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張欽
編輯 | 昝慧昉
4月16日,資生堂旗下品牌泊美在其公眾號發布聲明,宣布“終止泊美線下渠道銷售,仍保留品牌線上銷售渠道(天貓旗艦店及京東旗艦店等)”。
資生堂中國告訴界面新聞,此舉是出于集團經營戰略調整的考慮,集中培養主力品牌,強化品牌組合。未來還將授權更多的線上渠道。而終止泊美線下渠道銷售,跟此次疫情無關。
對于柜臺會員積分后續處理事宜,泊美方面表示消費者可以在5月31日前至會籍所屬專柜領取禮物。這意味著5月31日后泊美將正式從百貨、化妝品專營店撤柜。

在上述聲明的評論區內,許多用戶留言表示遺憾。
微博上,一位代理泊美的淘寶美妝店店主稱,今年年初訂貨價格較去年猛漲二成,現在想來撤柜或是漲價的原因。一位美妝行業人士對界面新聞表示,泊美撤柜也與日系護膚品在國內影響力日漸下滑有關。
2001年創立的品牌泊美,是資生堂首個針對中國市場推出的大眾化品牌,主打天然植物成分。2008年到2012年期間,該品牌在專營店渠道的年銷量增長均在20%以上。到2012年,泊美已簽約國內8000多家化妝品專營店,
2016年資生堂提出中國區大眾線化妝品全面革新,對泊美的扶持不僅體現在簽約流量品牌代言人上,也體現在柜臺形象、品牌推廣等方面的翻新。2016年上半年資生堂的業績報告顯示,資生堂中國化妝品部增長24%,其中大眾化妝品部終于擺脫了下滑的態勢,實現13%的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資生堂引進定位為“入門級”的護膚品“Waso”,該品牌目標人群為20-30歲年輕人,Waso產品原料主要來自日本傳統食材,該品牌從包裝風格到產品定位,都與此前的泊美類似,業內隨之也傳出泊美或成棄子的風聲。
從近年來資生堂發布的財報看,高端產品線已成了其提振業績的主力。
根據2019年財報,屬于資生堂集團旗下高端品牌矩陣的資生堂(SHISEIDO)、肌膚之鑰(Cle De Peau Beaute)、茵芙莎(IPSA)、娜斯(NARS)、羅拉瑪斯亞(LAURA MERCIER)同比增長分別達18%、9%、16%、14%和8%。此前,2014年至2018年間,資生堂高端品牌的營收復合增速為17.4%。期內,中國區市場銷售額同比增長19%,其中高端品牌線増勢最顯著,銷售占比也從2018年的44%進一步提升到了48%。
界面新聞報道過,2019年12月資生堂集團宣布內部結構變動,以刺激公司業績增長。除著重關注怡麗絲爾(Elixir)和安耐曬(Anessa)在亞洲、歐洲和北美市場的表現外,針對亞洲市場,資生堂將其全球聲望品牌部門與肌膚之鑰和資生堂品牌部門合并,成立銀座全球品牌部門。
目前,資生堂在高端線上的加碼和品牌戰略調整還在繼續推進。進入2020年,3月資生堂品牌啟用劉亦菲作為品牌全球代言人;隨后宣布將于5月30日在日本正式上線最新高端護膚品牌“BAUM”;4月15日,資生堂旗下頂級護膚品牌The Ginza宣布啟用國際超模富永愛為代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