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5日,由上海報業集團界面新聞主辦、復旦大學管理學院作為獨家學術支持的第四屆【界面財經年會】于上海前灘香格里拉成功舉辦。廣州港集團副總經理宋小明出席年會,并發表主題演講《國際港航形勢淺析》。本次年會特別鳴謝戰略合作伙伴捷豹品牌、首席官方合作伙伴中傳華夏。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國際海運及物流業出現了諸多系統性變化,集裝箱出口運價大幅上漲,多航線爆艙,整體缺箱等問題頻發。在這樣的背景下,未來國際海運及物流市場的一些趨勢也逐漸展現。供應鏈缺乏彈性和冗余性,對客戶需求即時響應能力不足突顯,也成為了考驗行業的兩大問題。雖然疫情給整個國際物流市場帶來了很多不便,但也助推行業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和帶來新機遇。船公司、貨代等產業鏈各角色加快數字化步伐,也為構建未來國際物流服務標準和雙向確定提供了最佳時機,“中國制造”地位的不斷鞏固,也為整個國際物流產業未來的長期發展奠定了強有力的基石。疫情讓數字化浪潮在航運業加速推進,一些尖端信息新技術,也加快了落地的速度。趨勢不可阻擋,業界又該如何順勢而為呢?下面廣州港集團副總經理宋小明先生,為我們帶來關于《國際港行形式淺析》為主題的演講。
以下為宋小明先生演講實錄:
尊敬的女士們,先生們,大家好!很高興出席本次界面財經年會,我是來自國際港航廣州港的宋小明,作為港航業的從業者,見證者,我想今天分享一下我的觀察,通過國際港航和物流界的分析,分析生態圈發生什么事,有什么熱點問題,怎么樣分析,怎么樣去面對,分享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怎么了?目前港航物流界發生了什么事情?有哪些熱點問題?第二點怎么看?怎么分析?背后的邏輯在哪里?第三點怎么辦?最后會提出我的建議。作為港口人、航運人、物流人、港航物流界,最終為實體經濟服務,為進出口企業服務,進出口企業可以說是我們的上帝。但是,這兩年發生的事情是上帝痛了。
目前港航物流界冰火兩重天,進出口企業漲漲漲,痛痛痛,港航物流生態鏈進出口企業最受傷的即航運企業,賺賺賺,賺完以后買買買,大的房產公司買飛機、買鐵路、買貨代公司、買港口。但是這里面存在一些亂相,船期亂了,船舶準班率低下了,船舶各個港口等待的時間延長了,無論怎樣航運公司都是這一輪疫情變化受益者,全球最大的船公司馬士基最近決定給全球8萬員工1000美金圣誕大禮包,我這里要為良心老板點贊,同時看到航運企業的大賺。
其次大賺企業是貨代,從業鏈里比較辛苦的行業,比如港口、拖車,這輪變化里沒有得到多大好處,因為整個船期的變化增加碼頭操作量,現在整個全球港口,西邊不堵東邊堵或者東邊不堵西邊堵,發展到現在東邊西邊一起堵。這是目前發生的情況。病毒在變變變,最近奧密克戎病毒,攪動全球不得安寧,但是無論什么病毒,我們國家已經找到了解決的道路,我們有成功應對各類新冠變異株的成功經驗,所以應對這場新的變異株,中國人沒有問題的。
全球從去年到今年發生了太多的黑天鵝事件,今年3月,蘇伊士運河堵了,今年5月6月全球個別的港口因為新冠疫情也堵了一段時間,看美國最新的情況,美西和美東的港口平均要等10到15天,新進來的船舶要等30-40天,很奇葩的事情美國把軍事基地機場用來裝集裝箱,這是運輸60多年來匪夷所思的現象。除了海運業,空運也空前緊張,很多客機改空運,中國班列經常因為疫情的原因時不時中斷,比如現在因為滿洲里疫情,滿洲里中國班列也暫時停頓。市場將何去何從,怎么從市場分析中找到一點克制,找到一點理性,少一點瘋狂和投機。
二、怎么看?通過對航運業的供給關系來看整個港航物流的定價。從15世紀以來大航海,地理大發現,改變了全球商業版圖,使早期歐洲商業中心,從地中海慢慢發展到大西洋兩岸,應該說航運,在地理大發現當中,充當非常重要的角色,大航海改變世界,大工業革命又進一步改變大航海。尤其是1869年蘇伊士運河的開通、1914年巴拿馬運河的開通,將全球變成地球村。1965年集裝箱運輸方式成為主流運輸以后又徹底改變世界,它背后的邏輯是,讓生產地和消費地得以分離。比如,在廣東生產的牛仔褲,一個集裝箱2000條,運到美國,以往沒有疫情時1000美金到2000美金運價,平均攤到每條牛仔褲,就是不到1美金,這種生產地和消費地的分離,提高了人類的復制,提高了全人類的生活水平。
