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騰元創智能制造產業園及研究院項目、威馬克戶外旅游裝備制造項目、恒一健康食品生產項目工地上緊張有序,功能區這些辦企業、修廠房、做技改的政務服務需求已實現“一件事一次辦”。

功能區服務軟實力升級 一站式服務中心涵蓋259項服務
7月27日,青城山旅游裝備產業功能區相關負責人表示,管委會實施流程再造,通過“一次告知、一表填報、合并申請、信息共享”完成全流程綜合行政審批事項“一網通辦”,實現企業只進“一扇門”、現場辦理“最多跑一次”。
據介紹,青城山旅游裝備產業功能區建立企業全流程管家制服務機制,配備金牌服務生,為重點企業提供“工商、立項、報規報建、技改審批”等全流程“一對一”精準服務,把專業服務打造成為功能區獨特競爭優勢的專業品牌。目前企業服務實現辦事不出功能區,同時推進功能區服務事項24小時自助辦理,試行“承諾制”和“容缺辦理”,讓行政審批服務方便快捷。
管委會設立12名“項目服務管家”,通過“一對一”“雙報到”,提供“企業吹哨、功能區報到”+“功能區吹哨、部門報到”服務,全時段、全生命周期協調解決企業需求。
以“辦公空間最小化、服務功能最大化”為標準的青城山旅游裝備產業功能區一站式服務中心和都江堰市人民政府蒲陽街道綜合便民服務中心約330平方米,設置5個綜合服務窗口,全面承接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事項。
創新“區街合一”模式 深化產城融合發展
這一切功能的實現還要從“區街合一”開始說起。
在體制機制改革前,青城山旅游裝備產業功能區與蒲陽街道屬不同行政主體,在規劃建設、產業布局、生產生活配套等方面難以形成有效統籌,面臨著土地資源匱乏、產業空間不足、產城分離突出、管理運行不暢等問題。
都江堰市以產業功能區為載體,聚焦扁平化、專業化、效能化目標,統籌鄉鎮(街道)體制機制改革和產業功能區體制機制創新“兩篇文章”,從破解職住平衡、產城相融體制難點入手,探索推進青城山旅游裝備產業功能區與蒲陽街道融合發展,創新實施“區街合一”體制機制改革,著力構建以涵養產業生態為核心的空間布局、職能體系和運行機制,實現空間資源統籌配置、管理服務一體運行、人城境業和諧統一。
“區街合一”整合了功能區和街道各項資源,實行功能區與街道管理機構合署辦公,構建“一套人馬、兩塊牌子”管理體制。實施精簡高效管理,將管理層級從七級精減到五級,以服務產業發展全生命周期需求為目標科學設置內設機構,將10個內設部室明確為6個主抓產業發展、3個主抓社會事務、1個主抓綜合保障,形成“兩級政府、三級管理、專業高效”的管理組織架構。以構建統籌轄區產業發展和保障社會事務職能為導向,出臺功能區職責任務清單,厘清區街與職能部門權責邊界,確保專業人做專業事。
推進去行政化改革 實現職能職責的清晰界定
都江堰市委編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去行政化改革讓功能區活力倍增,青城山旅游裝備產業功能區整合區街人力資源,建立統一分工負責制,實行員額管理,通過競聘上崗、雙向選擇、合同管理,打破人員身份界限,實現干部管理由“任命制”向“聘任制”轉變、由“身份管理”向“崗位管理”轉變。推行專業性領導崗位社會化聘任,暢通功能區干部人才交流渠道,促進功能區真正打破身份依賴、薪酬能升能降、人員能進能出。
在“區街合一”改革中,堅持功能區、特色鎮、新型社區一體規劃建設,拓展原11.8平方公里的功能區空間范圍至蒲陽街道114.66平方公里全域,實現功能區與蒲陽街道地理空間和產業空間范圍合一,為片區開發、職住平衡、產城一體創造條件。區街作為一個整體,既承擔區域內經濟發展、企業服務、安全生產、環保等工作,又承擔黨建、社會民生服務、城市管理、社會穩定等職能。建立統一目標績效考核指標體系,構建形成與工作實績掛鉤的薪酬制度和事權財權統一的運行機制。
按需放權賦能,聚合產城一體發展要素。整合要素機構職能,在都江堰市經科信局整合設立園區服務科,提升對功能區統籌調度服務能力。制定賦權清單,賦予功能區在規劃實施、建設審批、企業服務、民生保障等259項行政審批及公共服務事項,自主開展服務審批。
推動產業功能區市場化專業化運營 功能區輕裝上陣、專注發展
都江堰市委編辦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繼續推進管理運營體制機制創新,堅持“小管委會、大專業公司”理念,構建形成管委會承擔管理、運營公司負責建設運營的職能體系,加快編制“功能區管委會+專業運營公司”職責任務清單。結合鎮(街道)職能“三張清單”,進一步細化功能區與部門、所屬鎮(街道)之間職責任務,促進功能區輕裝上陣、專注發展。

目前,青城山旅游裝備產業功能區以一站式服務中心為服務端,高品質科創空間為載體,著眼產業服務“需求端”精準發力,針對企業全生命周期需求層次,引導建立旅游裝備、綠色食品兩大產業聯盟,布局專業化平臺,形成以產業服務為核心,兩大產業聯盟為牽引,五大專業平臺聯合驅動的“1+2+5”綜合產業服務體系,專業服務成為功能區獨特競爭優勢的專業品牌。
發揮國有平臺公司引領作用,精準建立“管委會+專業公司”市場化開發運營新模式,一體推進“投建運維”綜合開發,加快城市運營中心、濱河生態綠廊景觀項目建設,打造城市環境優美、功能復合完備的綜合服務體。
統籌推進功能區片區開發、資產運營、產業招商和企業孵化,促進產業功能區從“供土地”向“供平臺”“聚要素”轉變。探索功能區與平臺公司一體化運行,賦予功能區平臺公司更多規劃設計、綜合開發、產業招商、專業服務、資本運作等建設運營職能,推動平臺公司由項目建設商向綜合運營商、產業投資商和專業服務商轉變。
截至2021年6月30日,青城山旅游裝備產業功能區今年到位成都市外資金8.36億元,入庫稅收6.4億元。工業投資25.44億元,農業投資1.43億元,服務業投資1.87億元;規上工業增加值增幅16.5%。為進一步提升市場化專業化運營水平,都江堰將在體制機制上賦予區街更大的自主發展、自主改革和自主創新權,構建“管委會+街道+專業公司”一體化運行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