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吳紹志
1月4日,國內首家保險系資管公司人保資產發布人事通知:任命蔡紅標為公司公募基金事業部總經理,易強因個人原因辭去該職務。
人保資產相關負責人告訴界面新聞記者,上述通知為公司內部通告,今日下午蔡紅標總經理到北京正式就位。
人保資產成立于2003年7月,是境內第一家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由中國人民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601319.SH;1339.HK)發起。
2015年5月,蔡紅標受命籌建公司公募基金事業部,2017年1月,人保資產公募基金管理業務資格獲批,同年3月正式開業。籌建結束后,因為個人原因蔡紅標暫別公募領域。
憑借著貨幣基金和債券基金的表現,2018年四季度末,人保資產公募基金管理規模曾達到428.90億元的巔峰,2019年三季度縮小至278.24億元的次高峰,隨后便是“落落落落”。
最新數據顯示,公募規模已萎縮至51.63億元,其中貨幣市場型基金29.45億元,股票型、混合型、債券型分別有2.36億元、6.65億元、11.38億元。人保量化銳進A/C、人保鑫盛純債C、人保中高等級信用債C最新單位凈值均在1元以下。
規模萎縮、結構失衡的同時,人才流失也是人保資產面臨的一大難題。
Wind資料顯示,2020年至今,人保資產有8位基金經理離任,離任原因涉及工作調整、離職等,其中不乏2017年開業后便開始管理基金的元老級人物。目前公司旗下共有9位基金經理,2021年新任的3位基金經理中2位來自體系之外,張永超來自新華基金,程同朦來自方正富邦基金。
對于公募事業部目前面臨的問題,蔡紅標在接受上證報采訪時表示:“人事更迭是由于種種主客觀原因造成的,有水土不服的問題,有能力與公司的發展階段不相適應的問題,還有信心不足的問題。客觀來講,人事頻繁更迭,的確容易形成管理上的空窗期,容易發生一些問題。我在公司負責過風險管理和信用評估工作,對于風險管理有比較多的心得,其中的一個重要心得就是有風險不要緊,處置不及時才是大問題。”
種種問題之下,人保資產計劃將公募基金業務獨立運作,進展卻比較緩慢。2020年10月,公司向證監會遞交設立人保基金的申請,放棄堅持多年的公募基金事業部,轉而成立獨立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2020年10月23日獲正式受理,2021年3月12日獲得第一次意見反饋,此后無新消息傳出。
同業中,另一家持有公募牌照的保險資管公司泰康資產卻“閃電”獲批。2020年12月遞交設立泰康基金的申請,2021年9月獲批同意,10月已取得營業執照。
2022年人保基金的戰略方向上,蔡紅標列出了三大要點:“一是在集團的戰略指引下,真正把公募基金發展為集團投資板塊的重要組成部分。二是主打固收、‘固收+’策略,把獲取絕對收益、提升收益率作為優先項。公司一直希望,通過公募基金的市場化推動保險資管的市場化,其中投資能力方面,建立投資、資管產品和公募基金之間的良性競爭,形成賽馬機制。三是在已有政策支持下,盡快發布投研、市場相關方面的考核與薪酬激勵方案,既穩定團隊,更為吸引人才奠定良好基礎。我眼下最迫切的任務是建立一支能打敢拼的投研隊伍,把提升基金業績作為首要任務。只有良好的基金業績,才能形成有感召力的品牌。惟有如此,才無愧于‘人民保險’的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