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記者 | 韋香惠
編輯 | 牙韓翔
圍繞“吃”這件事,備受關注的不僅僅是線下餐飲。注意力和資本也正在向消費者的廚房空間轉移。渴望做好一頓飯又“懶癌晚期”的年輕一代,催生出了不少細分賽道,例如自熱火鍋、火鍋底料和拌飯醬等復合調味品,以及半成品菜。
半成品菜,也叫預制菜,制作商將所有菜品洗凈切好,再裝配所有完整調料包,消費者買來后只需要簡單處理,按照包裝上精細準確的操作指引,就能夠制作出一道還算像樣的硬菜。
半成品菜在過去更多面向餐飲企業,而2020年的疫情下人們減少了在外用餐,加上2021年“就地過年”的趨勢,讓半成品菜出現在了更多的家庭消費場景之中。2020年天貓數據顯示,預制半成品菜銷售同比增長111%。
這也催生了半成品菜相關企業在近兩年快速崛起。天眼查數據顯示,截止2021年1月,我國共有超過6.9萬家相關企業。而公開數據顯示,半成品菜相關企業2020年注冊量達到十年之最,全年共新注冊1.25萬家,同比增長9%。
資本也在撒向半成品菜。2021年開年以來,已有多個預制菜企業融資。凍品在線集團獨立孵化的新零售項目“三餐有料”成立三個月內連續完成兩輪融資,投資方包括梅花創投、英諾天使基金等。“日日煮”宣布完成2500萬美元C1輪融資,主要用于推廣快速烹飪產品以及拓展食品科技研發業務。4月 28日,蘇州味知香也正式登陸上交所主板,成為“預制菜第一股”。其招股書顯示,2018年-2020年期間,這家公司三年年復合增長率為3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