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江帆
“(這里)已經沒有漢能了,早就倒閉了。”7月19日下午,門衛人員隔著圍欄,告訴打聽漢能近況的界面新聞記者。

位于北京市朝陽區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內的漢能總部,入口處已豎起圍欄,間或有外賣人員出入。圍欄前方百米處不時傳來轟隆聲響,正在工作的起重機旁圍了一圈黃綠小點,那是穿著熒光綠反光馬甲、頭戴黃色安全帽的工人們,他們仰頭盯著高空的拆除工作。

除了正門被封,奧森公園內部進入漢能園區的各個入口,也均被封閉。
界面新聞獲得的一份7月16日下發的蓋有“奧體中心項目部專用章”的《通知》顯示, “我方于2021年7月13日開始接管原漢能集團所屬園區并開始施工作業,為保障施工人身及財產安全,我方計劃2021年7月17日0時起全面封閉園區,替換現有安保人員,施工作業人員車輛憑證進出。為避免不必要麻煩,請貴方按原商定計劃(2021年7月16日)清空園區內貴方財物。”

現場安保人員告訴界面新聞記者,十多天前,漢能園區的拆除工作就已開始,近幾日,陸續有漢能前高管、員工來拍攝紀念照。“漢能園區目前已被另一家公司承包,拆除工作結束后將重新裝修”。

