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江帆
今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對光伏行業的沖擊有限。
7月22日,由中國光伏行業協會(下稱光伏協會)主辦的“光伏行業2020年上半年發展回顧與下半年形勢展望研討會”在線上召開。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王勃華在會上表示,上半年整體經濟形勢不好,但光伏業表現不錯。
光伏協會數據顯示,光伏制造端各環節均保持了兩位數的增長。
上半年,國內多晶硅產量20.5萬噸,同比增加32.3%。通威股份(600438.SH)、保利協鑫(03800.HK)等頭部企業如期擴產,老舊產能加速退出,主要企業的單晶硅料占比超過90%。
同期,硅片產量為75 GW,同比增長19%,其中八成產量為單晶硅片。大尺寸化趨勢愈演愈烈,在五大央企的招標結果中,尺寸為158.75mm的占比已超50%,166mm的占比為38%。
國內組件上半年產量為53.3GW,同比增長13.4%,組件功率攀升至600 W。
電池片產量達59 GW,同比增長15.7%。據光伏協會不完全統計,上半年共有六家企業投產異質結電池,總產能約達10 GW。
異質結(HIT/HDT)是N型電池的技術路線之一,在晶體硅上沉積非晶硅薄膜的獨特構成,使其綜合了晶硅電池與薄膜電池的優勢,是高轉換效率光伏電池的熱點方向之一。
光伏協會指出,今年是光伏行業走向平價最為關鍵的一年,也將是技術創新異常活躍、產業鏈各環節的市場競爭異常激烈的一年。
在出口方面,1-5月中國光伏產品出口額約78.7億美元,同比下降10.1%。其中,硅片、電池片出口額同比增長。
組件出口則出現下降,出口額為65億美元,同比下降12.8%;出口量為27.7GW,同比下降1.8%。
“海外市場發散度進一步擴大,除荷蘭和越南外,前十大出口國占比均在下降。” 王勃華表示,出口歐洲的占比增大至40%,較去年提供12個百分點,成為中國光伏產品最大的出口區域。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時隔兩年再次進入中國光伏產業前十大出口市場。1-5月,中國光伏對美出口額3.1億美元,同比增長20倍以上。
受疫情影響,下游需求不振,光伏制造端價格繼續下降。
據王勃華介紹,3-5月制造端各環節價格降幅較大。其中,多晶硅致密料價格下降19%,菜花料價格降幅達45%。隆基股份(601012.SH)曾連續下調五次硅片價格。
6月起,受630搶裝及海外需求的恢復影響,多晶硅價格小幅上揚,硅片、組件價格止跌企穩。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發展中心副主任陶冶表示,上半年國內新增光伏裝機11.5 GW。其中集中式7.07 GW,分布式4.43GW,累計并網裝機容量約2.16億千瓦。
陶冶預計,在補貼競價結果和全年光伏新增消納能力的雙重助推下,下半年將新增裝機近30 GW,全年新增光伏裝機將達40-43GW。
上半年,光伏產業集中度也得到了進一步提升,落后產能及二三線小廠加速退出。
經光伏協會統計,截至6月底,光伏各環節前十大企業產量占比均較年初有提升,多晶硅由92%升至99%、硅片由93%升至94%、電池片由55%升至75%、組件由64%升至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