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2021【ESG先鋒60】評選——年度ESG探索人物獎榜單發布:10位先鋒人物榮登上榜!

由上海報業集團|界面新聞發起的2021【ESG先鋒60】評選于12月15日在滬正式公布獲獎名單,其中10位先鋒人物共同榮獲年度ESG探索人物獎。多家龍頭企業、行業標桿齊聚本次頒獎盛典,共同展望2022,助力企業綠色轉型,朝著“3060”的目標不斷前進!

在“3060”雙碳目標和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下,ESG概念在2021年被廣泛認知,參與機構、企業不斷增加,風云人物匯集,使今年成為ESG元年。而這與ESG領域的眾多領導者的倡導、鉆研、推動密不可分。

在學院、機構、政府部門和社會企業中,涌現出一批ESG的領袖,他們是ESG的推動者、探索者、創新者,為推廣ESG投資與實踐、提升公眾對ESG概念的認知,起到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

界面新聞根據業內機構推薦、內部審慎地討論評選,評選出十位年度ESG探索人物,表彰其為經濟可持續發展轉型、業內ESG實踐作出的貢獻,也感謝除此之外所有肩負使命與責任感的ESG探索者。

以下為十位獲獎者名單及其介紹:

世界經濟論壇總裁 博爾格·布倫德(B?rge Brende)

博爾格·布倫德先生自2017年起擔任世界經濟論壇總裁。今年11月的聯合國格拉斯哥氣候大會期間,世界經濟論壇與美國氣候特使共同發起的 “先行者聯盟”,推動美國各行業設立零碳目標,為低碳技術創造新的市場需求。博爾格·布倫德在接受界面新聞采訪時說,“我們不是要在經濟和氣候之間二選一。今天為保護星球所做的全球努力和投資,將有助于確保我們明天的共同繁榮。”

此外,他在重要國際會議上肯定中國在經濟發展和應對氣候變化中的積極努力與努力,向國際社會傳遞中國市場的客觀聲音,倡議國際社會應攜手共同應對氣候變化,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他倡導多邊主義和共同協作,應對人類共同挑戰。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可持續金融學科發展基金會學術主任、可持續金融論壇聯合創始人、中國ESG30人論壇成員 邱慈觀

邱慈觀女士被譽為中國影響力投資研究第一人。她提出,傳統的投資在意風險與回報,而第三維的投資也要重視ESG影響力的維度,即對人以及生態環境帶來的影響。她也是可持續金融論壇的聯合創始人,該論壇已連續舉辦兩屆,以推動亞洲可持續金融領域里學者和實踐者之間的互動為使命。她今年出版的《新世紀的ESG金融》,為ESG實踐和ESG投資厘清概念,指明方向。

邱慈觀女士長期參與研究ESG投資、氣候金融、可持續性評級、影響力度量和管理、公司治理、企業社會責任等領域,并出版多本專著,筆耕不輟,在公共領域持續發聲,與政府、企業、金融業界實踐者保持密切互動,促進ESG概念進入主流視野,推動ESG理念在公共領域傳播。

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院長 王遙

王遙女士帶領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持續建設ESG影響力,搭建中國ESG研究領域的學術能力,推廣ESG理念在國內及國際的實踐與傳播。2020年,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與德意志交易所集團達成合作,在ESG指數開發、ESG數據庫與研究報告等方面深入合作,編制發布首只中國A股ESG指數,是中國的ESG研究機構與國際市場接軌、被國際市場認可的重要標志。

王遙女士在長期學術研究中貢獻了大量專著和論文研究,主持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等國內外課題30余項,專著包括《碳金融:全球視野與中國布局》和《氣候金融》等。王遙認為,“十四五”期間,要充分發揮綠色金融對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的支持作用,加強綠色金融國際合作,實現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復旦大學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陳詩一

今年11月,陳詩一先生作為編制“復旦碳價指數”的發起人,以及“復旦碳價指數”專家委員會委員,發布了國內首個“碳價指數”——“復旦碳價指數”。這也是全國首個“碳價指數”,對于推動全社會形成統一、科學有效的碳價格信號,提升中國碳市場的國際影響力,助推上海成為國際綠色金融樞紐,具有重要意義。

