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周小飏
中國最大黃金生產商紫金礦業(601899.SH)和全球最大黃金生產商巴里克黃金公司 (下稱巴里克黃金)遇到一個棘手難題。
4月27日,紫金礦業發布公告稱,其和巴里克黃金在巴布亞新幾內亞(下稱巴新)的合資公司巴理克(新幾內亞)有限公司(下稱BNL),面臨著關停風險。
紫金礦業和巴里克黃金分別持有BNL 50%股份。BNL擁有巴布亞新幾內亞恩加省波格拉金礦(Porgera)項目95%的權益。
波格拉金礦的采礦權本于2019年8月到期。據澳大利亞專業媒體MINING.COM報道,2017年6月,BNL和巴新政府簽訂了延長采礦權的協議,將采礦權繼續延長20年。
但現在,巴新政府以該金礦引發了負面的社會、環境和經濟效應為由,宣布收回該礦的采礦權。
巴新政府4月24日發布新聞稱,決定不批準波格拉金礦特別采礦權的延期申請,并表示將組成國家談判團隊,就后續事宜進行協商。
BNL表示,巴新政府做出不授予波格拉金礦采礦權延期的決定,沒有經過正當程序,違反了巴新政府對BNL的法律義務,且礦山所在區域的絕大多數民眾和土地主支持采礦權證延期。
BNL稱,愿意與各方就礦權延期事宜進行談判,要求政府重新考慮其不授予礦權延期的決定,爭取形成新的合作方案。
若談判不成,BNL將利用一切法律手段維護權利,并要求巴新政府對公司造成的損失進行賠償。
根據波格拉項目的礦山開發合同,BNL仍擁有該金礦礦山設備和設施的所有權。
2015年,紫金礦業出資2.98億美元,收購了BNL50%的權益,每年按權益歸屬公司的黃金產量約8噸,約占紫金礦業年產量的兩成。
紫金礦業稱,波格拉金礦是巴新政府和恩加省的重要經濟來源,對巴新政府、土地主及社區就業有重要影響,若多方不能達成新協議,礦山長時間停產對所有關聯方都造成損失,對其黃金產量也產生較大影響。
紫金礦業稱,截至目前,公司已收回上述巴新合資金礦的全部投資成本。
紫金礦業還表示,計劃加快隴南紫金等在產黃金礦山的技改建設力度,爭取今年礦產金產量與2019年持平,并繼續關注市場機會,適時開展對在產黃金礦山的并購。
巴里克黃金則發布聲明稱,不接受巴新政府以收購資產為目的談判。
巴新西鄰印度尼西亞的巴布亞省,南部和東部分別與澳大利亞和所羅門群島隔海相望,是位于太平洋西南部的一個島嶼國家。
根據MINING.COM報道,波格拉金礦出產的金礦占巴新出口額的10%,為當地人提供了超過3300個就業崗位。
1993年,紫金礦業從開發福建紫金山金礦起步,2005年開始到海外淘金,目前黃金儲量和礦產金產量均居中國第一。
據《2019中國礦產資源報告》,中國金儲量達11443.49萬噸,紫金礦業以1886.87噸的儲量,占據全國的13.83%。
據中國黃金協會數據,2019年,中國礦產金產量為314.37噸,紫金礦業以40.8噸的產量,在國內市場占約1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