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黃華
編輯 | 謝欣
在被報道起訴康橋資本侵犯商業秘密,旗下醫美代理權或存在不確定性后,港股上市公司四環醫藥股價連續兩個交易日大跌。
隨后在9月27日收盤后,四環醫藥就與康橋資本方面的訴訟開展了投資者線上交流會議,界面新聞獲取的一份會議紀要顯示,四環醫藥明確表示:旗下醫美業務主體渼顏空間已經于2021年9月10日以侵犯商業秘密為由起訴康橋資本,該訴訟已被北京知識產權法院正式受理。而無論康橋資本最終能否收購Hugel,公司認為與Hugel的協議都不會受影響。
四環醫藥方面在交流會上介紹,2020年10月時康橋資本借口收購四環藥為由,對四環控股及其在中國大陸的分支機構展開盡調。主要調查內容是醫美領域經營情況。其中涉及關鍵經營信息,包括簽署的獨家協議價格等。盡調后,康橋資本“單方面終止了盡調,也沒有給出任何解釋,也沒有返還和銷毀從公司拿到的商業秘密相關資料”。隨后,在今年年初,據韓國媒體報道,康橋資本在韓國發起對Hugel的收購,8月發出康橋資本收購秀杰的公告。
而2012年,四環醫藥與Hugel簽署合作協議,約定其成為Hugel肉毒素產品樂提葆和玻尿酸進口中國的獨家代理商。隨后,四環醫藥就樂提葆進口中國開展了多年的臨床開發和市場準入工作。2020年10月,樂提葆獲批進口注冊,并于2021年一季度正式進入中國大陸銷售。
四環醫藥認為,康橋資本通過盡調獲取到了其商業秘密,然后做出用于收購Hugel的決定,對四環醫藥而言構成了非公平競爭。之所以提出“對四環醫藥構成了非公平競爭”這個說法,是因為,四環醫藥在在聯合高盛及其相關友好的基金方,包括韓國的基金方一起組成的財團情況下,作為Hugel的戰略合作伙伴和肉毒素等產品的獨家代理商,其曾與康橋資本一同競標Hugel項目,最終以失敗告終。
關于此事,康橋資本此前對界面新聞回應稱:其在2020年10月受邀對四環醫藥的業務展開盡職調查,并沒有違反雙方簽訂的保密協議。前次盡職調查與康橋資本財團的Hugel收購計劃無關。所謂的“竊取商業機密”純屬無稽之談。
不過,四環醫藥也表示,康橋資本的侵權訴訟和當前康橋資本對Hugel的收購是兩個獨立事件,訴訟是在北京,而收購審批是在韓國。而考慮到被起訴的主體康橋資本是域外機構,四環醫藥預判審理周期會比訴國內主體時間要長。
雖然這場侵權糾紛不知會以哪種結局收場,但對于肉毒素產品的獨家代理權益,四環醫藥方面堅定表示,5年內不受影響。
四環醫藥稱,公司和Hugel是在2020年10月簽的獨家代理協議,里面有一個專門的期限條跨,這個條款約定了協議的有效期從生效日開始,應在有效日期內持續5年。在這在5年內,除非四環醫藥代理了競品,或者是做出違反合規性的舉動,或者是其在沒有通知Hugel的情況下發生了控制權變更等,只有在這些條款下,Hugel才可以解約。其他條件下,秀杰是沒有任何權利單方面解約的。
因此,即使Hugel的股東發生了變更,直到2025年,四環醫藥的獨家代理權理論上應是十分穩定的。并且,四環醫藥還表示,5年到期后,其還可以商討續約4年的事宜。但這需要和秀杰的新股東約定,存在不確定性。
四環醫藥還透露,其目前也在爭取產品的長期代理權,方案包括中國永久權力的授予;在中國成立合資企業,把中國權利放進合資企業中。
四環醫藥方面還認為,康橋資本能否完成對Hugel的收購也存在不確定性,原因在于今年1月,Hugel被列入韓國國家核心技術企業名單中,屬于韓國國家核心技術產業。基于此,其控制權的轉移需要韓國政府和商業部的批準。在這種情況下,不允許非韓國機構來控股韓國的核心技術企業。因此,康橋資本的作為主要控股方的收購案能夠被批準當前仍有變數。而從法律上來說,在沒有獲得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的審批之前,康橋資本也沒有權利作為Hugel的擁有人來發表言論。
對于上述言論,康橋資本方暫未做出進一步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