航運現狀特點
航運發展到現在幾百年的歷史,有“四個大,五個化”的特點。
四個大:第一個大風浪的大起大落,海上航行的時候大風大浪,這兩年運價也是大起大落,最低歐洲75美金一個集裝箱,現在最高的時候到200萬美金。第二個高運量大進大出,全球85%以上國際貿易是通過海運完成的。第三個大喜大悲,從事海運的人,要有強大的心臟,因為他是大喜和大悲,通常來說航運是周期性很強的行業,周期性特點主要是牛短熊長,當然這一輪的疫情改變,導致熊市比以往拉得更長。第四個大黏性,對航運要從這四方面看他的特點。
航運業發展的趨勢“大型化”,現在大型礦船已經40萬噸,40萬噸的礦船卸下來以后,要用140列的鐵路專列才能拉走,這是船舶大型化的特點。比如現在最大的集裝箱,一船可以有24000個集裝箱,卸下來以后,從上海港一直拉到蘇州,如果從南邊可以從廣州卸下來一直拉到深圳,這是船舶大型化帶來的新變化。由于船舶大型化,導致單箱單噸物流成本更低。
“專業化”,我們有集裝箱船、散貨船,滾裝、散裝,還有LPG、LNG,石油化工船,這是航運界的分工。
“智能化”和“低碳化”全球應對碳達峰碳中和做出戰略矩陣。集裝箱很著名的特點聯盟化,全球集裝箱發展到現在,以前四大聯盟,2017年到現在三大聯盟,三大聯盟占據集裝箱運力85%,有一點寡頭化發展的趨勢。
港口的全球。全球十大港口7個在中國,從去年到今年發展得不錯,今年7大港口成長的成績依然很好,全球船公司排在前面三名的是,馬士基、地中海、達飛,中原海運排在第四。可以看出來,整個船公司的主導力量不在中國,主要還是由歐美的船舶公司主導。
航運物流趨勢,由于中國的出口企業,85%采用FOB的方式,由買家決定物流的路線,決定物流的裝港和選擇物流船公司,這些買家通常委托給第三方物流公司。全球前50名的物流公司,大陸面孔非常少,央企招商旗下中外運算是其中佼佼者。
整個供求關系,目前全球運作的集裝箱,所有運力加起來2400萬TEU,運輸的集裝箱大概是我們運力的2倍4800萬,從事國際海員180萬人,整個航運供給2400萬TEU,表面看起來很大,2018、2019年滿足了國際航運和貿易的需要,為什么現在這么緊張?因為2400萬TEU沒有有效轉化為實際的運力,因為運力效率低下,等候和港口擁堵,導致運力下降。
除了供給,還有供給的效應。現在全球供給效應大大下降,有人說下降15%,有人說下降20%,不同程度都有體現。現在有防疫檢測帶來的因素,也有全球各大港口等待時間延長導致的問題。美國情況今年非常糟糕,以前學物流、學海運都很關注美國,現在美國交上一份非常差的答卷,美國港口效率只有中國港口效率的60%,有時候甚至60%也不到,美國工人上午工作4個小時,下午工作4小時,其中還包括下午茶。晚上工作到24點,下半夜不上班的。這就是美國港口對我們企業帶來的“貢獻”,這個貢獻是打引號的,美國還有他問題,地盤車不足,美國托頭和底盤車歸屬于不同的公司,美國奇葩的物流現狀,是全球擁堵的重要源泉。還有海員的問題,全球海員面臨四個難題,落地難、換班難、治病難、回家難,請大家關注這個群體。世界上的船生產得再多,沒有海員開的話,這些運力也不可能跑起來的。
再看供求關系的份額,一般來講,船公司每年跟客戶簽約,有60%左右是屬于長限價,是船公司一般來說要保證的,另外40%是即期市場就相當于現貨市場, 1萬美金和2萬美金主要是現貨市場導致的,長限價不會超過1萬美金的,重點關注即期市場,即期市場的供給關系是導致或者擾動全球海運價格的關鍵,比如現在整個即期市場需求達到40%多,供給由于堵港和效率低下只有28%,進一步加劇了供求關系緊張局面。預計2022年也沒有大好轉,因為2022年下水運力并不是很多,但是需求依然在高位強勁增長。
造船的情況由于牛短熊長,過去船掙不到錢,也沒有太多動力下訂單增加運力,現在有錢但是船造不出來,造船周期18到20個月,真正大量運力下水,是在2023年和2024年,2023年和2024年有可能是運價逐步回落的年份。
我們國家成功防疫,率先的復工復產復學,所有工廠訂單滿滿。整個國際貿易中份額逐步增加,通過商務部,海關總署的數據得出,我國出口全球一枝獨秀,跨境電商新業態的增幅都是一枝獨秀,這是我們國家良好的工業基礎,良好的抗疫的成果帶來的正面影響。
出口企業緣何痛苦?
