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新聞
國內燃油附加費取消征收
據央視報道,根據發改委、民航局相關文件精神,自1月5日零時起(出票日期),取消征收國內航線燃油附加費。2021年11月5日,國內航司復征燃油附加費,800公里(含)以下航段每位旅客收取10元,800公里以上航段每位旅客收取20元。此次取消征收是航油價格下降后的結果。
《網絡安全審查辦法》下月施行
國家網信辦等十三部門修訂發布《網絡安全審查辦法》,自2022年2月15日起施行。《辦法》將網絡平臺運營者開展數據處理活動影響或者可能影響國家安全等情形納入網絡安全審查,并明確掌握超過100萬用戶個人信息的網絡平臺運營者赴國外上市必須向網絡安全審查辦公室申報網絡安全審查。
部分自貿區中小微高新技術企業可自主借用外債
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公告,在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南沙新區片區、海南自由貿易港洋浦經濟開發區、浙江省寧波市北侖區等區域開展跨境貿易投資高水平開放試點。其中提到,支持中小微高新技術企業一定額度內自主借用外債,開展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和合格境內有限合伙人(QDLP)試點,穩慎開放跨境資產轉讓業務,開展跨國公司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試點。
今年全國鐵路將投產新線3300公里
據國鐵集團的消息,2022年全國鐵路將繼續高質量推進國家重點工程建設,預計將有3300公里新線建成投產,其中普速鐵路1900公里左右。國鐵集團表示,要扎實推進沿江高鐵、西部陸海新通道等重大工程,推動成都至蘭州、大理至瑞麗、麗江至香格里拉鐵路等難點工程取得新突破。
國資委規范央企融資擔保業務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印發《關于加強中央企業融資擔保管理工作的通知》的有關說明,明確對企業新開展違規融資擔保行為進行嚴肅追責,要求企業對存量違規融資擔保業務限期整改,力爭兩年內整改50%,原則上三年內全部完成整改。
武漢將炒作學區房納入監管
武漢市發布新版《武漢市房地產開發企業信用監管辦法》規定,對于開發商利用教育資源吸引購房者,以學區房等名義炒作房價,在商品房項目推廣中宣傳或使用尚在規劃或建設中的學校名稱、形象標志等與學校有關的內容,以及使用“名校”“學位房”“學府房”“指標房”等違反義務教育公平原則相關詞語,誤導購房人市場預期的,將扣5分。
財經觀點
劉元春:要科學認識積極的財政政策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在“2021人民財經高峰論壇”上表示,需要對積極的財政政策有更科學的認識。雖然我國社會融資增長速度有望達到11%,但事實上大量新增融資被用于還本付息,只有20%的資金用于生產和擴大再生產,直接導致高負債條件下的流動性充裕指標與傳統的充裕指標有所差別。同時,穩健的貨幣政策不能簡單按照與名義GDP掛鉤來操作,還要對企業資金的需求模式進行研究。只有這樣,貨幣政策才能從目前名義穩健、實際偏緊的情況中走出來,真正起到宏觀經濟政策的作用。
陳興:2022年投資端發力點主要集中在制造業
中泰證券宏觀分析師陳興撰文指出,2022年投資端發力點主要集中在制造業領域。一方面,從寬信用措施的抓手來看,貸款進一步向制造業傾斜,特別是節能環保等重點領域。另一方面,前期大宗商品價格持續沖高,成本上漲制約企業盈利改善,削弱了投資意愿,而隨著PPI同比增速見頂回落,原材料上漲的壓力有所減輕,制造業企業盈利空間走擴,有助于制造業投資增速的走高。
財經數據
12月物流業景氣指數略回落
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公布的數據,受季節性等因素影響,物流業景氣指數較上月有所回落,為52.6%,較上月回落1個百分點,但仍保持在擴張區間。
滬指收跌0.2%,人民幣對美元跌15點
截至股市收盤,上證綜指報3632.33點,跌0.2%;深證成指報14791.31點,跌0.44%;創業板指報3250.16點,跌2.18%。盤面上看,中藥、農牧飼漁和文化傳媒漲幅居前,能源金屬、光伏設備和風電設備跌幅居前。匯市方面,截至16:30,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官方收盤價報6.3745,較上一交易日下跌15個基點,當天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3794,下調37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