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各類公司的合并新聞轟炸得有些審美疲勞之時,陶氏化學與杜邦牽手的消息,還是多少讓人吃驚。畢竟這是兩家分別創立于1802年和1897年的百年老店,也是美國歷史最為悠久的企業。
本周五,陶氏化學和杜邦正式對外宣布了兩家公司合并的決定,持續近一周的傳聞也由此被證實。陶氏化學和杜邦目前的市值分別為637億(約合4111億元人民幣)和653億美元(約合4214億元人民幣),這也意味著一家市值約1300億美元(約合8390億元人民幣)的新化工巨頭即將誕生。在陶氏化學和杜邦合并后,公司將更名為“DowDuPont”(陶氏杜邦)。
根據雙方的協議,陶氏化學的股東可將所持每持股份換得合并后公司1股股份;杜邦公司股東所持有的每股股份將獲得1.282股的新公司股份。陶氏化學CEO安德魯·利韋里斯(Andrew Liveris)將成為陶氏杜邦的執行董事長;杜邦公司CEO愛德華·布林(Edward Breen)將在新公司繼續擔任CEO一職。
兩家公司預計,此次合并將在明年下半年完成,而此前還須通過政府部門的批準以及雙方股東的同意。而陶氏化學和杜邦兩家行業巨頭的合并,很有可能招致來自政府反壟斷部門的重點審查。
不過《華爾街日報》認為,由于兩家公司的許多主要產品間并不存在直接競爭,這項交易很有可能順利通過反壟斷審查。彭博情報的分析師杰森·邁納(Jason Miner)也表示,兩家公司的產品線沒有太多交集,反壟斷監管部門所關注的焦點可能將是種業和農作物化學品領域。
如果合并順利完成,新的陶氏杜邦公司還計劃拆分成三塊業務。三家新公司將分別重點發展農業、材料科學以及特種產品。彭博社稱,在陶氏化學和杜邦公司合并結束后的18到24個月,此次拆分才會最終完成。
此次化工行業的“驚天合并”,發生在愛德華·布林(Ed Breen)正式成為杜邦董事長兼CEO一個月之后。布林此前作為救火隊員,接替辭職的柯愛倫(Ellen Kullman),擔任公司的臨時CEO一職。
布林以擅長于激進的業務重整著稱,在10月27日的一次會議中,他直截了當地告訴分析師們,杜邦的農業化學品板塊將會發生業務整合,而潛在的交易對象就包括陶氏化學。不過現在看來,布林對于杜邦的重整計劃要較外界所認為的更為大膽。
杜邦與陶氏化學目前都飽受股東的非議,后者要求管理層精簡業務并重點發展快速增長的業務部門,而兩家公司不得不剝離原有的產品線并進行業務重組。
兩家公司最新交出的今年三季度業績單都不甚理想。杜邦的銷售額下降了21%,至49.7億美元(約合321億元人民幣),而陶氏化學的銷售額也下降了16%,至120億美元(約合774億元人民幣)。相當程度上,此次杜邦與陶氏化學的合并,也可以認為是對股東訴求的回應。
而隨著陶氏化學和杜邦的聯手,全球種業和農作物化學品行業的格局隨之改變,新的并購也被認為有可能接踵而至。
《華爾街日報》稱,陶氏化學和杜邦的大部分收入來自于化工產品和材料,但兩家公司合并后,不會對這個集中度有限行業的競爭格局帶來太大改變。而對于種業和農作物化學品領域而言,這將是最近十年來現的最大一次調整,目前行業內的主導企業包括拜耳、巴斯夫、孟山都和先正達。
今年5月,孟山都向先正達提出了一份價值450億美元(約合2904元人民幣)的收購要約,不過被后者拒絕。而此后,巴斯夫則被報道也有意于與先正達聯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