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野馬財經 盧泳志
編輯|高巖
2022年一開年,地產江湖便迎來一顆重磅“炸彈”。
1月5日,陽光城(000671.SZ)公布了一項重大人事變動,公司董事局、監事會收到執行董事長兼總裁朱榮斌的書面辭職報告。
公告顯示,朱榮斌因個人原因向公司董事局申請辭去公司第十屆董事局執行董事長兼總裁職務,同時不再擔任董事局戰略委員會委員職務,辭職后不在公司擔任其他任何職務。
另悉,徐國宏已接任;徐國宏系浙江大學本碩,畢業后入職萬科,有十幾年的房地產管理經驗,入職陽光城5年來,一直主持陽光城福建大區的工作。
圖片來源:企業公告
在遞交辭呈的同一天,朱榮斌還因個人資金需求,通過深圳證券交易所大宗交易系統減持其持有的公司無限售條件流通股391.81萬股,占陽光城總股本0.09%,按減持均價3.07元/股計算,預計套現1202.86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半個月內朱榮斌第二次減持陽光城股份。
2021年12月22日,朱榮斌通過深圳證券交易所大宗交易系統,減持其持有陽光城的股份454.61萬股,占總股本0.1099%。從公告內容看,朱榮斌當時減持均價為3.3元/股,預計可套現1500萬元。
資料顯示,2017年-2018年間,朱榮斌曾斥巨資先后四次增持陽光城股票,成交價約為7元/股,如今分別以3.07元/股、3.3元/股拋售,可謂“割肉”。
朱榮斌是房地產行業知名度頗高的職業經理人、地產老將,曾經在中海、富力地產等房企工作,2013年入職碧桂園,和總裁莫斌、CFO吳建斌三人組成碧桂園著名的“三斌”組合。
2017年6月,朱榮斌正式加盟陽光城,擔任執行董事長一職。同年11月16日,朱榮斌被任命為公司總裁。
如今,朱榮斌選擇在2022年伊始選擇離開,正應了那句話:“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而地產行業的人事變動,更是稀松平常。
據野馬財經不完全統計,2021年全年共有房企集團層面高管人事變動接近800人,其中離職(辭職、退任、免職、退休)高管超過300人。
2021年房企高管頻繁離職和下行的房地產環境不無關聯。頻繁離職的背后,折射的是國內房地產市場拐點已至,房企在銷售壓力之下走馬換將的一種無奈,在“遠水解不了近渴”的情況下,戰略收縮、開源節流成為企業當務之急。
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亦表示,如果在業績壓力比較大的情況下,老板又有新的指標,為了緩解這個壓力,很多高管會選擇跳槽。
中原分析師盧文曦也指出,現在房企高管多是職業經理人,公司業績不好肯定會影響到個人的發展,這肯定是房企高管變動的因素之一。
總體來看,當前房企高管頻繁離職的原因大概有三:第一、銷售放緩,部分房企業績目標難以達成,高管離職在所難免;第二、在融資難的背景下,眾多房企財務高管面臨著快速緩解企業資金的壓力,重壓之下也唯有離職;第三、個人與公司文化的直接沖突,也會導致高管離職。
為了反映2021年房地產企業高管離職的真實情況,野馬財經特意整理了一份接近800人的房企集團層面高管職務變動名單,并總結了2021年房企高管離職的十大新特征,供各位參考。
第四季度變動數量劇增
從全年變動情況來看,進入第四季度,房企高管職務變動數量大幅增加。據統計,第一季度共有190位高管職務變動,第二季度有200位高管職務變動,第三季度有190位高管職務變動,前三季度變動情況比較均衡。而進入第四季度,房企高管職務變動人數達到310人,10月、11月、12月連續三個月高管變動數量都超過了100位。
“總裁”職務首當其沖
統計期內,變動次數最多的崗位是“總裁”,總裁、副總裁、行政總裁、執行總裁共發生約170起變動;“董事長”排名第二,董事長、聯席董事長、副董事長共發生約72起變動;“秘書”排名第三,董秘、公司秘書共發生約62起變動;“主席”排名第四,董事會主席、副主席、監事會主席等共發生62起變動;“財務負責人”排名第五,財務總監、首席財務官、財務負責人共發生約58起變動。
