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馬越
編輯 | 昝慧昉
資本再一次盯上了消費者的廚房。
預烹飪品牌“COOOOK輕烹烹”近期獲得了數千萬元人民幣的A輪融資,由月恒資本獨家投資,資金將用于新品研發、供應鏈完善、品牌建設等。這也是該品牌半年內獲得的第二輪融資,此前千萬級人民幣的天使輪融資由青山資本領投。
COOOOK輕烹烹成立于2020年12月,創始人Leo曾經先后在寶潔、新希望等大型消費品公司任職,其品牌定位是“一站式異國料理”,提供西餐、日韓、東南亞、南美料理等。
從產品上看,COOOOK輕烹烹目前的SKU只有4個,所售賣的就是幫你把醬汁、配料都搭配好,只需要10分鐘左右就能做好的速食意面。界面新聞在其天貓旗艦店看到,“十分意面”的產品包含奶油培根、番茄肉醬、黑椒牛肉、羅勒番茄意面四種口味,平均每盒價格在22元左右。

便捷化操作、口味還原餐廳是它最大的賣點。品牌介紹稱,COOOOK輕烹烹與基于工廠生產線的傳統研發模式不同,是在公司總部附近搭建中央廚房,按照米其林出餐標準進行口味研發,再聯合工廠進行標準化還原。
速食意面歸類于RTC(預烹飪)或者說半成品菜。從消費場景上看,它針對的仍然是新一代消費者廚藝水平一般,想在家做飯、但又不愿意花費太多時間精力的需求,其實這也是半成品菜近年來爆發的重要消費驅動力。
國海證券研究所在其研報中估計,隨著國內預制菜行業的發展成熟,長遠來看,這個行業有望突破3萬億以上的市場規模;且在6-7年內,可能成長為萬億級別的市場。
從近期爆發的細分品類來看,餐飲企業、生鮮平臺、新消費品牌推出的預制菜,中式料理占據主流,譬如自熱火鍋、螺螄粉、海鮮鍋、拉面、小龍蝦、酸菜魚等等。
而在萬億規模的市場,新玩家如果要布局,與盒馬這樣的生鮮平臺比生態、與餐飲企業比口味恐怕都不是明智選擇,尋找差異化或許才是關鍵。
這也是COOOOK輕烹烹選擇異國料理,并先用意面切入預制菜市場的原因。
“餐飲標準化趨勢拉動了方便速食供應鏈的優化,上游加工、儲存工藝造成了其口味和食材豐富度的提升。”天使輪投資方青山資本表示,“輕烹烹從RTC意面切入,這種主打正餐化的用餐場景對產品的烹飪方式和口感的要求更高。”
與入局品牌甚眾、競爭已日趨激烈的中式速食賽道相比,西式速食的市場空間相對更大。在一二線城市,西餐廳的人均客單價在百元左右,而一碗意面的價格普遍在50-80元之間,將意面進行消費端的改造存在一定空間。
對比傳統的中式預制菜,西式料理的供應鏈和工藝的標準化程度更高,便于規模化、集約化、定制化生產;從需求上看,異國料理給中國消費者的價值感更高,也更容易產生溢價。
這方面,有品牌比COOOOK輕烹烹搶先一步。
比如成立于2019年9月的“空刻意面”就是它的強勁對手——這個最近在微博等平臺瘋狂投入廣告的品牌,最初在項目冷啟動期間,就選擇在李佳琦直播間推廣,1分鐘之內售出7萬份產品。據公開數據顯示,空刻意面在創立后連續2年成為天貓雙十一意大利面類銷量第一,在2020年銷量突破1億元。截止2020年11月,空刻占領了天貓意面市場77.3%的市場份額。

但整體來說,速食意面在國內市場的認知度還不夠清晰,新一代消費者樂于嘗試,但或許很難在細分品類和品牌上保有忠誠度。在細分品類上做好產品、把握渠道以及占領消費者心智,讓速食意面品牌變得大眾化,依然具有挑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