現在的市場百態,剛才說FOB物流的決策由買家決定最高運價,理論上跟中國企業沒有關系,為什么FOB條款下面,中國的進出口企業,尤其是出口企業物流成本依然居高,依然痛苦,原因有幾個方面:
第一個,船公司堵堵堵,準班率非常低。現在十班船基本只有一班跑得準,這導致物流業的紊亂,讓客戶無法安排出貨的節奏。有時候鋪戶拿到了箱,但并不代表真正拿到集裝箱,只是代表裝箱單,拿到集裝箱以后可能要等拖車,等到拖車工廠可能要關門了,或者貨裝好以后到碼頭,碼頭說ETA-7、ETA-5,進不了碼頭,這個時候拖車把客戶的貨放堆場,上下一個集裝箱要收上千塊錢,堆成一個集裝箱要收100-200塊一天,客戶痛不痛,由于物流鏈節奏的打亂。導致出口企業不能準時交貨,還面臨違約的風險,目前在整個物流鏈打亂的時候,出口企業依然很痛苦。
現在整個市場是對于航運、物流、上帝、客戶非常不利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塞港,被認為物流界的毒瘤瘟疫,最開始歐洲港口塞、法國港口塞,緊接著亞洲的港口塞,現在導致中國的港口也塞了,因為中國港口是流通全球的,無法獨善其身。港口的堵港具有傳導性。
航運業面臨的情況,有一點像我國春運的時候,非常緊張,主要是供求關系。現在航空業堵港的現象,或者這種不正常的現象主要是供求關系。比如火車站在春運時很塞,剛才提到拖車進港很困難,泊船很用度,有一點像火車站周邊幾公里都擁堵,一箱難求,就像春運的時候一票難求,這里也有黃牛擋在里面層層加碼炒作。
船公司有可能像機票一樣超售,導致艙位無法真正落地,增加客戶出貨不確定性,這種塞港,對港航貨的生態圈,沒有任何一個人有好處的,對港口帶來大量額外的工作量。
整天把集裝箱重新組織,重新堆存,重新操作,導致港口成本增加,導致進出閘效率的紊亂。對船公司也是一樣,他也不想塞,他也不想堵,但是由于船期混亂,由于黑天鵝事件頻發,船公司也很無奈。但是對客戶最大的傷害,甩柜現象、跳港現象頻發,導致不能履約,目前港航貨不正常的現象,對大家都是一種傷害,只不過船公司有高定價,處于一個相對比較有利的位置。
從粵港澳大灣區情況來看,目前整個秩序,總體來說還是比較好的。2019年2月18日,黨中央國務院頒布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布的綱要,對粵港澳物流界有一定的啟示,一個是大灣區的9+2=11座城市,將會在產業方面競合錯位發展,由于產業的競合錯位發展,會帶來物流業新的變化。把大灣區分為東西兩邊,大灣區未來應該是東邊更多發展高科技產業或者是金融產業,西邊走廊更多發展高端制造業。做港航物流看到未來產業分布的趨勢,希望大家更多關注珠江西岸走廊,關注珠江西岸南沙崗,南沙崗現在跟蛇口港、壽安港、鹽田港、香港,一起為大灣區的企業提供良好的服務,現在139條國際航線,40多條國內航線。通過大灣區規劃綱要看出來,國家對于四座城市重點定位,對于廣州的定位門戶樞紐和交通樞紐,對深圳城市創新城市有活力象征,對香港保留傳統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航運中心、國際貿易中心,同時賦予創新、法務、亞太地區爭議的解決中心,澳門更多旅游休閑國家,對葡語國家的一些平臺。
南沙港區是大灣區的聚合中心,國家級的樞紐,南沙港的進港鐵路將在今年12月25日開通,還有大量珠三角泊船及時性網絡,可以說海路、鐵路、公路、泊運、倉儲為一身的綜合性的國家級樞紐,口岸通關時間在全國的沿岸港口處于前列。
源于分析的啟示
