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莊鍵
全國政協委員、寧德時代(300750.SZ)董事長曾毓群建言稱,應將電化學儲能作為國家新型基礎設施,納入國家和地方的各項能源發展規劃。
3月2日,界面新聞從寧德時代獲悉,今年兩會期間,曾毓群提交了兩份提案,分別涉及電化學儲能設施建設和鋰電池知識產權保護。
曾毓群稱,電化學儲能的大規模商業化應用,離不開儲能政策和市場環境的改善,但就實踐情況看,還存在些許問題。他認為,主要問題包括缺乏頂層設計,各方規劃統籌協調性不足;市場機制不成熟,投資儲能經濟性差;缺乏準入門檻要求,劣幣驅逐良幣現象頻出。
針對上述行業問題,曾毓群提出四點建議。他認為,首先應加強頂層設計,將電化學儲能作為國家新型基礎設施,納入國家和地方“十四五”能源發展規劃、電力發展規劃以及可再生能源規劃。
他同時提出,應建立市場機制,讓儲能既要“有效”,即有效果、有價值;也要有利,即有價格、有收益。同時應推進“新能源發電+儲能”,同步制定儲能電站性能和安全標準,防止低水平競爭。
曾毓群關于儲能設施建設的最后一條建議,是建設儲能云平臺,用共享經濟和平臺經濟的模式創新儲能運營機制,提高儲能收益。
在另一份關于鋰電池知識產權保護的兩會提案中,曾毓群指出,目前鋰電池知識產權訴訟案件時有發生,企業維權過程較為困難。維權過程中,存在著取證難、維權成本高,維權周期長,以及商業秘密維權困難等問題。
他舉例稱,鋰電池知識產權訴訟涉及前期準備、一審和二審,整個案件全過程需要三年左右,相對鋰電池產品的更新換代周期嚴重滯后。
曾毓群建議,應從三方面加強鋰電池行業知識產權保護。包括深化證據保全制度規則,降低舉證階段的難度和維權成本,同時建立知識產權特別審理程序以提高審理效率,縮短審理周期。
他還建議,應加快商業秘密保護制度的出臺,從而切實服務于企業維權的需求,解決企業維權舉步維艱的困境。
自2017年以來,寧德時代已連續四年蟬聯全球最大的動力電池企業。韓國新能源分析機構SNE的統計稱,去年寧德時代動力電池的全球裝車量為34 GWh,市場份額為24.82%。
據界面新聞此前獲悉,電池儲能領域是寧德時代下一個發力方向。但目前儲能系統業務在寧德時代的營收版圖中占比仍很小。2019年,動力電池系統對寧德時代的營收貢獻最大,占比達82.79%;鋰電池材料占比13.04%;儲能系統業務占0.64%。
曾毓群去年也提交了兩份政協提案,分別涉及推進電化學儲能建設和加快工程機械和重卡電動化。
關于儲能建設領域,他去年建言稱,應建立價格機制,將保障電網運行安全和輸配電服務的電網側儲能納入電網規劃,準許進入輸配電成本核算;完善標準和管理體系,確保儲能產業安全可持續發展;同時建設吉瓦時級大型儲能示范站。
曾毓群在去年的另一份提案中稱,快速推廣工程機械和重卡的電動化,對于打贏藍天保衛戰,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