陳詩一先生長期從事中國經濟轉型與金融發展、能源環境與氣候變化經濟以及應用計量經濟研究,主持綠色金融、可持續發展、長三角發展智庫研究,學術專著先后榮獲第五屆張培剛發展經濟學優秀成果獎、榮獲首屆劉詩白經濟學獎等,參與各類重大課題,投身于綠色金融的研究與實踐探索。

國家氣候戰略中心國際部主任 柴麒敏

柴麒敏先生作為主要執筆者,參與了我國本世紀中葉長期溫室氣體低排放發展戰略、中國國家自主貢獻、全國碳強度目標分解、碳排放達峰行動、聯合國氣候談判對案等政策文件的撰寫。今年11月,柴麒敏作為中國政府代表團成員參加聯合國氣候變化談判。他指出,中方一直主張中美歐三方合作,共同推動氣候變化機制落實。中國一直希望建設一個公平合理、合作共贏的全球氣候治理體系。

柴麒敏在公共領域多次深入解讀今年10月發布的《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白皮書,積極倡議社會各屆對氣候議題的關注與行動。

MSCI ESG與氣候研究部亞太區主管 王曉書

王曉書女士主導了當前國際ESG評級機構MSCI對中國企業ESG評級體系的研究,使中國企業的多維度表現得以量化,成為中外投資者評估企業參考標準,并幫助中國企業加深對ESG的認知,并接軌國際。

在中國市場上,MSCI推出了氣候相關的一系列低碳指數和氣候指數,不斷助力中國的碳中和轉型。今年,MSCI在全球推出預計升溫解決方案,衡量企業如何通過其投資組合與全球溫度控制目標保持一致,督促上市公司參與減碳行動,承擔環境責任。

普華永道中國管理委員會成員/ESG可持續發展主管合伙人 蔡曉穎

蔡曉穎女士長期致力于ESG與氣候變化相關議題,帶領普華永道ESG團隊為企業提供ESG報告與鑒證、氣候變化、綠色金融及可持續戰略等方面的服務。今年的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普華永道中國展示了其自主研發的ESG數字化工具,包括普華永道ESG報告工具,通過數字化手段收集、分析、自動生成企業ESG報告,以及普華永道溫室氣體排放追蹤系統,協助企業地管控自身排放。

蔡曉穎女士帶領普華永道ESG團隊率先開展“城市+”創新服務,包括創新城市發展綜合服務、基礎設施及大型項目投融資服務,以及普華永道ESG實踐關鍵驅動力服務等。她和她的團隊幫助中國企業提升ESG實踐和表現,為企業在雙碳目標下的可持續轉型提供戰略支持。

晨星中國區總經理 夏小華

在夏小華先生的帶領下,晨星在市場催生出中資TMT行業首筆境外可持續發展債,且帶動了一批有影響力的高市值上市企業,如百度、小米進入綠色債券市場,亦提升了企業對可持續發展的重視和社會責任意識。除綠色債券市場外,晨星Sustainalytics也在綠色信貸市場積極實踐,例如2021年幫助認證道達爾遠景獲中國新能源領域首筆無追索項目融資,也是中國工商業分布式光伏領域的首個綠色貸款,提振了中國新能源行業企業發展的信心。

夏小華帶領的晨星中國,引入適用于中國市場的國外成熟ESG經驗,使其ESG風險評級在中國知名度進一步打開,同時也讓中資企業走出去,幫助他們在海外投資者面前展現自己。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可持續發展目標影響力指導委員會委員、盟浪可持續數字科技董事長、原招商銀行行長 馬蔚華

今年9月,馬蔚華先生發起創立并擔任董事長的盟浪科技在深證成立,為中國市場提供了一個具有專業性、公信力和開放性的第三方評估體系,為企業提供全面衡量自身綜合價值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工具。盟浪的成立,也為中國市場搭建自有的ESG評級體系貢獻新力量。

馬蔚華先生將其在金融領域的影響力、號召力延續到ESG領域,積極倡導企業社會責任,促進共同富裕。他倡導堅持義利并舉,重視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一致性,將可持續發展理念融入到企業經營之中。

