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梁怡
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發推動“宅經濟”的快速發展,其一表現為補充居家飲食需求的方便食品市場。借此東風,去年營收達11.1億元,憑借爆款出圈的阿寬“紅油面皮”所屬公司四川白家阿寬食品產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阿寬食品)擬深市主板上市。
阿寬食品主營新型方便食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包括方便面、方便粉絲、方便米線、自熱食品等。得益于不斷加大對銷售市場的開發與拓展力度,持續推進“阿寬”“白家陳記”的品牌建設,公司營收規模快速擴大,然而期間費用高企,導致增收不增利。
此外,由于阿寬食品成立之初并未從事業務,實則通過現金或無償方式收購后進而從事方便食品業務。公司“白家”字樣用語、圖片的使用與“白象”還存在糾紛。
買來的業務,“白家”與“白象”紛爭
2016年12月21日,陳朝暉、四川白家食品有限公司(簡稱:川白食品)共同出資設立阿寬有限(全稱:四川白家食品產業有限公司)。其中陳朝暉出資950萬元,持有95%的股權,川白食品出資50萬元,持有5%的股權,但未實際從事業務。
為了從事方便食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阿寬有限通過現金或無償方式收購川白食品、李維兵、李興舉、李川擁有的與方便食品業務相關的資產和股權,并承接其生產經營相關的人員及業務資源。
具體來看,2017年期間,阿寬有限收購川白食品實物資產,包括設備設施、存貨、建筑物、構筑物及土地使用權;無償受讓川白食品的知識產權,主要包括國內商標131件、國際商標43件、專利21件及版權29件;收購北京雅士、白家薯業、雅士進出口全部股權,其中北京雅士主要在北京市順義區從事方便食品生產業務,是川白食品位于華北地區的主要生產主體,白家薯業主要在四川省宜賓市從事粉面餅的生產工作,雅士進出口主要從事進出口業務;此外川白食品員工、正在執行的業務合同也逐步轉移至阿寬有限。
但川白食品債務未納入資產重組范圍。重組后原屬于川白食品的債務仍由川白食品承擔。由于川白食品需要時間逐步籌措資金償還債務,報告期內,阿寬有限、白家薯業還為川白食品債務提供金額為5500萬元最高額保證擔保,阿寬有限為川白食品債務提供金額為5000萬元最高額抵押擔保。川白食品于今年2月19日注銷。
界面新聞記者注意到,報告期內,白象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白象食品)曾多次與阿寬食品就含有“白家”字樣用語、圖片的使用進行交涉,認為公司使用含有“白家”字樣的用語、圖片容易與白象食品的注冊商標產生誤認。
據媒體報道,河南“白象”與四川“白家”過去曾發生歷時6年的“中國方便食品知識產權第一案”之爭。直至2013年雙方終于達成和解,白家粉絲開始正式使用“白家陳記”的商標。而白象集團則悄然退出方便粉絲領域,專注方便面行業。
招股書顯示,考慮到川白食品曾兩次因“白家”商標的使用與白象食品發生訴訟 (后均在法院的主持下達成了和解協議),為避免不必要的糾紛,公司及公司實際控制人陳朝暉與白象食品經過多次溝通協商,于2020年12月22日就含有“白家”字樣用語、圖片的使用達成了協議。
《協議書》約定,阿寬食品不得在方便粉絲、方便面以及白象食品在商標分類第30類上注冊的“白家”商標所核定產品品類,以及公司的產品外包裝、產品具體介紹、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官方微博等社交媒體、線上旗艦店、授權網點、線下推廣活動、宣傳介紹文件等使用含有“白家”字樣的用語、圖片。
《協議書》同時約定,阿寬食品使用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的公司名稱(含公司全稱及以及簡稱“白家阿寬”)以及已注冊的“白家陳記”商標(含商標圖樣以及商標名稱“白家陳記”)在《協議書》約定范圍內使用,公司給予白象食品90萬元,雙方確認對此事不再有爭議。
在《協議書》簽訂后,如果公司及其控股的企業違反《協議書》約定,公司承諾一次性向白象食品支付150萬元違約金。
