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徐寧
工藝突破疊加礦山復產,全球鎳價應聲大跌。
3月4日,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鎳價大跌7.53%,收于16020美元/噸,盤中一度重挫近8%降至15945美元/噸,創下2016年12月以來的最大跌幅。
3月5日開盤,LME鎳價稍有回升。截至界面新聞記者發稿,LME鎳價為16255美元/噸,上漲2.26%。
但國內滬鎳期貨主力仍大幅下降。3月5日開盤,滬鎳跌至120170元/噸,觸及跌停。隨后跌幅略有收窄。截至界面新聞記者發稿,滬鎳價格為122040元/噸,下跌7.59%。
近兩日,滬鎳累計跌幅達14%,價格處于近三個月的新低。
上海有色網分析認為,鎳價此番大跌,主要是因為國內鎳不銹鋼產業龍頭青山控股集團(下稱青山控股),官宣打通了紅土鎳礦轉化為高冰鎳的工藝,且與買家簽訂遠期供貨協議,從而引發市場對電解鎳重新定價擔憂。
3月3日,青山控股在官網公告稱,與華友鈷業(603799.SH)、中偉股份(300919.SZ)簽訂高冰鎳供應協議。
三方共同約定青山控股將于今年10月開始,一年內向華友鈷業供應6萬噸高冰鎳,向中偉股份供應4萬噸高冰鎳。
高冰鎳是鎳精礦經電、轉爐初級冶煉而成的鎳、銅、鈷、鐵等金屬的硫化物共熔體。
安信證券研報顯示,目前鎳生產工藝主要分為兩條路線,一條路線是硫化鎳礦生產高冰鎳,高冰鎳再生產硫酸鎳或電解鎳。硫酸鎳主要用于電池和電鍍領域,部分電解鎳用于不銹鋼和合金行業。
另一條路線是紅土鎳礦直接生產鎳鐵或鎳生鐵(NPI),進而生產不銹鋼,少部分形成鎳中間產品生產硫酸鎳或電解鎳。

此前,這兩條路線相對獨立。如上圖黃色標準路線所示,如今紅土鎳礦也能直接量產高冰鎳,對硫酸鎳來說,新增了原料來源,能一定程度上緩解此前鎳中間品供應緊張的局面。
華泰期貨研報表示,青山控股高冰鎳的大規模生產引發了供給側改革,硫酸鎳的供應瓶頸已經被打破。
3月3日,全球重要的鎳礦生產商俄羅斯諾里爾斯克鎳業公司(Norilsk Nickel)公告稱,旗下礦山正在安裝圍堰,預計下周確定恢復礦山的時間,并預計可能在3月15日后投入運營。
這對目前的鎳礦市場而言,意味著有新的供給增加。因此有觀點認為,這對市場利空。
2月底,由于地下水泛濫,諾里爾斯克鎳業公司暫停了旗下Oktyabrsky和Taimyrsky礦的運營。該公司管理會決定于3月9日舉行會議,評估實施生產計劃的后果,并確定完全恢復兩個礦山運營的時間。
但上海有色網稱,該事故或影響一個月新出鎳礦石的供應,在冶煉廠已有生產備料的情況下,影響有限。
青山控股于1988年創立于溫州,是中國的不銹鋼龍頭企業,2019年生產粗鋼1065萬噸。該公司業務還涉及新能源領域的原材料、中間品及新能源電池,主要應用于儲能系統和電動汽車等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