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陸柯言
1月4日晚間,騰訊對外公告稱,將其在Sea Limited(冬海集團,也稱“Sea Group”)的B類股份轉換為A類股,并減持在該公司的14492751股A類股份。也因此,騰訊持有Sea的股權將從21.3%降低至18.7%,其對Sea的投票權也將降低至10%以下。
這是繼變相減持京東之后,騰訊對其重要投資標的的又一次減持。
對于減持的原因,騰訊表示,Sea全球業務近年顯著增長及擴張,本次股份減持可釋放騰訊于Sea投資的部分價值,亦為騰訊提供資源以支持其他投資及社會責任項目,同時騰訊仍然持有其余Sea的絕大部分股權,可繼續受益于該公司的未來增長。
Sea是一家總部位于新加坡的企業,旗下主要擁有三塊業務:東南亞知名電商平臺Shopee、游戲平臺Garena及數字金融。
過去幾年間,Sea旗下業務可謂全面開花。電商業務Shopee市場份額飛速增長,超越阿里巴巴旗下的Lazada,成為東南亞當前最大的電商平臺;在游戲領域,自研游戲Free Fire一度成為全球下載量最高的游戲,也得益于騰訊的扶持,拿到了《英雄聯盟》《王者榮耀》《QQ飛車》等諸多游戲的東南亞代理權。由于擴張迅猛,其常被外界稱為“東南亞小騰訊”。
2017年10月,Sea在紐交所掛牌上市。至今,Sea的股價暴漲近10倍,市值從210億美元飆漲至1908億美元,一躍成為亞洲第三大互聯網公司。伴隨Sea的市值暴漲,大股東騰訊成為背后的主要受益者之一。
不過近年來騰訊在Sea的股權不斷減少。據Sea公布的財報,2019年騰訊擁有其29.1%的投票權,2020年降低到25.1%,2021年為23.3%,主要是由于被發行的新股稀釋。
受騰訊減持消息影響,截至1月4日收盤,Sea Group股價重挫11.39%,報197.88美元,總市值1097億美元。與此同時,騰訊投資的其它企業股價同樣受到影響,拼多多跌逾11%,B站跌近9%,京東跌逾6%。
就在騰訊公布該減持消息次日,其與阿里、京東、B站等互聯網公司共同收到了來自市場監管總局的反壟斷罰單。由于未依法申報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騰訊在多樁案件中均被處以50萬元罰款。
反壟斷背景下,京東和Sea可能只是騰訊未來頻繁減持的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