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莊鍵
過去五年,埃夫特斥資11億元收購了三家海外機器人公司,意圖快速拓展技術能力。但這些并購案的整合效果喜憂參半,影響著這家國產機器人制造商的業績走向。
3月31日,埃夫特更新了科創板上市申請的問詢回復文件,首次披露了該公司2019年的完整財務數據。去年6月,該公司向上交所申請在科創板上市,擬募資11億元。
埃夫特去年營收總額為12.6億元,同比下降3%;虧損4268萬元,較上年虧損額擴大了1.9倍。根據埃夫特披露的信息,自2016年以來,其已連續四年虧損。
成立于2007年的埃夫特,脫胎于汽車企業奇瑞的設備部門,其實際控制人為安徽省蕪湖市國資委。
埃夫特稱,機器人企業實現盈虧平衡,一般需要較長時間,現在距離其離開奇瑞獨立發展只有五年時間。
去年,埃夫特共銷售了2179臺工業機器人,創下其歷史新高。但這項業務只貢獻了公司總營收的不到兩成。
埃夫特更重要的板塊是系統集成業務,營收占比逾八成。這項業務通過集成工業機器人在內的各種應用,組裝具備不同功能的自動化生產線,銷售給汽車生產商等下游客戶。
埃夫特起步于工業機器人整機制造,但在獨立運營后,很快進行大手筆的海外并購,拓展公司的系統集成業務。
自2015年起,埃夫特先后收購了三家意大利系統集成商,以獲取后者在機器人噴涂、打磨、拋光以及焊裝領域的技術。去年,這三家海外子公司總收入達8.5億,貢獻了埃夫特三分之二的營收。
埃夫特稱這項戰略為自主研發加海外并購的“雙輪驅動”,并將最早完成收購的CMA,視為此項戰略的成功范例。
埃夫特并購CMA全部股權的總花費為390萬歐元(約合3022萬元人民幣)。埃夫特已完成對其技術的轉化,包括將CMA的主力工業機器人國產化。2019年,CMA營業收入為7399萬元,凈利潤達到325萬元。
相較于此,并購EVOLUT公司并不順利。EVOLUT擅長于金屬表面處理。四年前,埃夫特斥資842萬歐元(約合6526萬元人民幣)將其收入囊中。去年,該公司虧損超過2000萬元,
在埃夫特看來,由于EVOLUT的管理層與公司經營理念不一致,其海外業務的經營業績未能達到規劃目標。去年下半年,埃夫特大幅調整了EVOLUT的管理層,試圖加強對這家并購標的的管控。
EVOLUT原總經理Franco Codini被解雇后,還與老東家展開了一場有關解雇補償金事項的訴訟,此案尚未作出最終裁決。
三宗海外并購中,1.3億歐元(約合10億元人民幣)收購WFC,是埃夫特最大手筆的交易。WFC是一家汽車白車身焊裝生產線的提供商。
WFC曾連續兩年虧損,但在去年扭虧為盈,凈利潤達2529萬元。該公司此前業績滑坡,主要受主要客戶訂單延遲影響。埃夫特稱,對于WFC的技術轉化仍在進行中。
意外到來的新冠疫情,則為埃夫特整合海外企業的步伐增加了新的不確定性因素。埃夫特所并購的上述三家公司,均注冊于此次疫情的重災區意大利。
埃夫特警告稱,若新冠疫情無法有效控制,這三家企業將存在商譽及客戶關系進一步減值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