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席菁華
動力煤價格漲幅脫離供求基本面,國家發改委表示將依法對高煤價實施干預。
國家發改委10月19日消息,發改委當天下午組織重點煤炭企業、中國煤炭工業協會、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召開今冬明春能源保供工作機制煤炭專題座談會,研究依法對煤炭價格實施干預措施。
《價格法》第三十條明確規定,當重要商品和服務價格顯著上漲或者有可能顯著上漲,國務院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對部分價格采取限定差價率或者利潤率、規定限價、實行提價申報制度和調價備案制度等干預措施。
煤炭是重要基礎能源,與國計民生密切相關。目前價格漲幅已完全脫離供求基本面,且臨近采暖季,價格仍呈現進一步非理性上漲的趨勢。
國家發改委稱,其將充分運用《價格法》規定的一切必要手段,研究對煤炭價格進行干預的具體措施,促進煤炭價格回歸合理區間,促進煤炭市場回歸理性,確保能源安全穩定供應,確保人民群眾溫暖過冬。
國家發改委還表示,將會同有關部門,密切關注煤炭市場動態和價格走勢,梳理、排查保供穩價工作存在的矛盾和問題,及時協調解決;市場監管部門將加大執法檢查力度,堅持“零容忍”,嚴厲打擊散播虛假信息、價格串通、哄抬價格、囤積居奇等違法行為,切實維護市場秩序。
上述會議要求,煤炭企業要切實提高站位,樹立大局意識,主動做好保供穩價工作;強化法律意識,依法合規經營,嚴格履行中長期交易合同;積極履行社會責任,促進上下游行業協調發展,保障發電供熱和民生用煤需求,助力經濟平穩運行。
當日,國家發改委財金司主要負責人帶隊赴鄭州商品交易所調研,并召開專題座談會,研究今年以來動力煤期貨價格走勢和依法加強監管、嚴厲查處資本惡意炒作動力煤期貨有關情況。
此外,國家發改委對下一步保供穩價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一是進一步釋放煤炭產能。二是穩定增加煤炭產量。三是引導煤炭價格回歸合理水平。四是進一步落實發電供熱企業煤炭中長期合同全覆蓋。
五是推動煤電機組應發盡發。六是嚴格按照合同保障供用氣。七是加強能源運輸保障。八是加強期現貨市場聯動監管。著力排查異常交易和惡意炒作行為。
國家發改委稱,穩定增加煤炭產量,四季度所有煤礦要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按滿負荷安全合理組織生產。嚴禁隨意關停煤礦,嚴禁因個別煤礦出現事故“一刀切”區域性停產煤礦,確保煤礦在安全條件下能產盡產,力爭煤炭日產量達到1200萬噸以上。
據界面新聞獲悉,當天陜西榆林市召開了四季度煤炭保供專題會議,提出當天18點前,晉陜蒙主要產煤區市場煤價格在現有基礎上下調100元/噸,所有在榆國有企業帶頭降價100元/噸。
此外,已簽訂長協保供企業價格不得超過1200元/噸,民營企業不得超過1500元/噸。對拒不執行者停止在榆國有企業的所有手續,同時將由發改委、能源局、公安局等相關單位聯動采取行政措施。
榆林市位于陜西省最北部,是陜西最重要的煤炭產區。2020年生產原煤5.71億噸,占到全國總產量的13.2%。
界面新聞從一位沿海港口動力煤分析人士處獲悉,目前榆林市民營企業市場煤不限價,國企市場煤要求降100元/噸,電力保供的長協合同基本簽訂價格在1200元/噸左右,對保供煤沒有降價影響;民營煤礦的保供合同要限制在1500元/噸以內。
他對界面新聞表示,目前榆林地區的限價只限于國企的市場煤和民企的保供煤,對市場情緒短期有負面影響,對整個市場定價體系影響不大。
受上述消息影響,動力煤期貨夜盤跌停,跌幅達8%,報價1755.4元/噸;焦炭期貨主力合約夜盤觸及跌停,跌幅達8.99%,報4039元/噸;焦煤主力合約夜盤跌停,跌幅8.99%,報3441.5元/噸。
自9月起,國家層面出臺多項保供增產措施,國常會、發改委等多次表態,以緩解供需緊張,平抑煤炭價格。
國家發改委要求煤企和發電供熱企業再簽長協合同,將發電供熱企業長協占年度用煤量的比重提高至100%,并提出推進建設煤礦盡快投產達產,加快產能核增,加快產能釋放。
但因煤炭產量增加需要落地時間,供不應求格局未改,動力煤價格仍不斷跳漲,動力煤現貨價格突破2500元/噸,動力煤期貨價格屢刷新高。
據我的鋼鐵網顯示,10月19日,曹妃甸港市場煤價高位偏上行,蒙煤Q5500動力煤報價2600元/噸,Q5000動力煤報價達2350元/噸。
當日,鄭州商品交易所動力煤期貨主力合約收盤價報1835.6元/噸,較前一交易日結算價上漲4.52%。10月18日,動力煤期貨主力合約漲停,漲幅達11%。
近期,北方氣溫明顯下降,內蒙古、甘肅、新疆等多地已提前進入供暖季。
10月16日,國家發改委舉行動力煤 “保供穩價誠信經營”主題會議,已號召煤炭企業簽署《今冬明春環渤海保供穩價承諾書》。
承諾的核心內容是,在環渤海港口的動力煤,裝船下水平艙價格5500卡不高于1800元/噸,5000卡不高于1500元/噸,4500卡不高于1200元/噸,其他高卡資源不超2000元/噸。港口指導價根據市場供求關系和保供需要適時合理調整。
10月18日,在國新辦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指出,隨著國常會、各相關部門有關部署和措施的逐漸落地見效,煤炭、電力供應偏緊的狀況將得到緩解,對經濟運行的制約也會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