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黃姍
編輯 | 周卓然
5月18日,韓國最資深的英文媒體之一《韓國時報》(the Korea Times)在一篇評論文章中批評了法國奢侈品牌Chanel“缺乏企業社會責任”。
事件起因于Chanel上周在全球市場對部分皮具商品進行調價。5月11日,Chanel在歐洲市場率先對部分商品進行提價,價格上調幅度在7%至18%之間。
在當天的報道中,Chanel中國團隊還對界面時尚表示,“此次調價我們將持續遵循全球價格協調策略,以避免各市場之間存在顯著價格差異。”
但是,Chanel在全球各地區市場的漲價工作并不是一步到位,而是逐步完成。而關于各個地區市場的具體漲價日期,Chanel并未提前告知外界。造成的結果是,5月11日至13日,先后有近千名韓國奢侈品消費者涌入Chanel韓國精品店搶購即將漲價的手袋。路透社、《韓國時報》等媒體報道,那幾天每日都有數百位顧客提前三小時排隊等在Chanel韓國門店外。
根據報道,部分韓國消費者到店搶購Chanel手袋的時候并未佩戴口罩,也并沒有保持社交距離。這引起了韓國首都首爾政府的擔憂,因為就在一周以前,韓國梨泰院地區剛剛發現了又一起新冠肺炎聚集性感染。
韓國公民衛生部門部長羅寶珠(Na Baeq-ju)表示,“我們很清楚這一問題,我們也一直密切注視事態發展。我們正在考慮是否要實施行政命令(暫停Chanel在首爾地區的運營)。”
消費者因為奢侈品漲價而提前搶購的情況上周在中國市場也發生了。Chanel同樣沒有于5月11日當天提高商品在中國市場的價格,而Chanel也沒有向外界透露中國商品漲價的具體日期。Chanel中國一間門店的銷售也在當天對界面時尚表示,漲價的日期“我們不能說的。”
而隨著Chanel全球漲價的消息不脛而走,Chanel在上海的多家精品店在5月11日前后幾天都出現了消費者排長隊買包的情況。
界面時尚此前評論過,Chanel等頭部奢侈品漲價已經成為近年來的慣例,除了客觀上生產成本的上漲促使零售價格的上調,漲價同時也成為奢侈品饑餓營銷的手段之一。即將漲價的奢侈品讓消費者產生提前買入會賺到的心理,從而推動一波銷售的上漲。
因此,部分奢侈品消費者在商品漲價前到店搶購幾乎是可預見的結果。不過,Chanel韓國團隊顯然沒有為這一可預見的結果做好充足的防疫準備。《韓國時報》因此批評道,“如果Chanel在這里充分履行企業社會責任,消費者會更加通情達理。”
今年,當全球各地市場都因為新冠疫情將面臨不同程度衰退的時候,像中國和韓國等疫情防控成效顯著的地區市場正成為奢侈品牌挽救業績的關鍵市場。這些東亞市場擁有不斷增長的高凈值人群和快速增長的奢侈品消費者,而他們受到疫情的限制轉而在本國市場進行奢侈品消費。Chanel等奢侈品牌通過適當的提價可以抓住這部分高凈值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