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席菁華
中國第三大風電整機制造商上半年業績超預期。
8月19日晚,明陽智慧能源集團股份公司(下稱明陽智能,601615.SH)發布財報,上半年實現營收111.45億元,同比上升33.94%;實現歸母凈利潤10.41億元,同比增長96.26%。
這一業績超過了盈利預告。明陽智能此前預計歸母凈利潤增長65.84%-84.69%。
這是該公司自2019年上市以來,連續三年實現半年度凈利潤增長,且創下了同期新高。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明陽智能分別實現歸母凈利潤3.34億元、5.31億元。
今年上半年,明陽智能實現凈利率9.1%,較同期提升約2.84個百分點。
明陽智能成立于2006年,為國內第一梯隊風電整機制造商。該公司主營三大板塊業務,分別為風機及相關配件銷售、電站開發運營及后市場業務,以及新能源電站EPC業務、配售電業務和光伏業務。
報告期內,明陽智能風機銷售板塊貢獻的營收占比約92%,與去年同期相比保持一致,電站開發運營及后市場業務營收占比約6%。
明陽智能表示,營收的增長主要得益于風機銷售量及發電收入上升。
上半年,該公司風機制造板塊銷售收入102.54億元,同比上升36.28%;電站運營收入7.03億元,同比增長48.12%。
風機及配件銷售業務收入的增長,主要受益于海風機型出貨大幅增長。
上半年,該公司風機對外銷售容量234.2萬千瓦,同比增長15.74%。其中,陸上風機119.3萬千瓦,同比下降29.1%;海上風機114.9萬千瓦,同比增加236.94%。
其中,海上風機型出貨量占比達49.07%,較去年同期增加32個百分點。6.X兆瓦及以上的機型批量出貨,占其海上風機出貨規模的43.99% 。
明陽智能背靠海上風電大省廣東,將海上風電作為重點戰略發展方向。
2021年是重要的海上風電項目并網窗口期,大量已開工項目需要在今年完成并網。
根據能源局統計數據,1-6月,國內海上風電新增裝機214萬千瓦,同比增長101%,預計全年裝機量將創歷史新高。
但隨著中央補貼的退出,2022年及以后海上風電上網電價不再享受高于火電上網電價的超額收益,風電場的收益率不可避免地面臨下降的壓力。
據界面新聞獲悉,去年下半年至今,海上風電項目幾乎沒有新的招標,因為海上風電尚不能承受電價“腰斬”帶來的沖擊,以及各大開發商和整機廠家正奔忙于搶裝,尚無暇顧及新招標。
近期,多位風電業內人士對界面新聞表示,今年的搶裝潮之后,中國海上風電市場將短暫入冬,預計明年新增裝機將不能延續往年的增長勢頭。
明陽智能表示,海上風電發電成本仍具有較大的下降空間,廣東省也出臺了對海上風電的地方補貼。但一段時間內,海上風電場投資相比過去吸引力有所下降,裝機量存在階段性萎縮的可能,造成風電機組需求的階段性下降。
上半年,明陽智能的風機及配件板塊毛利率為17.89%,同比下降1.52個百分點。該公司將毛利率下降歸因于會計準則調整,運輸費用計入成本所致。
同期,全國公開市場風電招標量3292萬千瓦,招標量已接近2020年全年水平。明陽智能新增訂單448萬千瓦,同比增長133%,在公開市場招標中占比約為13.6%。
截至2021年6月底,明陽智能在手訂單1602萬千瓦。其中,待執行訂單容量為1308萬千瓦,已中標未簽合同訂單容量為294萬千瓦。
明陽智能實行大風機戰略。業績演示材料顯示,其上半年3兆瓦及以上機型占交付項目比例提升至97%以上,占新增訂單占比接近100%,占在手訂單比例提升至95%以上,5兆瓦及以上機型占新增訂單比例超過60%。
電站運營業務方面,該公司實現發電量15.26億度,同比增加46.35%。
該板塊毛利率為71.57%,同比上升約3.81個百分點。明陽智能稱,隨著新能源電站投資與運營規模持續擴大,其實施的“滾動開發“戰略,大幅縮短了資金回收期,增強了盈利能力。
截至6月底,該公司已投資的新能源電站已并網裝機容量達約126.5萬千瓦,同比上升41.2%;在建裝機容量約235.2萬千瓦,同比上升104.96%。
該公司表示,海上風電即將步入平價后時代,從近海向深遠海發展,故持續加大對漂浮式技術的研發力度。
7月13日,明陽智能自主研發制造的全球首臺抗臺風型漂浮式海上風電機組,在三峽陽江沙扒海上風電場安裝,預計下半年正式并網發電。
明陽智能也成立了專門負責海外市場的業務部門,希望進一步拓展海外市場,嘗試各類風機出海相關業務模式。
界面新聞獲悉,明陽智能的10套MySE 3.0-135風機已送達意大利,完成交付,這是中國整機商首次為歐洲海上風電場供貨。該公司11兆瓦海上風機已進入規?;逃秒A段,即將出口歐洲海上風電項目。
公告顯示,明陽智能未來戰略方向是“風、光、儲、氫”一體化發展,希望從整機提供商向“風、光、 儲”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轉變。
截至8月20日午間收盤,明陽智能股價為18.89元,上漲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