近40家房企更換“一把手”
2021年,有接近40家房企“一把手”發生變更。其中包括:萬達酒店主席丁本錫退任,保利置業董事會主席、執行董事張炳南辭職,大悅城控股董事長周政辭職,保利地產董事長宋廣菊退休,恒大地產集團董事長許家印卸任等。除此之外,更換“一把手”的大多是中小企業,其中包括:宏安地產、勒泰集團、太古地產、粵海置地、渝太地產、象嶼地產、天健股份、方圓地產、臥龍地產、南國置業等。
“財務官”變動頻繁
近年來,降低融資成本、緩解資金壓力是橫在所有財務高管面前的難題,企業財務負責人面臨巨大壓力。2021年涉及總經理職位以上的人事變動超過百人,其中主要以財務為主。其中比較引人關注的包括:泰禾集團財務總監王偉華辭職,新華聯財務總監劉華明卸任,藍光發展首席財務官歐俊明辭職,陽光100 首席財務官王建庭辭任,世茂股份副總裁兼首席財務官張杰升卸任等。
財務官變動以中小房企為主
財務高管成為2021年房企高管變動中最頻繁的崗位之一,從統計情況來看,全年58起財務高管變動中,比較有名的企業有新城控股、榮盛股份、大悅城、世茂股份、泰禾集團、新華聯、藍光發展。但更多以中小房企為主,比如信基沙溪、復星旅文、浙江廣廈、中國宏泰、嘉凱城、粵海置地、恒隆集團、振業集團等。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物業公司財務負責人也頻繁發生變動,其中包括:藍光嘉寶、華發物業、綠城服務、南都物業、德信服務、佳源服務、特發服務等。
企業架構調整造成高管換防
2021年,很多房企都在進行組織架構調整,并且進行了區域調整和整合,以適應組織的發展。其中,萬科進行了區域的拆分、龍湖新設的地產航道、新城進行的商業集團與住宅集團的融合。除此之外,中南置地、正榮地產、雅居樂等房企也進行了區域調整與合并。在企業組織架構和區域公司整合的同時,勢必會涉及管理崗位的調整。
董事會換屆引發高層“換血”
除了組織架構調整外,企業董事會換屆同樣會造成高層管理人員職務發生變動。2021以來,方圓地產、榮盛股份、城建發展、藍光嘉寶、棲霞建設等多家企業經歷了董事會換屆。由于董事會換屆,上述幾家房企也成為去年高管變動較為頻繁的企業。
公司暴雷導致高層異動
面對調控政策與現金流的雙重壓力,2021年房企的日子不太好過,泰禾、藍光發展、華夏幸福、恒大、奧園、花樣年、當代置業等房企相繼出現現金流危機。其中,奧園全年高管職務變動19人、藍光發展14人、花樣年7人、恒大6人、泰禾5人。
頭部房企人事變動加劇
2021年,在中小房企頻發出現高管變動現象的同時,百強房企也開始頻繁出現高管職務變動。比如:萬科、保利、旭輝、綠城、陽光城等頭部房企,全年高管職務變動次數都超過了10次。
高管任職時間縮短
房企高管人員頻繁變動的同時,不少人的任職時間也在縮短。如花樣年控股原執行董事張惠明,其任職時間約為2年半;而姚科于2019年8月加入領地集團,任職2年3個月后選擇離開。而任職時間更短的也不乏其人,比如,6月15日,林蘭開始任職中迪財務總監,12月初林蘭離任;5月,遲峰被聘任為藍光發展總裁、歐俊明被聘任為藍光發展首席財務官,7月份,遲峰和歐俊明雙雙辭職。
總而言之,在行業下行趨勢中,房企業績壓力和現金流情況都不容樂觀。盡管企業人事變動都會稱之為“個人原因”,但大多數房企高管到新公司任職時都背負了明確的“期望目標”,如今行業面臨重壓,房企高管變動頻繁的現象也將必然增多。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行業下行,使得企業的業務來源受到限制,會在架構等方面有所調整,包括人事方面的變動和組織架構的變動,這也是整合資源、降低成本的表現。
同時,有分析人士指出,盡管目前監管層已釋放出一系列行業積極的信號,但考慮到今年市場走勢仍面臨諸多不確定因素,在業績目標壓力未減的情況下,預計房企人事頻繁調整的現象仍將持續一段時間。
您覺得房企高管“離職潮”在2022年還會持續嗎?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