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黃姍
編輯 | 周卓然
Tiffany與LVMH從聯姻到反目的大戲還在繼續上演。
《金融時報》報道稱,當地時間9月28日,LVMH集團在美國特拉華州地區法庭正式向Tiffany提起上訴,請求該地區法官批準LVMH取消原計劃以162億美元收購Tiffany的交易。
9月9日,Tiffany宣布將LVMH集團告到特拉華州地區法庭,理由是后者在今年疫情之后以各種手段拖延,并企圖終止這筆收購交易,Tiffany希望地區法庭能阻止LVMH放棄這筆交易。
當天晚些時候,LVMH集團迅速做出回擊,宣布將反訴Tiffany董事會和管理層疫情期間管理不善。

本周一,LVMH集團正式在法院遞交了一份詳盡的、長達97頁的起訴書。LVMH在起訴書中主張,Tiffany在疫情期間縮減資本和市場營銷投入,還不顧新冠疫情的影響堅持派息,這些舉措意味著Tiffany當前狀況與LVMH集團同意收購時的情況不一樣了。
LVMH在起訴書中評價Tiffany“對未來的挑戰毫無準備”,而且“其業績表現是災難性的,而且前景黯淡”。
Tiffany在8月27日發布了2020半年報;截止到2020年7月31日,Tiffany上半年全球凈銷售額同比下滑37%至13億美元,實現從2019年同期的凈盈利2.62億美元下跌至凈虧損3300萬美元,每股凈虧損0.27美元。

不過,由于中國等部分市場第二季度復工復產以及在線銷量的增長,Tiffany第二季度恢復盈利,實現凈銷售額同比下滑24%至7.47億美元,凈利潤3200萬美元。基于此,Tiffany第二季度按照每股0.58美元的價格進行派息。
對此,LVMH集團在起訴中指責道:“Tiffany將持續業績低迷,而根據持續和重大的疫情影響,Tiffany的2020年第四季度業績可能不會好到哪里去,這會持續損害Tiffany的銷售表現,而且沒有任何好轉的跡象。”

同時,LVMH還指出,Tiffany高層試圖迫使這項交易完成,是覬覦收購完成后的個人獲利。LVMH指出,Tiffany首席執行官Alessandro Bogliolo將從收購交易中獲得4400萬美元的傭金,“這黃金降落傘相當于Tiffany在2020年上半年的虧損數目。”
此外,LVMH還在起訴中玩起了法律文字游戲。LVMH集團在起訴中辯稱,Tiffany在與LVMH集團的交易協議中,沒有把疫情列為災難性事件;通常,災難性事件是屬于不可抗扭因素,是LVMH集團作為買方必須承擔的風險。
而在雙方收購協議中,Tiffany將網絡攻擊,法國大游行和香港社會事件列為不可抗逆因素,表示Tiffany及其律師理解這樣的條款將決定LVMH在這些情況之下必須完成交易。
換言之,LVMH集團辯稱,Tiffany沒有將公共衛生危機或大流行病列入災難性事件說明,“大流行病已經造成了不利影響,而這一影響將允許LVMH終止交易。”

目前,LVMH和Tiffany雙方各執一詞,只有看特拉華州法庭講如何做出裁決。
特拉華州法庭迄今為止只出現過一次允許買家終止交易的判決先例,而且對于收購方提出因“外部事件造成的實質性不利影響”的論點持懷疑態度。《金融時報》評論認為,這是為什么LVMH集團方面還要攻擊Tiffany高管疫情期間管理不善。
LVMH集團此前向特拉華州法庭申請將Tiffany的上訴案開庭時間延期6-7個月。上周,法官Joseph Slights同意Tiffany將開庭時間提前,并把開庭時間定在2021年1月,庭審將持續四天。
不過,2021年1月這個時間仍然晚于原定完成LVMH收購Tiffany交易的截止時間,也就是2020年11月24日。同時,該時間早于已經通過的反壟斷審查的過期日。
而一位參與這起案件的知情人士表示,Slights法官決定在1月初開庭表明,他希望兩家公司在開庭之前能達成和解協議。
總體上,開庭時間提前給予處在較為被動局面的Tiffany一些掌控權。Tiffany的運營目前受到收購交易的多項限制,包括資金使用的限制。如果LVMH成功推遲交易完成時間,會給Tiffany的業務帶來大量破壞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