與此同時,阿寬食品相應更名。2021年公司名稱從四川白家食品產業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四川白家阿寬食品產業股份有限公司。
增收不增利,期間費用高企
隨著不斷加大對銷售市場的開發與拓展力度,持續推進“阿寬”“白家陳記”的品牌建設,報告期內(2018年-2021年上半年)阿寬食品營收規模快速增長,營業收入分別為4.22億元、6.31億元、11.1億元以及5.93億元。近三年年均復合增長率達62.18%,尤其是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發更是增勢驚人。
阿寬食品主要以銷售方便面和方便粉絲為主,報告期內兩者合計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均在80%以上。其中方便面漲勢喜人,實現收入分別為1.66億元、2.76億元、5.72億元和 3.78億元,源于2018年起,公司將“紅油面皮”系列打造為網紅產品,提升了公司在方便面市場的品牌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
銷售渠道來看,目前阿寬食品已基本形成經銷模式和直銷模式協同發展的經營模式。從傳統線下渠道為主逐步轉型為線上線下渠道協同發展的銷售模式,逐步加強與國內主要第三方電商平臺的合作力度。
報告期內,阿寬食品線上渠道的銷售收入分別為1.94億元、3.08億元、6.61億元和3.68億元,占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47.53%、50.46%、61.34%和63.58%。
值得關注的是,公司出現增收不增利的局面,報告期內凈利潤分別為608.48萬元、2364.85萬元、7607.83萬元以及1981.04萬元,凈利潤率不足10%。
毛利率方面,報告期內,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37.51%、36.22%、29.31%和27.54%。 其中2020年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較2019年下降6.91個百分點,主要系新收入準則下,2020年公司主營業務成本中包含了原在銷售費用中核算的運輸費用、搬運費及運輸過程中產生的倉儲費,其對當期主營業務毛利率的影響為6.99個百分點,因此剔除執行新收入準則產生的影響后,公司各期主營業務毛利率37.51%、36.22%、36.3%以及34.53%。
也就是說,報告期內阿寬食品的主營業務毛利率雖然整體下滑但降幅較小。不增利的主要原因在于高企的期間費用,報告期分別為1.41億元、1.97億元、2.26億元和1.36億元,占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33.51%、31.25%、20.40%和22.95%。
與此同時,2020年和2021年 1-6月根據新收入準則規定,分別將運輸費用7590.53萬元和4077.53萬元調整計入主營業務成本,導致期間費用率進一步降低,若將運輸費用加回,2020年和2021年1-6月的期間費用率分別為27.24%和29.82%。

其中期間費用又以銷售費用為主,報告期內分別為1.07億元、1.4億元、1.44億元以及8251.77萬元,主要由推廣服務費、運輸費、職工薪酬構成。報告期內前述費用占公司銷售費用的比例分別為86.96%、91.22%、88.42%、90.35%。
界面新聞記者注意到,阿寬食品推廣服務費的增長主要受電商渠道服務費增長的影響,主要為公司在電商渠道進行銷售推廣而向淘寶、京東等電商平臺以及帶貨主播、直播平臺等支付的銷售推廣費用。報告期內電商渠道服務費分別為1460.33萬元、2342.90萬元、5646.39萬元和3517.32萬元,其逐年增長的原因子在于公司在淘寶、京東等電商平臺上自營店鋪的銷售規模不斷擴大,相關推廣活動投入增加所致。
此外,在黑貓投訴APP上,界面新聞記者以“阿寬食品”為關鍵字搜索,共計出現120條投訴,在“白家食品-阿寬”的商家主頁中,共計101條投訴,其中多與紅油面皮的質量安全問題相關。
高瓴、茅臺加持,方便食品賽道競爭激烈
從2016年12月底成立到2021年12月底預披露招股書,僅5年時間,阿寬食品便從幕后走到臺前,其中不乏各路資本的加持。

