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曾仰琳
四川新網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新網銀行”)因侵害消費者權益被監管點名。
3月18日,中國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發布《關于新網銀行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案例的通報》(下稱“《通報》”)。
《通報》指出,自2019年第四季度以來,監管系統接收到消費者對新網銀行的投訴舉報顯著上升,車貸方面的投訴舉報數量位列銀行業金融機構第二位,反映問題主要集中在銀行違規放款、對車貸金額存在異議、貸款息費過高、暴力催收等方面。其中,對新網銀行與一家互聯網汽車消費分期服務平臺合作業務的投訴舉報尤為突出。
?《通報》披露,調查發現新網銀行與該互聯網平臺合作業務存在以下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
一是新網銀行貸前調查不盡職。新網銀行存在對部分借款人貸款申請資料真實性核查不到位的問題,違反相關監管規定。
二是新網銀行催收管理不到位。新網銀行存在短信催收缺乏相應的管理制度、電話催收操作規程不完備等問題。
三是新網銀行與該互聯網平臺合作業務推高了消費者融資成本。在監管接收的消費投訴和舉報事項中,消費者被該互聯網平臺收取的平臺費或服務費與汽車融資金額之比集中在14%至28%之間,有的費率達到30%以上;新網銀行向消費者發放貸款的年利率區間為7.7%-8.9%,均值為8.49%。消費者承擔的費率、利率等融資綜合成本大幅高于汽車消費貸款正常息費水平。
《通報》要求各銀行保險機構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按照銀保監會《關于銀行保險機構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體制機制建設的指導意見》,建立健全消費者權益保護體制機制,自上而下切實承擔起主體責任,圍繞與第三方機構合作、催收管理等方面侵害消費者權益亂象開展自查自糾,依法合規開展經營活動,切實降低融資綜合成本,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一不愿具名的車貸行業人士向界面新聞記者透露,《通報》中提到的互聯網汽車消費分期服務平臺很可能就是美利車金融。
界面新聞記者通過查詢互聯網投訴平臺發現,在關于美利車金融的投訴中,有大量借款人將新網銀行一并作為投訴對象,投訴的原因多為未獲得本人確認便收到來自新網銀行方面的貸款、陰陽合同、暴力催收等。
據了解,美利車金融平臺和新網銀行背后擁有同一個股東——新希望集團。
天眼查顯示,新網銀行大股東為新希望集團,持股30%。公開資料顯示,美利車金融2019年10月曾擬赴美IPO,其招股書披露的股權結構顯示,新希望集團旗下公司Key View Investments Limited持股16.3%,為第一大股東。后來,該平臺經歷了創始人劉雁南被警方控制、大規模裁員等一系列事件后,IPO計劃終折戟。
對于上述的通報,新網銀行相關負責人向界面新聞回應稱,“這次通報是對我行消保工作一次把脈問診。我行認真對待、深刻反思,誠懇接受監管部門的批評和指導。通報所指出的問題集中發生在開業初期,近一年多來,我行已根據監管部門的指導意見,成立專項整改小組,全面開啟自查和持續整改工作,目前主要問題整改已取得階段性進展。后續我行將以通報為新起點,舉一反三,久久為功,不斷完善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