,在垂類的賽道上總會有頭部的玩家跑出,但在頭號玩家出現前,活下去是首要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