一位漢能集團前高管對界面新聞表示,漢能集團部分人員一年前已從奧森公園的辦公地址搬離,新地址為朝陽公園駿豪中央廣場A2樓10層,公司更名為北京啟佳智能裝備有限公司((下稱啟佳智能)。
該人士透露,漢能系搬離奧森,主要是欠繳了幾千萬元的租金等相關費用。
天眼查信息顯示,啟佳智能成立于2016年5月,法定代表人為翟炳賤,由利達晟(北京)科技有限公司間接全資控股。
一位不愿具名的漢能前員工對界面新聞表示,啟佳智能的自然人股東古治娟與監事李嘉祺,均為李河君親戚。
界面新聞致電啟佳智能公開的官方聯系電話,對方否認與漢能有關系,并稱“打錯了”,隨即掛斷。
漢能系主要有三大主體公司,分別為漢能移動能源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漢能移動能源)、漢能水力發電集團和漢能薄膜發電集團(下稱漢能薄膜)。
漢能移動能源以薄膜太陽能發電為技術路線,涉及技術研發、高端裝備制造、組件生產和移動能源應用等
去年7月,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對漢能移動能源進行了破產審查。據界面新聞當時獲悉,漢能移動能源后對破產重整發起異議申請。
今年7月15日,肖磊、李利群兩人,分別向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再次對漢能移動能源提出破產重整申請。
天眼查顯示,截至目前,漢能移動能源經營狀況為存續。
漢能薄膜主要負責光伏業務,是漢能系此前最為廣為人知的主體。在多數太陽能企業選擇晶硅技術路線的當下,該公司選擇了后者。
漢能薄膜為香港上市公司。2015年7月,其被香港證監會強制停牌。該公司一度爭取復牌,但經過四年的時間,該公司最終選擇了私有化道路,取代此前的復牌計劃。2019年6月初,漢能薄膜以股票置換方式完成港股私有化。
漢能水力發電集團負責水電業務,現名為金江水力發電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金江水力)。天眼查信息顯示,該公司擁有三個曾用名:漢能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漢能水力發電集團有限公司、漢能水力發電集團有限公司,經營狀態為存續,法定代表人是黃武球。
2018年,董事長李河君退出漢能水力發電集團,由李偉均擔任新董事長,后者控股40%。兩人或為兄弟關系。
截至目前,金江水力擁有331份開庭公告,572份裁判文書,12次被列為被執行人、10次失信執行人。
據北京法院審判信息網7月19日顯示,北京世奧森林公園開發經營有限公司(下稱世奧公司)與金江水力、北京漢能光伏技術有限公司存在相關房屋租賃合同糾紛,于2021年5月7日立案,執行標的分別為1783萬元、2230萬元,合計4013萬元。
這一上述案件已進入民事一審環節。根據《一審民事判決書》,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判定,漢能方支付世奧公司房屋占有使用費約2221.52萬元,并賠償房屋設施設備損失約1.48萬元。
2011年2月,世奧公司與漢能方簽訂《租賃合同書》,后者承租的租賃標的為三個單體建筑:A棟建筑為5層的整體單體建筑,建筑面積9696.87平方米;B棟建筑為3層的整體單體建筑,建筑面積5902平方米;C棟建筑為2層的整體單體建筑,建筑面積2486.38平方米。
經法院查明,漢能方未能依約于2019年2月1日支付租金687.78萬元,后于4月支付100萬元。2020年1月7日,世奧公司向漢能方送達律師函,通知解除合同并于15日內騰退B棟建筑、支付欠付費用及違約金。
2020年12月7日,世奧公司向漢能方發送騰退函,要求騰退并告知將于12月9日停止公共服務;12月25日,世奧公司與漢能方簽署交接材料,確認房屋設施設備損失1.484萬元。
截至界面新聞發稿時,漢能控股集團官網仍能正常進入,最新一條消息更新于2020年8月,宣傳位于上海的G60科創云廊項目使用漢能MiaSolé組件。
“發展歷程“一欄更新停留在2019年11月,宣傳其高效硅異質結(SHJ)電池6吋硅片全面轉換效率效率達到25.11%。
漢能官方微信“漢能移動能源”也能正常進入,最后一次更新為2020年8月;漢能應用微信中的“漢能商城”已不能打開;京東商城中的漢能自營旗艦店還可正常下單。
經界面新聞梳理,漢能系旗下企業還有一家上市公司漢能碳資產管理(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下稱ST漢能碳,831646.OC)。
今年7月8日,ST漢能碳發布《關于公司整體搬遷的公告》,稱因經營發展的需要,已于2021年7月7日整體搬遷至新的辦公場所,搬遷后地址為北京市豐臺區豐管路16 號9號樓4048室。
天眼查顯示,ST漢能碳是一家碳資產綜合管理服務商,2015年1月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公司實控人、董事長、總經理為王正華,控股比例47.59%。
2019-2020年度,ST漢能碳連續虧損,凈虧損額分別為187.7萬元、194萬元。2020年度的凈資產為-911.8萬元。
該公司稱,目前的經營情況和財務狀況可能存在持續經營能力不確定的風險。
ST漢能碳稱,其連續虧損主要受行業現狀影響,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一方面,由于新冠疫情的爆發和全球經濟下行,全球最大歐盟碳市場碳價持續低迷,交易不活躍。國內碳市場方面,全國統一碳市場雖已經啟動,仍處在基礎建設期。從2017年3月起,國家發改委暫停CCER項目備案和減排量備案,由于沒有新的減排量備案,該公司未能從根本上改變虧損現狀。
2020年度,ST漢能碳實現營收198萬元,同比下滑43%,主要分為CCER項目管理服務、光伏產品和其他咨詢服務三類,各自占比分別為92%、3%和5%。
該公司還表示,其業績下滑,還受漢能集團的負面影響,光伏業務開展受困。
自2019年5月以來,漢能開始拖欠員工工資、公積金及社保費用,陷入欠薪風波。當年10月,李河君就此事發表回應,表示11月應該可恢復正常發薪。
2020年7月,北京人社局公布了九家存在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的企業。六家漢能系企業上榜,均存在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的情況。
2019年5-10月,上述六家漢能系企業共欠付2608名員工薪資,合計約1.7億元,加付賠償金合計約2.3億元。
截至目前,漢能欠薪事件并未得到解決。
除欠薪外,漢能系企業還開始大面積拖欠各種供應商款項,身陷各種法律糾紛。
據界面新聞不完全統計,這些糾紛包括:勞動者爭議糾紛、買賣合同糾紛、民間借貸糾紛、房屋租賃合同糾紛、服務合同糾紛、委托合同糾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