商道縱橫總經理、商道融綠董事長 郭沛源

今年6月,在郭沛源先生的帶領下,商道融綠ESG評級數據正式登陸彭博終端,成為首家登陸彭博終端的中國本土ESG評級機構,為中國企業與國際投資者搭建溝通橋梁,使得中國企業的多維度表現被國際市場看到。商道融綠通過知識圖譜等NLP人工智能技術的運用,不斷拓展ESG數據范圍,今年將評級范圍擴展到全A股公司和部分港股公司,為投資者提供了更全面的ESG數據。此外,商道融綠今年還研發了碳中和數據庫,助力資本市場服務雙碳目標。

郭沛源先生也是中國責任投資論壇(China SIF)理事長、發起人,該組織多年來為媒體、投資者、上市公司組織ESG領域的會議交流和公益培訓活動,為推動國內對ESG理念、綠色金融的認知提升,發揮了重要作用。

關于2021【ESG先鋒60】

2021【ESG先鋒60】評選,旨在尋找經濟效能與社會責任并重的綠色企業與業內先鋒人物,不限參與企業的所有制類型、國別、規模以及所處行業。評選綜合考量了企業ESG的基本概況、環境責任、社會責任、公司治理責任以及效益五大維度的基礎上,多渠道評選卓越企業,力求對企業的年度價值和ESG表現作出客觀、公正的評價,展現企業在“碳中和”時代下的核心競爭力。

2021【ESG先鋒60】專題鏈接>>>

關于2021【ESG先鋒60】組委會:

會務組:顧女士 18601704491 gurenyi@jiemian.com

邵女士 13661562929 shaoyifei@jiemian.com

媒體組:顧女士 18601704491 gurenyi@jiemian.com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2021【ESG先鋒60】評選——年度ESG探索人物獎榜單發布:10位先鋒人物榮登上榜!

由上海報業集團|界面新聞發起的2021【ESG先鋒60】評選于12月15日在滬正式公布獲獎名單,其中10位先鋒人物共同榮獲年度ESG探索人物獎。多家龍頭企業、行業標桿齊聚本次頒獎盛典,共同展望2022,助力企業綠色轉型,朝著“3060”的目標不斷前進!

在“3060”雙碳目標和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下,ESG概念在2021年被廣泛認知,參與機構、企業不斷增加,風云人物匯集,使今年成為ESG元年。而這與ESG領域的眾多領導者的倡導、鉆研、推動密不可分。

在學院、機構、政府部門和社會企業中,涌現出一批ESG的領袖,他們是ESG的推動者、探索者、創新者,為推廣ESG投資與實踐、提升公眾對ESG概念的認知,起到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

界面新聞根據業內機構推薦、內部審慎地討論評選,評選出十位年度ESG探索人物,表彰其為經濟可持續發展轉型、業內ESG實踐作出的貢獻,也感謝除此之外所有肩負使命與責任感的ESG探索者。

以下為十位獲獎者名單及其介紹:

世界經濟論壇總裁 博爾格·布倫德(B?rge Brende)

博爾格·布倫德先生自2017年起擔任世界經濟論壇總裁。今年11月的聯合國格拉斯哥氣候大會期間,世界經濟論壇與美國氣候特使共同發起的 “先行者聯盟”,推動美國各行業設立零碳目標,為低碳技術創造新的市場需求。博爾格·布倫德在接受界面新聞采訪時說,“我們不是要在經濟和氣候之間二選一。今天為保護星球所做的全球努力和投資,將有助于確保我們明天的共同繁榮。”

此外,他在重要國際會議上肯定中國在經濟發展和應對氣候變化中的積極努力與努力,向國際社會傳遞中國市場的客觀聲音,倡議國際社會應攜手共同應對氣候變化,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他倡導多邊主義和共同協作,應對人類共同挑戰。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可持續金融學科發展基金會學術主任、可持續金融論壇聯合創始人、中國ESG30人論壇成員 邱慈觀

