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莊鍵
鋰電公司中創新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創新航)啟動境外上市。該公司原名中航鋰電,上個月完成更名。
中國證監會網站披露,12月30日,證監會接受了中創新航遞交的境外上市申請。中創新航暫未披露境外上市的具體地點。
在11月舉行的中創新航戰略發布會上,董事長劉靜瑜曾披露,該公司已完成股份制改造,計劃登陸資本市場,但她未透露具體的時間表。
劉靜瑜同時提及,中創新航到2025年的電池產能規劃將超過500 GWh,并預計在2030年實現1000 GWh的產能。
中創新航在今年6月曾上調電池產能規劃目標。該公司當時計劃在2025年實現300 GWh的規劃產能,較此前目標提高五成。
韓國新能源分析機構SNE近日發布的統計顯示,今年前11個月,中創新航的動力電池裝機量排名全球第七,規模為6.8 GWh,市場占有率為2.7%。動力電池專指用于為新能源汽車提供動力來源的鋰電池。
中創新航2021年內已官宣了六個電池擴產項目,這些項目的規劃年產能達到195 GWh。
今年1月,該公司宣布了常州四期項目的投資計劃,產能為25 GWh。5月,中創新航發布廈門三期擴產項目、新建四川成都及湖北武漢生產基地的消息,三者的規劃電池總產能為100 GWh。
8月,中創新航與合肥市簽署投資協議,將在當地新建年產能50 GWh的動力電池及儲能電池產業基地。該項目總投資為248億元,選址于合肥市長豐縣。中創新航還于11月宣布,計劃在東北建立生產基地,但暫未公布具體信息。
12月,中創新航又與德國迪索公司簽署歐洲鋰電池工廠建設項目協議。中創新航計劃在歐洲建設產能超過20 GWh的動力電池工廠。
根據中創新航披露的信息,該公司在今年9月完成了新一輪股權融資,募資規模為120億元。
此輪融資中,除常州政府、廈門政府、航空工業集團等原股東繼續增持外,還獲得了武漢、成都等政府國有投資公司、國家制造業轉型基金等國有資本的投資。
天眼查APP顯示,中創新航目前的第一大股東為常州金沙科技投資有限公司(下稱常州金沙),持股比例約為21%,常州金沙隸屬于常州市金壇政府。成飛集成(002190.SZ)是中創新航的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約為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