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王鑫
作為期貨業龍頭公司,永安期貨(600927.SH)上市10天后即遭頭部券商唱空。
1月3日,中信證券非銀團隊在《期貨龍頭,但不便宜》投資分析報告中指出,永安期貨當前估值較高,股價相對市場存在下跌超過10%以上的風險,給予“賣出”評級,目標價為22元/股。
截至1月4日收盤,永安期貨跌停,報33.77元/股,跌幅為9.99%,股價距離中信證券研報的目標價還有約35%的距離。
中信證券分析師對永安期貨的估值參考了證券行業及頭部券商。
該券商認為,期貨公司商業模式和證券公司本質一樣,目前還是以通道型業務為主,期貨公司傳統通道業務占比63%,證券公司則為51%,競爭同質化嚴重。未來期貨公司的轉型方向也與頭部券商相同,逐步提高資本消耗型業務凈資產收益率(ROE)和發展輕資本業務。
以目前證券行業和頭部券商為參照,按市凈率(PB,股價/每股凈資產)估值,永安期貨的合理估值區間為1.2-1.7倍PB,對應公司2022年合理市值150-213億元。
中信證券表示,從短中期看,期貨行業仍處于景氣階段,永安期貨盈利和資本有望繼續保持龍頭地位,再加上公司積極推進業務轉型,預計公司未來3年凈資產收益率(ROE)為12%-14%區間,明顯高于行業水平,再給予公司50%估值溢價,對應合理估值區間為225-320億元,對應2022年PB為1.8-2.6倍,市盈率(PE,股價/每股凈利潤)為14-20倍。
研報指出,截至2021年12月31日收盤,公司市值達546億元,對應2022年為4.4倍PB、35倍PE,估值已不便宜。
目前公司流通股為1.45億股,流通盤比較小,短期內次新特征明顯,2022年12月23日為5.3億股流通股,流通盤將大幅擴大,預計公司估值將在未來一年趨向理性,公司相對市場存在下跌超過10%以上的風險,符合“賣出”評級標準,首次覆蓋給予“賣出”評級,取估值上限對應每股目標價為22元人民幣。
永安期貨成立于1992年,注冊資本13.1億元,第一大股東為財通證券,持股30.18%。2015年,永安期貨成功掛牌新三板,隨后入選創新層。2020年12月15日,永安期貨正式向證監會報送了IPO申報材料,2021年9月9日成功過會。
12月23日,永安期貨登陸上交所主板,成為繼南華期貨、瑞達期貨后第三家A股上市的期貨企業,上市當天頂格大漲44%,此后5個交易日繼續漲停。12月31日,永安期貨跌停,收報37.52元/股。
中信證券認為,永安期貨立足浙江,具備區位優勢,管理團隊經驗豐富,專業優勢突出,公司凈資本和規模在業內較為突出。不過,永安期貨也面臨著經紀主業份額下滑、渠道能力有待加強、傭金率整體承壓等挑戰。
除中信證券外,市場上還有華金證券、華鑫證券、華泰證券等券商覆蓋了永安期貨,首次覆蓋時均給予推薦或買入評級。
華金證券稱,永安期貨綜合實力較強,上市后優勢有望加強,進一步拉開與同業差距。預期公司2021-2023年歸母凈利潤分別18.01億元、23.16億元、27.83億元,參考歷史和可比公司平均估值,給予2022年4.5倍目標市凈率(PB),推導得出目標價43.6元。
華泰證券預計永安期貨2021-2023年每股盈利(EPS)為0.88/1.01/1.12 元,可比公司2022年平均PE估值為28.80倍,考慮到公司為期貨行業龍頭,規模優勢與盈利能力突出,各業務條線領跑,給予估值溢價2022年PE30倍,對應目標價30.23元/股,首次覆蓋給予增持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