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徐寧
能源危機蔓延,繼歐洲最大鋅生產商宣布減產后,嘉能可也將減少其鋅產量。
10月16日,嘉能可宣布將削減其歐洲三家鋅冶煉廠的產量,主要包括將對德國、西班牙、意大利的鋅冶煉廠進行錯峰生產,并表示這主要受能源成本飆升影響。
嘉能可是全球礦業巨頭之一,去年該公司產鋅量為117.04萬噸,約占全球的9.67%。
此前,歐洲最大精煉鋅生產商Nyrstar已公告稱,因歐洲電價飆升、碳排放相關成本大幅增加,將削減其三家歐洲冶煉廠產量的50%,預計月均減產量接近3萬噸。
受歐洲市場減產消息影響,10月15日收盤,LME鋅價最高觸及3944美元/噸,創下歷史新高,較年初約上漲43.47%。
10月18開盤,LME鋅價再度上漲。截至12時,LME鋅價為3837.1美元/噸,較前一日收盤上漲1.12%。
滬鋅期貨價格也連連上漲。截至10月18日12時,滬鋅再度漲停,至2.77萬元/噸,漲幅達7.99%,創下近14年來的新高。
國信證券研報稱,天然氣發電占歐洲電力結構比例較大。今年以來天然氣價格大幅上漲,帶動歐洲電價飆升。目前生產1噸鋅約耗電3500度。與此同時,今年鋅精礦加工費一直處于低位,飆升的電費迫使冶煉廠減產。
據上海有色網預計,在電力成本大幅飆升的情況下,短期內鋅價或高位寬幅震蕩,預計下周LME鋅價仍將運行于3600-4000美元/噸之間。
中國鋅冶煉產量約占全球的45%。上述研報稱,今年以來中國的鋅冶煉主產地內蒙古、云南、湖南、廣西等地,均受到限電困擾。
上海有色網鋅首席分析師曾子航在綠色鋅鹽及氧化鋅產業高峰論壇上也表示,近期廣西、湖南冶煉廠限電力度擴大,部分冶煉廠在國慶前出現停產情況。
據上海有色網預計,10月,中國國內精煉鋅產量將減少至50.35萬噸,同比將下降11.55%。
天風證券研報表示,10月以后云南、廣西進入枯水期,水電發電量可能下降,冶煉廠排產或現下降,精煉鋅產量短期內難以回升。在“金九銀十”的需求旺季,供應不及預期可能帶來供需缺口繼續拉大,或帶動鋅價繼續上行。
信達證券研報也認為,能源短缺在全球持續發酵,北半球冬季逐步來臨加劇能源價格上漲速度和幅度,鋅、鋁等高耗能的金屬冶煉行業將首當其沖。預計在能源緊缺狀況得到緩解之前,限停產仍將持續支撐全球金屬商品價格。
鋅的初端消費中,有近三分之二被用作鋼材和鋼結構表面的鍍層,此外還可用作電池的負極和容器,及工業添加劑。鋅的終端應用則較為分散,主要應用于基建、房地產、交通以及家電等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