分析這些情況以后怎么辦?尤其業界很多問題怎么辦?第一很關鍵的問題運價會快速回落嗎?我可以回答第一個不會快速回落,也不會回到不正常的階段。比如2015年、2016年75美金到歐洲,這個不可能了。另外還有一個問題,現在自己租船還合適嗎?我建議不要。第三行業對于疫情怎么看?疫情對行業又會持續多久?這里我不是行業專家,但是我個人預判疫情對行業還會影響3到4年,還有全球制造業訂單還會持續向中國嗎?我對中國的航運有足夠的信心,對中國的制造業有足夠的信心,訂單回過來,港航貨怎么做?有三個關鍵因素,剛才分析到,一個供需,大量新船2023年、2024年下水,真正航運供給,2023年,2024年會有所緩解,由于箱子的供給有所緩解,相對會好一些,全球99%的集裝箱在中國生產,今年中國政府加大這方面力度,由每個月生產30萬個集裝箱,到現在生產50萬個集裝箱,為全球做出我們的貢獻。
第二疫情還有變異株的情況,還需要一段時間的觀察,還有全球物流鏈的效益,由于供需關系,由于疫情帶來效益的紊亂,還會延續一段時間。這四方面的一點建議,希望政府繼續保持看不見的手,寧波相關政府部門已經對市場上過度炒作出手,希望政府加強監管,加強對于海員換班的支持。
對于出口企業有兩個方面建議,一個國內國際產品同時開發,不能只開發國際產品,忽視國內內循環的需求,尤其國內高質量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對新產品的需求。
另外對于出口企業,不能再根據訂單來安排生產,一定要根據定倉來安排生產。考慮物流能力再考慮生產節奏,對于港航業希望能加強區域互動,適當在航行方面做一些加法減法,有能力的港口,有空間的港口,多做一些加法,在航運的布局做調整。對于物流業,建議大家多用CAF條款,把物權80%的FOB,慢慢變成更多的85%的CAF,把物流權掌握在自己手中,多用船公司的電商平臺。
聯合國貿發會最新2021年海運報告,認為未來港航物流,包括政府三個方面著力降低海運成本:第一提高港口基礎設施,這一點中國做得不錯,歐美這方面有所落后;第二提高貿易便捷化的程度,馬士基開發了TradeLens,中遠海開發了GSBN,都是讓貿易更加便利化。最后希望船公司改善航線,提高航線的連通度。聯合國貿發會認為這三個方面改善以后,整個全球海運物流成本會降低41%。
為什么不建議重新開船到美國去,現在在美國等待時間依然非常長,而且LA及LB,準備對在港的集裝箱收超期的監管費,雖然一直延遲,但是這把劍一直懸在船公司頭上,所以船公司會不斷轉化,所以不建議開快船到美國去。
以往船公司和客戶長約大概是60%,疫情的因素,大家都選擇進一步抱團,希望長約到70%到80%,對出口企業,一定要做到物流的可控、風險的可控和供應鏈可控,物流企業緩解痛苦三個期待。對船公司也是一樣,船公司現在賺的盆滿缽滿,也希望他的客戶能夠穩定,希望他的運費穩定,也希望收益穩定,這是船公司的訴求,應該把船公司訴求和客戶訴求總結在一起。
這個時候一定要研究市場,尊重市場,最后希望大家跑贏市場。我的分享到這里,講得不對的地方請大家批評指正。
謝謝!
本次年會特別鳴謝獨家學術支持復旦大學管理學院、戰略合作伙伴捷豹品牌、首席官方合作伙伴中傳華夏企業管理集團。
【關于捷豹品牌】
捷豹品牌自1935年起便致力于打造將性能與美學深度融合的英倫風范座駕。在品牌發展的80余年進程中,推出了眾多引領設計潮流的經典車型。2021年,豪華運動旗艦轎車全新捷豹XFL耀目上市。新車集優雅動感設計、多屏互聯科技及英倫奢華體驗于一身,在傳承捷豹X家族設計語言的同時,結合中國市場的特色,融入多種創新元素,進一步提升了豪華感、精致感和科技感,帶來新現代豪華主義駕享體驗。
【關于中傳華夏企業管理集團】
中傳華夏企業管理集團由中國文化傳媒集團、小康雜志、工會委員會三方持股,是一家核心業務聚焦在文旅、資管、投資領域的央企。
第三屆【界面財經年會】往屆回顧>>
第二屆【界面財經年會】往屆回顧>>
【界面財經年會】組委會
會務組:
顧女士 18601704491,gurenyi@jiemian.com
劉女士 13636308619,liuxiaohui@jiemian.com
媒體組:
程女士 13636511963,chengxinyuan@jiem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