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鄭小琳
美東時間6月25日,群核科技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遞交了招股書,擬沖刺美股市場,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中金為主要承銷商。
招股書顯示,群核科技于2011年創設于杭州,是一個面向家居家裝、公裝、房產等領域的3D云設計平臺,主要用戶為家居家裝企業、設計師以及裝修用戶,公司旗下核心品牌有酷家樂,在家居設計行業有一定名氣。
群核科技的三位創始人均為技術出身。董事長黃曉煌、CEO陳航、首席技術管朱皓此前分別任職于英偉達、美國國家超級計算中心(NCSA)、谷歌和亞馬遜等頂尖互聯網企業。
創立初期,在2013年11月,群核科技上線了家居設計軟件“酷家樂”,歷經多年的時間積淀,酷家樂已經成為公司的核心品牌。
憑借酷家樂的品牌實力,群核科技位居行業頭部地位。據iResearch的數據,群核科技是中國最大的室內設計、裝飾和建筑軟件提供商,以2020年的計費總額衡量,約占10.3%的市場份額。
群核科技的盈利模式,主要靠銷售訂閱及專業服務等。專業服務主要包括建模服務、設計服務和項目實施服務。
銷售訂閱是公司的主要來源。公司超九成的訂閱用戶都來自企業客戶,服務的品牌包括顧家家居、索菲亞、奧普、林氏木業、TATA木門、美的置業等等,服務范圍覆蓋地產、家居領域。
經營業績方面,群核科技近兩年增長較快。公司2019年、2020年及今年一季度營收分別為2.82億元、3.53億元、1億元,同比增長25.19%、33.32%,但盈利方面,公司卻表示:“自創立以來,一直在虧損。”
2019年至2020年,公司凈虧分別為2.6億元、2.96億元,虧損幅度并未收窄,兩年累計虧損超5.5億元。今年第一季度,公司凈虧損1.17億元,相較去年同期的4874.6萬元,虧損正在不斷擴大。
針對業務持續虧損等問題,界面新聞聯系群核科技,截至發稿,公司并未予以回應。
群核科技在招股書中提到,經營錄得虧損主要是為了推動業務增長,公司在產品開發、技術支持和產品營銷方面進行大量投資。公司還指出風險稱:“未來可能無法實現或維持盈利。”
需要指出的是,雖然一直處于虧損狀態,但群核科技并不“缺錢”。招股書顯示,群核科技的經營現金流量凈額常年為負,但賬面現金卻一直充裕。
主要原因在于,其背后一直有資本支持。作為一家初創平臺公司,前期發展需要大量資金。數據顯示,2013年至今,群核科技進行了7輪融資,融資金額超2.3億美元(約14.85億人民幣)。
而縱觀其股東陣營,可謂“群星云集”。在群核科技的股東名冊里,不僅有小米雷軍控股的順為資本,還有高瓴資本、IDG資本、GGV紀源資本、經緯中國等知名資本的身影。
2020年9月到10月,群核科技獲8200萬美元(約5.29億元人民幣)的E輪融資,投資方包括Coatue PE Asia、高瓴資本、GGV、順為資本等,市場預計投后估值超過20億美元(約129億元人民幣)。
目前,實控人及第一大股東為黃曉煌持股19.6%,IDG資本、GGV紀源資本、順為資本、高瓴資本分別依次持股16.5%、14.4%、10.7%、6.9%,為公司控股5%以上的主要大股東。
群核科技雖然是家居設計界的頭部企業,但比起國內領先、全球最大的云設計軟件等頭銜,資本市場更看重的或許是群核科技背后的龐大用戶和高毛利。
用戶數據方面,2021年第一季度,群核科技的注冊登錄月活用戶為150萬;2021年3月,群核科技月度活躍訪問用戶數為3100萬。群核科技平均每天處理數百萬總量的渲染圖和數十億次的API(應用程序接口)接口調用。
同時,群核科技的毛利率常年處于高位。在2019年、2020年和截至2021年3月31日三個月的毛利率分別為69%、68%與66%,也就是說,公司最高能達到近七成的利潤率。
據界面新聞發現,近兩年群核科技正在加速擴張。2020年2月,群核科技完成對建筑地產設計及三維數據可視化平臺Modelo的全資收購,正式開啟房產全空間戰略布局。今年1月,公司又收購了2D軟裝設計頭部企業美間。
數據顯示,美間目前擁有超過100萬軟裝設計師、600萬個軟裝設計方案,并且服務超過3000個家具家居品牌,HC28、吱音、美克美家、宮廷壹號、羅奇堡、摩力克等均是其重要的合作伙伴。
一年內兩起收購,群核科技擴張野心顯露。不僅如此,在這次赴美上市,公司還重點談到:“此次募資除了用于業務擴展外,還將部分資本用于執行國際擴張戰略。”
“我們還尋求在全球范圍內抓住有吸引力的市場機會,并積極拓展我們的全球足跡,我們已取得初步的市場成功。迄今為止,公司已為來自美國、韓國、日本和東南亞的企業客戶提供服務。”群核科技表示。
顯然,為擴大業務規模,群核科技正嘗試以上市募資的方式,來實現業務的國際化,但公司的上市之路是否順利,市場很快就會見分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