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王勇
近期火熱的儲能話題背后,抽水蓄能依然是低調的王者。它的價格機制問題,也得到了國家的進一步明確。
5月7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關于進一步完善抽水蓄能價格形成機制的意見》(下稱《意見》)指出,在今后一段時期,加快發展抽水蓄能電站,是提升電力系統靈活性、經濟性和安全性的重要方式,是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的迫切要求。
但隨著電力市場化改革的加快推進,抽水蓄能電站也面臨與市場發展不夠銜接、激勵約束機制不夠健全等問題。
《意見》因此提出,在現階段,將堅持以兩部制電價政策為主體,進一步完善抽水蓄能價格形成機制。以競爭性方式形成電量電價,將容量電價納入輸配電價回收,同時強化與電力市場建設發展的銜接,逐步推動抽水蓄能電站進入市場。
所謂兩部制電價,即包括了電量電價和容量電價。
電量電價,是按照實際發生的交易電量計費的電價;容量電價代表電力工業企業成本中的容量成本,即固定資產投資費用。
《意見》指出,將發揮現貨市場在電量電價形成中的作用。在電力現貨市場運行的地方,抽水蓄能電站抽水電價、上網電價按現貨市場價格及規則結算。
現貨市場尚未運行情況下,引入競爭機制形成電量電價。抽水蓄能電站抽水電量可由電網企業提供,抽水電價按燃煤發電基準價的75%執行,鼓勵委托電網企業通過競爭性招標方式采購,抽水電價按中標電價執行等。
此外,將合理確定服務多省區的抽水蓄能電站電量電價執行方式。
對于容量電價,《意見》表示完善核定機制。將對標行業先進水平合理核定容量電價,且建立適應電力市場建設發展和產業發展需要的調整機制。
容量電價將體現抽水蓄能電站提供調頻、調壓、系統備用和黑啟動等輔助服務的價值。抽水蓄能電站將通過容量電價回收抽發運行成本外的其他成本,并獲得合理收益。
“以兩部制電價政策為主體”的定調,與發改委2014年提出的《關于完善抽水蓄能電站價格形成機制有關問題的通知》中“形成競爭性電力市場以前,對抽水蓄能電站實行兩部制電價”有所不同。
據《中國電力報》報道,國網新源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侯清國表示,新機制堅持和優化了兩部制電價,通過價格政策全面體現了抽水蓄能提供的服務價值,反映了抽水蓄能服務系統的本質特性。
兩部制電價,利用了容量電價和電量電價兩部分來分別計算電價,可以刺激用電部門提高用電設備或最大負荷的利用率,運用價格杠桿來促進工業企業用電的合理化。
此外,發改委還強調,要健全抽水蓄能電站費用分攤疏導方式,建立容量電費納入輸配電價回收的機制,建立相關收益分享機制,完善容量電費在多個省級電網的分攤方式,以及完善容量電費在特定電源和電力系統間的分攤方式。
抽水蓄能電站未來還將作為獨立市場主體參與市場?!兑庖姟诽岢鲆苿与娬酒降葏⑴c電力中長期交易、現貨市場交易、輔助服務市場或輔助服務補償機制。
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中國已投運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3560萬千瓦,占全球市場總規模的18.6%,同比增長9.8%。
其中,抽水蓄能的累計裝機規模最大,為3179萬千瓦,同比增長4.9%,在建裝機5243萬千瓦;電化學儲能的累計裝機規模位列第二,為326.9萬千瓦,同比增長91.2%。

今年3月,國家電網有限公司(下稱國家電網)宣布,“十四五”期間將力爭在新能源集中開發地區和負荷中心,新增開工2000萬千瓦以上裝機、1000億元以上投資規模的抽水蓄能電站。并向社會開放國家電網擬建抽水蓄能項目,合作模式一廠一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