邱慈觀女士被譽為中國影響力投資研究第一人。她提出,傳統的投資在意風險與回報,而第三維的投資也要重視ESG影響力的維度,即對人以及生態環境帶來的影響。她也是可持續金融論壇的聯合創始人,該論壇已連續舉辦兩屆,以推動亞洲可持續金融領域里學者和實踐者之間的互動為使命。她今年出版的《新世紀的ESG金融》,為ESG實踐和ESG投資厘清概念,指明方向。

邱慈觀女士長期參與研究ESG投資、氣候金融、可持續性評級、影響力度量和管理、公司治理、企業社會責任等領域,并出版多本專著,筆耕不輟,在公共領域持續發聲,與政府、企業、金融業界實踐者保持密切互動,促進ESG概念進入主流視野,推動ESG理念在公共領域傳播。

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院長 王遙

王遙女士帶領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持續建設ESG影響力,搭建中國ESG研究領域的學術能力,推廣ESG理念在國內及國際的實踐與傳播。2020年,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與德意志交易所集團達成合作,在ESG指數開發、ESG數據庫與研究報告等方面深入合作,編制發布首只中國A股ESG指數,是中國的ESG研究機構與國際市場接軌、被國際市場認可的重要標志。

王遙女士在長期學術研究中貢獻了大量專著和論文研究,主持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等國內外課題30余項,專著包括《碳金融:全球視野與中國布局》和《氣候金融》等。王遙認為,“十四五”期間,要充分發揮綠色金融對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的支持作用,加強綠色金融國際合作,實現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復旦大學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陳詩一

今年11月,陳詩一先生作為編制“復旦碳價指數”的發起人,以及“復旦碳價指數”專家委員會委員,發布了國內首個“碳價指數”——“復旦碳價指數”。這也是全國首個“碳價指數”,對于推動全社會形成統一、科學有效的碳價格信號,提升中國碳市場的國際影響力,助推上海成為國際綠色金融樞紐,具有重要意義。

陳詩一先生長期從事中國經濟轉型與金融發展、能源環境與氣候變化經濟以及應用計量經濟研究,主持綠色金融、可持續發展、長三角發展智庫研究,學術專著先后榮獲第五屆張培剛發展經濟學優秀成果獎、榮獲首屆劉詩白經濟學獎等,參與各類重大課題,投身于綠色金融的研究與實踐探索。

國家氣候戰略中心國際部主任 柴麒敏

柴麒敏先生作為主要執筆者,參與了我國本世紀中葉長期溫室氣體低排放發展戰略、中國國家自主貢獻、全國碳強度目標分解、碳排放達峰行動、聯合國氣候談判對案等政策文件的撰寫。今年11月,柴麒敏作為中國政府代表團成員參加聯合國氣候變化談判。他指出,中方一直主張中美歐三方合作,共同推動氣候變化機制落實。中國一直希望建設一個公平合理、合作共贏的全球氣候治理體系。

柴麒敏在公共領域多次深入解讀今年10月發布的《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白皮書,積極倡議社會各屆對氣候議題的關注與行動。

MSCI ESG與氣候研究部亞太區主管 王曉書

王曉書女士主導了當前國際ESG評級機構MSCI對中國企業ESG評級體系的研究,使中國企業的多維度表現得以量化,成為中外投資者評估企業參考標準,并幫助中國企業加深對ESG的認知,并接軌國際。

在中國市場上,MSCI推出了氣候相關的一系列低碳指數和氣候指數,不斷助力中國的碳中和轉型。今年,MSCI在全球推出預計升溫解決方案,衡量企業如何通過其投資組合與全球溫度控制目標保持一致,督促上市公司參與減碳行動,承擔環境責任。

普華永道中國管理委員會成員/ESG可持續發展主管合伙人 蔡曉穎

蔡曉穎女士長期致力于ESG與氣候變化相關議題,帶領普華永道ESG團隊為企業提供ESG報告與鑒證、氣候變化、綠色金融及可持續戰略等方面的服務。今年的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普華永道中國展示了其自主研發的ESG數字化工具,包括普華永道ESG報告工具,通過數字化手段收集、分析、自動生成企業ESG報告,以及普華永道溫室氣體排放追蹤系統,協助企業地管控自身排放。

