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王勇
寧德時代擴張步伐仍未停止,“亞洲鋰都”宜春成為電池商投資的熱門之地。
9月13日晚間,寧德時代公告,擬在江西省宜春市投資建設寧德時代新型鋰電池生產制造基地(宜春)項目,項目總投資不超過135億元,資金來源為企業自籌。
該項目規劃用地面積約1300畝,建設周期為開工建設起不超過30個月,將由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或全資子公司將作為項目實施主體。
寧德時代表示,本項目投資建設將增加其資本開支和現金支出,但長遠看對該公司業務布局和經營業績具有積極影響,將進一步完善公司產能布局,滿足未來業務發展和市場拓展的需要。
據寧德時代半年報數據,該公司上半年仍有11個重大的非股權投資項目正在進行中,涉及動力電池項目、鋰電池生產基地、生產研發基地、正極材料項目等。
截至上半年末,上述11個重大項目累計實際投入金額高達72.29億元。
寧德時代進軍宜春也早有計劃。據江西省人民政府官網消息,7月30日,江西省政府與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南昌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省委書記劉奇會見了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一行,省長易煉紅出席簽約儀式。
在簽約儀式上,宜春市人民政府也與寧德時代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協議,寧德時代的投資項目是迄今為止宜春總投資額最大、一次性固投最多的項目,也是江西省有史以來單體投資最大的高科技新能源產業招商項目。
易煉紅表示,希望同寧德時代加強雙方在可再生能源發電、新能源汽車、智慧交通、先進儲能等領域的戰略合作,助力江西盡早實現鋰電新能源產業規模超千億元目標。
宜春市作為落地鋰資源開發的關鍵主體,自2009年起大力發展鋰電新能源產業,推動產業優化升級,先后編制了《宜春市鋰電新能源產業發展規劃》,制定了《關于加快鋰電新能源產業發展的決定》,建立了總規劃面積達20平方公里的全國第一個鋰電產業園。
同時,江西省政府將“清潔汽車及動力電池”列為10個優勢高新技術產業之一,將鋰電產業列為10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特色基地的培育對象之一。宜春市提出,力爭用五年左右時間,使整個鋰電新能源產業的產值達到千億元以上。
今年5月,國軒高科總投資115億元的鋰電新能源產業項目,也在宜春市經開區正式開工建設。一期項目計劃2022年底建成投產,二期項目計劃2025年底建成投產,達產達標后預計可實現產值約200億元。
據國金證券數據,宜春市擁有全球最大的多金屬伴生鋰云母礦。宜春市及其下屬管轄地擁有探明可利用氧化鋰儲量逾258萬噸,折碳酸鋰當量約636萬噸,約占全國鋰云母儲量40%左右,可生產出氧化鋰品位在4%左右的鋰云母精礦約6250萬噸。
宜春市云母礦主要分布在宜豐縣、奉新縣、高安市和袁州區四大區域,其中擁有采礦權的云母礦共計22個。
該地區鋰礦資源可分為兩類,一類是露天含鋰礦石,該類礦石風化度高、云母片大,現已能選別出高品位鋰云母精礦,實現工業化生產;另一類是地下含鋰瓷石礦,該類礦石埋藏深度大、云母片細、難選別,該類礦石由于難選別,現只開采用作玻陶行業,未能將資源充分利用。
國金證券認為,寧德時代在采礦能力、鋰鹽加工能力等方面存在不足,此次牽手宜春,大概率將與幾家云母企業進行合作。對云母公司而言,合作大于競爭,市場不必對此過分擔心。
國內動力電池產量仍在持續增長。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數據顯示,8月國內動力電池產量為19.5 GWh,同比增長161.7%,環比上升12.3%。
其中三元電池產量8.4 GWh,占總產量42.9%,同比增長91.5%,環比增長4.8%;磷酸鐵鋰電池產量11.1 GWh,占總產量56.9%,同比增長268.2%,環比增長18.8%。
川財證券數據指出,8月國內動力電池市占率排名前三的,分為寧德時代、比亞迪和國軒高科,市占率分別為51.7%和19.1%、5.5%,環比分別提升2.4%、4.1%和0.2%,龍頭優勢進一步擴大。
9月13日當天晚間,寧德時代還發布公告稱,擬與上海適達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上海適達)、蘇州新越眾合商務咨詢中心(下稱蘇州新越)等在江蘇省蘇州市共同投資設立“蘇州時代新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該合資公司將專注電動汽車驅動控制系統,注冊資本為25億元人民幣,其中寧德時代出資13.50億元,持有合資公司54%股權。
9月14日早盤,鋰電池板塊大幅拉升走高,寧德時代大漲超6%,成交額已超60億元。
此外,璞泰來(603659.SH)、杉杉股份(600884.SH)漲停,恩捷股份(002812.SZ)漲超9%,先導智能(300450.SZ)、天賜材料(002709.SZ)、欣旺達(300207.SZ)、容百科技(688005.SH)等多股跟漲。
截至當天午間收盤,寧德時代股價為533.91元,上漲6.19%,市值為1.08萬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