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徐寧
滬錫、滬鎳價格紛紛再創新高。
9月10日,有色金屬集體走強。其中,滬銅報收7萬元/噸,上漲1.89%;滬鋁盤中最高升至2.27萬元/噸,處于近16年來的高位;滬鋅報收2.29萬元/噸,上漲0.53%;滬鉛報收1.51萬元/噸,上漲0.43%。
此外,今日滬錫價格最高沖上25.48萬元/噸,再創歷史新高。這較年初15.12萬元/噸的價格,已上漲近七成。
滬鎳價格也大幅上漲,今日盤中最高沖上15.51萬元/噸,創下歷史新高。這較年初12.36萬元/噸的價格,上漲約25.5%。
上海有色網報道稱,今日美元指數再次震蕩下行,利于金屬市場價格上漲。此外,滬錫、滬鎳還受供需面利多因素的支撐。
五礦期貨研報稱,8月東南亞地區疫情再度爆發,印尼和馬來西亞日增病例以萬計。這兩個國家是錫礦的集中產地,生產了全球大部分的錫礦。
該研報表示,疫情爆發限制了這兩個國家精錫產量的進一步增長,國際精煉錫供應在短期內恐難有大幅增長。
錫主要用于錫焊料、錫化工、馬口鐵及浮法玻璃等領域,涉及行業包括電子工業、家用電器、冶金行業、食品、機械、電器、新能源汽車、光伏等。
根據智研咨詢報告顯示,中國半數以上的錫消費用于電子焊錫領域,第二、三大應用領域是錫化工和渡錫板。
上述研報表示,國內錫終端需求主要增長點來自新能源汽車、光伏等行業。由于錫材加工商將價格向下游傳導的能力較強,預計下半年下游對錫的需求將維持穩定。
該研報認為,受錫礦短缺和下游需求影響,預計短期內錫價將維持高位震蕩走勢,但進一步沖高動力或不足。
鎳礦供應也受到了東南亞疫情的影響。
據上海有色網報道,近期印尼部分鎳鐵項目因疫情原因延緩投產,供應釋放不及預期。且近日菲律賓雙臺風有影響鎳礦出貨的風險,引發了鎳市場供應的擔憂情緒。
瑞達期貨研報稱,目前菲律賓是中國最大的鎳礦供應國。今年前7個月,中國自菲律賓進口的鎳礦占進口總量的九成。
鎳的終端消費集中在不銹鋼、電池及電鍍、合金等行業。據上述研報統計,不銹鋼是鎳終端應用最大的行業,該行業需求約占全球鎳總需求的70%。
上海有色網報道稱,雖然近期不銹鋼減產的預期逐步落實,但新能源電池及電鍍方向對鎳的需求增速仍較大,由此支撐鎳價偏強運行。
上海有色網稱,目前拉漲情緒消退后,鎳價后續或有回落可能。但國內鎳不銹鋼產業龍頭青山控股集團高冰鎳項目約定交付時間將近,若市場預期無法按時兌現,鎳價有情緒上繼續拉漲的可能。
受上述消息影響,今日A股有色金屬板塊大幅拉升。
截至9月10日收盤,鵬欣資源(600490.SH)、中礦資源(002738.SZ)、廣晟有色(600259.SH)等紛紛漲停。
此外,銅陵有色(000630.SZ)、洛陽鉬業(603993.SH)、鼎勝新材(603876.SH)、盛和資源(600392.SH)和楚江新材(002171.SZ)的股價漲幅均在7%以上,分別上漲8.48%、8.47%、7.35%、7.2%和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