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野馬財經 徐長卿
編輯丨李逸明
在港交所上市近25年后,全球最大的移動通信運營商——中國移動于今日(1月5日)登陸A股,在上交所上市交易。開盤價為63元/股,相較57.58元/股的IPO發行價上漲9.41%。截至下午收盤,報收于57.88元/股,較發行價微漲0.52%,總市值1.23萬億元。根據此前《招股書》,中國移動本次的募資金額為560億元,這個金額意味著中國移動成為近十年以來A股最大規模的IPO。
中國移動上市后,三大通信運營商又再次在A股聚首。作為通信“巨無霸”,截至2021年6月末,公司移動客戶數已達9.46億戶,國內市場份額占比58.42%;營業收入、凈利潤和客戶規模均排名國內第一;其5G套餐客戶數達到2.51億戶,規模居全球第一。
中國移動回歸A股后,國內通信運營商競爭格局將如何書寫?又能給當下5G建設帶來什么樣的信號?
近10年A股最大IPO
2021年1月1日,紐約證券交易所宣布依據美國總統第13959號行政令,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三家公司從紐交所退市。
5月7日,三大電信運營商均發表公告稱美國股市的存托股份下市。雖然是紅籌企業,但從美股退市后,中國移動就火速開啟了回A計劃。
5月17日,退市僅十天后,中國移動便發布公告稱,為緊抓拓展信息服務的機遇窗口期,推動創世界一流“力量大廈”戰略落地,推進數智化轉型,構建新型數智生態,激發高質量發展新動能,公司擬申請A股發行上市。
8月18日,中國移動第一次披露A股上市《招股書》。
三個月后的11月4日,中國移動首發上會。按照慣例,新股從上會通過之日算起到上市交易之日,大概需要2個月的時間,一般都會在三個月之內走完全程。
相隔40天后,12月14日,中國移動更新了A股上市《招股書》并發布了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發行安排及初步詢價公告。2022年1月3日,中國移動發布公告稱公司股票將于1月5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
作為首家回歸A股主板上市的紅籌企業,中國移動高達560億元的募資金額也超過中芯國際532.3億元的價格,刷新了A股市場近10年的募資記錄,位列A股IPO募資總額第五名。
《招股書》顯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中國移動持有貨幣資金達3670億元,長期股權投資額1600億元,以及購置的各類理財/基金/債券/權益工具投資在內的交易性金融資產1397億元。不算固定資產以及無形資產,現金以及可變現資產的價值已超過6500億元。
至于財務狀況,2020年,中國移動營業收入為7680.7億元,凈利潤為1081.34億元;到了2021年上半年,591.86億元凈利潤還要比募資額多出了30億元。中國移動預計2021年度營業收入約為8448.77億元至8525.58億元,同比增長幅度約為10%至11%。
通信行業分析師付亮表示:“雖然中國移動在紐交所交易時,股票也不夠活躍,且已經十多年沒有通過股市吸引到更多資金,但這并不是主要原因。從紐交所退市,并未減少中國移動的流通股數量。中國移動不需要通過上市彌補從紐交所退市帶來的資金缺口,甚至不需要為當前的業務融更多的資金。”
中國移動回歸A股融資的原因,在付亮看來更多的是為了“刷存在感”以及 “減少負面評論,提升美譽度”。也有業內人士表示三大運營商陸續回歸A股,與近年來我國資本市場通過不斷改革、紅籌企業“回A”獲得政策支持不無關系。
此外,中國移動此次回A是否會破發也引起了廣泛的關注。雖然中國移動此次A股上市實行“綠鞋”機制,但對比曾經中國電信,“綠鞋機制”也起到了護盤的作用,但隨后一路調整,目前股價仍處于發行價之下。
對此,通信行業分析師付亮表示:“中國移動破發的可能性并不大。其一在于“綠鞋機制”會在IPO初期保障股價;此外中國移動此次發行定價偏于保守,就算“綠鞋機制”失效后,公司業績也足以支撐股價。”
重金投向5G
《招股書》披露,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聚焦中國移動主營業務,包括5G精品網絡建設項目、云資源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千兆智家建設項目、智慧中臺建設項目、新一代信息技術研發及數智生態建設項目。其中,將有一半資金投入到5G精品網絡建設項目之中。
早在2019年的5G商用啟動儀式上,工信部與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中國鐵塔共同宣布5G正式商用,標志著5G通信技術正式進入消費者生活之中。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常態化,數字化需求越發迫切,以及“新基建”等利好政策,進一步激發了全社會對于5G的熱情。當下,5G產業發展速度遠超以往各個移動通信代際。
政策端方面,去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提出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同時,工信部在2021年11月16日發布的《“十四五”信息通信行業發展規劃》也明確,加快數字“新基建”,加快建設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5G獨立組網網絡,實現城市和鄉鎮全面覆蓋、行政村基本覆蓋、重點應用場景深度覆蓋。
除了C端消費級市場,5G更廣闊的應用場景是B端企業級市場。據中國信通院預測,預計到2025年,我國5G網絡建設投資累計將達到1.2萬億元,將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以及各行業應用投資超過3.5萬億元。隨著“新基建”政策全面實施,通信信息行業面臨巨大的新機遇。
對于中國移動來說,5G精品網絡項目將加快5G網絡規模化部署和“點線面”立體建設,新建5G基站不少于50萬個,同時建設5G SA核心網及網絡云資源池;基于5G可靠優質的基礎網絡、豐富多樣的增值功能,中國移動可面向企業用戶提供以工業互聯網為代表的更便捷靈活的定制化服務,從而實現更高的附加值。
達睿咨詢創始人、電信與互聯網分析師馬繼華表示,中國移動上市融資也會帶動相關產業的受關注程度和投資意愿,甚至會刺激5G應用開發。5G建設或將帶動無線基站、小基站、天線;固網、光纖光纜;交換機路由器等網絡設備;服務器等產業鏈的發展。
通信技術服務市場,戰國時代來臨?
早在2019年,受提速降費、市場飽和、激烈市場競爭以及4G流量紅利逐步消退的嚴峻挑戰,中國通信行業已經遭遇瓶頸。當依靠人口紅利的時代漸行漸遠,5G被業界看成破局的希望,三大運營也馬不停蹄的將競爭向5G的陣地轉移。
公開資料顯示,2020年底時,我國5G網絡用戶數正式突破1.6億,占到了全球5G總用戶數的89%。那一年全國已建成5G基站數量72萬個,數量占到全球半數以上。而在這些5G基站中,中國移動占據了一半。
2021年6月底,中國移動5G套餐客戶達到2.51億戶,滲透率為27%,移動ARPU(客單值)為52.2元,客戶數是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的總和。2021年11月,三大電信運營商公布的數據,中國移動在移動用戶、5G套餐用戶、新增5G套餐用戶占比均超過50%。
目前,中國移動已經完成5G毫米波關鍵技術驗證,計劃在今年年實現5G毫米波商用部署,而毫米波被認為是5G第二階段的必備技術,其高速大容量低延時也是萬物互聯的基礎。
行業分析人士指出,合作性競爭實現均衡競爭和多方共贏,是電信業不可改變的主流發展趨勢。競合共建是一場非零的博弈,合作競爭的企業戰略是以博弈的思想分析和以公平合理的合作競爭關系作為重點,最終達到共贏,甚至在博弈中各自實現利益最大化。
2019年下半年開始,三大運營商開啟了行業競合變革,在規范市場資費、規范銷售費用及行為方面下了大力氣,同時中國電信與中國聯通也已經開啟了共建共享模式。
你在生活中使用中國移動的服務多嗎?留言區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