蔡曉穎女士帶領普華永道ESG團隊率先開展“城市+”創新服務,包括創新城市發展綜合服務、基礎設施及大型項目投融資服務,以及普華永道ESG實踐關鍵驅動力服務等。她和她的團隊幫助中國企業提升ESG實踐和表現,為企業在雙碳目標下的可持續轉型提供戰略支持。

晨星中國區總經理 夏小華

在夏小華先生的帶領下,晨星在市場催生出中資TMT行業首筆境外可持續發展債,且帶動了一批有影響力的高市值上市企業,如百度、小米進入綠色債券市場,亦提升了企業對可持續發展的重視和社會責任意識。除綠色債券市場外,晨星Sustainalytics也在綠色信貸市場積極實踐,例如2021年幫助認證道達爾遠景獲中國新能源領域首筆無追索項目融資,也是中國工商業分布式光伏領域的首個綠色貸款,提振了中國新能源行業企業發展的信心。

夏小華帶領的晨星中國,引入適用于中國市場的國外成熟ESG經驗,使其ESG風險評級在中國知名度進一步打開,同時也讓中資企業走出去,幫助他們在海外投資者面前展現自己。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可持續發展目標影響力指導委員會委員、盟浪可持續數字科技董事長、原招商銀行行長 馬蔚華

今年9月,馬蔚華先生發起創立并擔任董事長的盟浪科技在深證成立,為中國市場提供了一個具有專業性、公信力和開放性的第三方評估體系,為企業提供全面衡量自身綜合價值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工具。盟浪的成立,也為中國市場搭建自有的ESG評級體系貢獻新力量。

馬蔚華先生將其在金融領域的影響力、號召力延續到ESG領域,積極倡導企業社會責任,促進共同富裕。他倡導堅持義利并舉,重視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一致性,將可持續發展理念融入到企業經營之中。

商道縱橫總經理、商道融綠董事長 郭沛源

今年6月,在郭沛源先生的帶領下,商道融綠ESG評級數據正式登陸彭博終端,成為首家登陸彭博終端的中國本土ESG評級機構,為中國企業與國際投資者搭建溝通橋梁,使得中國企業的多維度表現被國際市場看到。商道融綠通過知識圖譜等NLP人工智能技術的運用,不斷拓展ESG數據范圍,今年將評級范圍擴展到全A股公司和部分港股公司,為投資者提供了更全面的ESG數據。此外,商道融綠今年還研發了碳中和數據庫,助力資本市場服務雙碳目標。

郭沛源先生也是中國責任投資論壇(China SIF)理事長、發起人,該組織多年來為媒體、投資者、上市公司組織ESG領域的會議交流和公益培訓活動,為推動國內對ESG理念、綠色金融的認知提升,發揮了重要作用。

關于2021【ESG先鋒60】

2021【ESG先鋒60】評選,旨在尋找經濟效能與社會責任并重的綠色企業與業內先鋒人物,不限參與企業的所有制類型、國別、規模以及所處行業。評選綜合考量了企業ESG的基本概況、環境責任、社會責任、公司治理責任以及效益五大維度的基礎上,多渠道評選卓越企業,力求對企業的年度價值和ESG表現作出客觀、公正的評價,展現企業在“碳中和”時代下的核心競爭力。

2021【ESG先鋒60】專題鏈接>>>

關于2021【ESG先鋒60】組委會:

會務組:顧女士 18601704491 gurenyi@jiemian.com

邵女士 13661562929 shaoyifei@jiemian.com

媒體組:顧女士 18601704491 gurenyi@jiemian.com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和县| 黄山市| 济源市| 南康市| 拉孜县| 盱眙县| 涿州市| 年辖:市辖区| 磐石市| 丹寨县| 旅游| 庐江县| 呼图壁县| 日照市| 湄潭县| 北宁市| 寻乌县| 平顶山市| 千阳县| 洱源县| 牟定县| 宿州市| 晋江市| 龙门县| 华阴市| 东山县| 淄博市| 垦利县| 朔州市| 马龙县| 姚安县| 金堂县| 荥经县| 黄龙县| 盐池县| 昭觉县| 和林格尔县| 冕宁县| 绩溪县| 多伦县| 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