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申君毅
攝影|王金奎、劉紅朝
山東有各類學校3.77萬所,各類在校生1989萬人,教職工150萬人,其中不乏有許多優秀的教師、校長,還有培養出許多國之棟梁的名校,為了宣傳典型、表彰先進,山東省教育廳聯合鳳凰網、界面新聞、澎聚傳媒共同發起“齊魯名師·名校·名校長高端訪談”系列活動。通過名校巡禮、名師訪談、對話名校長系列主題活動,從濟南啟動,16個地市巡禮,充分展現各地市各高校的發展歷程,分享教書育人的經驗成果,發掘辦學治校的先進理念,積極打造齊魯名師、名校、名校長這三名工程、三名品牌、三名亮點。
待16個地市訪談結束后,將“圍繞總結示范新成果,服務山東教育新發展”,做好活動成果的提煉總結,好的經驗做法在全省進行推廣,把“一枝獨秀”變成“滿園春色”,讓高端訪談活動成為響當當的教育宣傳品牌。
愛是教育的靈魂,只有融入了愛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對于東營實驗小學教師魏瑞霞來說,正是因為對“愛育無聲”這一教育情懷有著深入的感悟,才能在教育道路上找到屬于自己的育人“航標”。
從朝氣蓬勃的青蔥歲月到如今鬢角以生白發的年紀,魏瑞霞已經在教育這片熱土之上勤勤懇懇耕耘了三十四載,在這一萬多個日日夜夜里,魏瑞霞感悟最多的就是:當初,選擇當老師是對的!隨著歲月的陪伴,研究的深入,魏瑞霞已經為教育這份事業拋下了自己所有的熱忱。
撐起一片天地,護育孩子成長。本期讓我們一同走進東營實驗小學,走近這位用愛續寫教育故事,用心打開孩子們童真心靈的教育者。
促進孩子心智成長
確立探索數學模型思維教育的初心
一位眼中有光、靈魂有愛的老師會影響孩子的一生!也會在她幼小的心靈里面播種下夢想、播種下希望、播種下愛的種子!出生于農村的魏瑞霞從小就清楚的知道,知識會是改變她一生命運的石階,幸運的是她在求學時遇到了“眼睛有光”“靈魂有愛”的好老師,這也讓魏瑞霞在心底種下了支教的種子。
1986年6月底,魏瑞霞師范畢業,懷揣著忐忑又激動的心情她填報了東營市的工作志愿,從此,東營成為了魏瑞霞第二個故鄉。
回憶起任教的第一堂課,魏瑞霞溫柔的表情里透露出一點羞澀,當時還不滿十八歲的魏瑞霞,個子不高,身材瘦瘦小小,班級里三分一的孩子都比她個子高,當孩子們以為她是新來的“同學”時,她有些哭笑不得。但是當上課鈴響起時,她還是昂首自信的走上了三寸講臺,因為十分充足的準備,讓她獲得了孩子們真誠的認可,看到孩子們天真懵懂又對知識充滿渴望的眼神,魏瑞霞暗暗決定一定要成為一名合格的“同學老師”!
教師這個職業是特殊的,它需要面對的是一群活潑又天真的靈魂,為了滿足每一次教育實踐的展開,教師的角色也要時時刻刻做出調整,所以,30多年來,魏瑞霞認為自己的角色是——亦師、亦友、亦家人!
教學知識時,是老師,傳道受業解惑;
分享經驗時,是學生,認真傾聽;
課間游戲時,是朋友,互幫互助;
孩子犯錯時,是導師,循循善誘;
孩子成功時,是伙伴,分享快樂;
孩子受挫時,是家人,細心呵護;
…………
總而言之,與愛同行,魏瑞霞捧著一顆心將自己奉獻給這群可愛的孩子們,用“負責”來答復生命,用熱忱擁抱教育。
模型思維教育
為孩子智慧成長提供核心素養支架
回顧多年來的教學生涯,回顧與孩子們的朝夕相處,似乎腦海里每一幀片段都是有愛、有歡笑的模樣。從不滿十八歲的“姐姐”老師,慢慢脫變為一個“阿姨”老師,后來成長為一名“媽媽”老師,現在更像是一名“奶奶”老師!魏瑞霞始終帶領著一群純真、可愛的孩子們,一起享受著“游戲數學”“活動數學”“故事數學”“繪畫數學”“生活數學”的樂趣!
“讓每個孩子健健康康地成長,快快樂樂地學習!”是魏瑞霞一直堅守的教育理念,數學作為一門相對抽象枯燥的學科,魏瑞霞為了將這門課講的生動透徹,讓孩子們喜歡,多年以來,魏瑞霞及團隊持之以恒地進行著一系列的研究和探索。
“讓每個孩子人人喜歡學數學,個個樂意用數學”,魏瑞霞將一些抽象、難懂的數學知識,與孩子們熟悉的、喜聞樂見的、活潑有趣的一些數學游戲、數學活動、數學故事、數學動畫……有機的融合在一起,引導學生在“游戲里——玩數學”“活動中——做數學”“故事里——編數學”“繪畫中——畫數學”“模擬中——演數學”“生活中——用數學”。
魏瑞霞將“抽象難懂的數學”變得“直觀形象”,“靜止的數學符號”變得“活靈活現”讓每個孩子從小樹立起學好數學的信心和勇氣,為今后的數學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石。
教育的輪回周而復始,魏瑞霞在教育沃土上甘之如飴、樂此不疲的耕耘,執著地堅守著自己的“教育初心”:“一生只做一件事”——教育好有緣相識的每一個孩子!“一生只教一本書”——潛心研究數學教材的教法學法!
團隊成長
嵌入數學模型思維教育研究與實踐中
著名教育家雅斯貝爾斯說:“教育的本質意味著:一棵樹搖動一棵樹,一朵云推動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一個靈魂。”教育從來不是一個人的事情,2010年魏瑞霞名師工作室成立于這一年的初春三月。
歷時三個周期,魏瑞霞名師工作室正式采用“1+8+N”機制進入運行。經過10多年的摸索,團隊逐步磨煉成為一個學習的團隊、研究的團隊、實踐的團隊、創新的團隊,更是一個團結的團隊,充滿著戰斗力的團隊。工作室以“名師工作室”為平臺,以“助推教師專業發展”為重任,在專家引領,同伴互助和自我反思中,工作室成員走進市內的各個工作站,牽手省內外的各大工作室,逐漸形成了由“點”到“線”,由“線”到“面”的網格狀、立體式的合作共同體。
魏瑞霞名師工作室在自身建設、專業發展、示范引領、成果顯現等方面均取的重大成效,先后被山東省總工會、山東省教育廳評為“山東省勞模創新工作室”“山東省工人先鋒號”“齊魯名師領航工作室”等6項稱號,工作室經驗在省內外推廣交流。
面對榮譽和肯定,魏瑞霞笑著說道:“不能為榮譽而活,更不能被榮譽所累!我們必須對得起‘教師’這一神圣稱號!”她清醒的知道自己或許在天分、能力、家境方面并不是最優秀的,但在她卻是最執著的,她堅信:在教育這條道路上自己不停步伐地奔赴就能摸到幸福,不辭辛勞地耕耘就會有所收獲!
新的時代,賦予新的使命!現如今,魏瑞霞致力于發展學生的“數學模型思維”,搭建起孩子智慧成長的思維支架。而“魏瑞霞齊魯名師領航工作室”也以嶄新的面貌,奔赴新的教育征程,開啟新的教育篇章!展望未來,魏瑞霞一定將不辱使命,向著魯派教育家的夢想揚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