招股書顯示,阿寬食品歷經多次增資及股權轉讓,先后引入多家外部股東,包括南海成長、霍普投資、前海投資、常州彬復、高瓴懌恒、茅臺建信等。根據最后一輪融資(2021年1月),由青島同創、兼固投資、高瓴懌恒、麥星投資合計增資1.2億元,增資作價40.91元/股,計算后阿寬食品估值達39.2億元。
目前,阿寬食品共有32名股東。陳朝暉為公司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且具有新加坡永久居留權,現擔任公司董事長、總經理。2001年至2017年,他還曾擔任川白食品執行董事兼總經理。
天眼查顯示,高瓴懌恒的執行事務合伙人為深圳高瓴天成三期投資有限公司。茅臺建信即茅臺建信(貴州)投資基金(有限合伙),其控股股東為中國貴州茅臺酒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公開資料顯示,陳朝暉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高瓴創投在消費品行業非常專業,尤其對方便食品行業有非常深度的研究,對公司未來上市有很大幫助。茅臺可以在經營層面為白家食品提供助力,比如全國重要銷售渠道的觸達等,茅臺品牌還能在二級市場為企業帶來背書效果。
界面新聞記者了解到,方便食品行業是我國重要的民生產業和傳統優勢產業,其始于20世紀70年代,在21世紀初期快速崛起,經歷了2003年-2013年黃金十年的高速發展期,連續多年保持雙位數增長速度;2013年后,受流動人口減少、外賣行業的低價競爭加劇以及長期的負面輿論等多重因素影響,行業進入了深度調整期,市場規模出現一定下滑;2016 年后新環境的變化催生行業內部品類升級創新,新型方便食品產品不斷涌現,行業增速回穩,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發,方便食品補充了居家飲食需求,市場銷售獲得較大幅度增長。
市占率來看,根據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面制品分會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方便面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合計約813.8億元,同比增長率為2.9%。2020年阿寬食品營業收入11.1億元,市場份額占比為1.36%。
目前,就方便食品賽道品牌而言,具體可分為傳統品牌、新銳品牌、跨界品牌三類。其中傳統品牌借助多年來積累的優勢占據市場龍頭地位,新銳品牌則依靠各類營銷手段打造爆款,建立品牌知名度進而提高銷售,而跨界品牌則是以自身品牌的客戶群體為基礎,布局方便食品市場能夠最大化客戶價值。
傳統品牌如康師傅、統一中國、今麥郎等,依托強大的品牌效應、規模化的生產能力和成熟的生產工藝使其占據絕對的市場地位。康師傅2020年實現營收676億元,其中方便面業務貢獻了295億元。統一企業2020年實現營收228億元,其中方便面業務貢獻了91億元。
新銳品牌如拉面說、自嗨鍋等主推中高端價位產品,增長速度較快,推動新型方便食品行業快速發展。新銳品牌通常成立時間較短,自有產能和線下渠道布局難以與傳統品牌相抗衡,然而其更擅長線上品牌營銷、流量運營及IP打造等新型營銷手段,憑借產品力和個性化特征獲得大量忠實消費者,從而建立品牌知名度。
跨界品牌的入局也使更多消費者接觸到新型方便食品,也是推動行業快速發展的重要力量。休閑食品品牌三只松鼠、良品鋪子及百草味,餐飲品牌如海底撈等已擁有忠實的客戶群體、較完善的市場渠道和較強的品牌力,進入新型方便食品市場可以最大化客戶群體價值,此類品牌通常借助行業中小廠商相對成熟的供應鏈進行委托加工。
目前,“阿寬”和“白家陳記”兩個品牌已在市場內獲得較高知度。然而在消費結構升級、消費主體偏好變化的前提下,未來的方便食品賽道趨于產品多元化、中高端化以及健康化,加上當前產品同質化的問題,阿寬食品又當如何創新應對?
此外,阿寬食品也遭遇了惡性競爭。據報道,今年以“河南千里薯公司”為代表的食品企業大量仿冒仿制白家阿寬紅油面皮產品,在各個渠道流通銷售,“阿寬紅油面皮”遭遇了“李逵遇李鬼式”的假冒仿冒侵權。
面對競爭日趨激烈的賽道,阿寬食品選擇擴產和加大研發,其中5.35億元用于健康食品產業園(第一期)建設項目、1.3億元用于研發中心建設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