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江帆
不安于全球最大光伏電池企業的身份,通威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通威股份,600438.SH)還要做硅料老大。
3月19日晚間,通威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通威股份,600438.SH)公告稱,擬與云南省保山市人民政府及工貿園區管理委員會、昌寧縣人民政府共同簽署《投資協議書》, 在保山市投資建設年產4萬噸高純晶硅項目,總投資預計為40億元。
該項目投資主體為通威股份下屬四川永祥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永祥股份)在保山市注冊的具有獨立法人的公司。
該項目于2020年上半年啟動,計劃2021年建成投產。
通威股份認為,該項投資符合公司戰略需要及高純晶硅業務中期發展規劃。
在疫情蔓延全球的背景下,通威股份逆勢擴張。通威股份內部人士對界面新聞表示,“公司并不是盲目做大硅料,擴產背后的邏輯是國內落后產能不斷退出”。
“通威擴產是基于今年硅料比較緊缺。受疫情影響,目前市場并未有太大感覺。”一位光伏企業總裁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此前預計,今年硅料的落后產能將逐步出清,海外產能或因盈利壓力而停產,預計全年硅料環節供需格局趨于緊張。隨著疫情影響逐步消散,價格有望企穩回升。
2019年,硅料環節因為產能供需失衡,價格一度跌穿成本線。其中,單晶用多晶硅致密料價格保持平穩,多晶用多晶硅料價格畸低;新生產線成本較低,老生產線成本較高。
通威股份在公告中預計,保山項目達產后,其單晶料占比達90%以上,并可實現N型料的批量供應。根據當前行情測算,該項目投產后,預計實現營收30億元/年。
通威股份以農業及光伏為兩大主業,是全球最大的光伏電池以及水產飼料生產企業。其第一大股東為通威集團,最終實際控制人為劉漢元。
截至2019年底,該公司光伏電池總產能逾20 GW,已連續三年問鼎全球,市場占有率達10%-12%。
通威股份現擁有合肥、成都、眉山三個基地。其中,眉山10 GW高效晶硅電池項目正在建設中,預計今年4月建成投產。
在上游硅料方面,通威股份毫不遮掩其想稱霸的野心。
半個月前,該公司投資35億元、年產能3.5萬噸的永祥樂山高純晶硅二期項目正式落戶。該項目計劃3月開建,2021年9月底前竣工。
今年以來,通威股份已宣布兩項合計75億元、7.5萬噸的硅料項目。
目前,通威股份已形成8萬噸高純晶硅產能,位列全球前三。
根據已有及在建項目的進度情況,通威股份預計,樂山二期及保山項目實施后,其高純晶硅年產能將達15.5萬噸。
這意味著,通威股份大概率將在明年超越保利協鑫能源(03800.HK),成為全球硅料老大。
保利協鑫能源目前是全球最大硅料生產商。該公司隸屬于協鑫集團,截至去年上半年,其硅料總產能為11.8萬公噸。
據2019年中報數據,保利協鑫能源徐州基地產能7萬噸;新建不久的新疆基地仍處于產能爬坡中,該基地首期于去年上半年達產,釋放產能4.8萬噸。保利協鑫能源稱,通過少量的資本性支出,新疆基地產能將很快提升至6萬噸。
“事實上,通威股份的硅料產能已超過協鑫,后者在徐州基地的產能因成本過高已退出許多,并不全是有效產能。”上述光伏企業總裁指出。
保山項目涉及投資金額約40億元,金額較大。通威股份稱,將利用自有資金,并采取多種籌融資渠道。
一位光伏行業資深人士對界面新聞表示,通威股份在光伏產業鏈只介入了硅料、電池、電站環節,拉棒、切片、組件分包給了其他上下游廠家,想要將產值做大,比較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