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上將我們的大腦分為左腦和右腦兩個區域。它們分別代表了兩種認知思考的能力:邏輯和創造。
音樂,電影,繪畫,這些我們耳熟能詳的藝術形式,其內核都有一套嚴密完整的邏輯思維蘊含其中。我們不能說這些偉大的藝術創作,完全依靠了右腦的創意,而摒棄了左腦的邏輯。它們之間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例如,莫扎特的音樂嚴格遵守了邏輯思維。如果將他的樂譜拆解開,會發現旋律和高潮的分布非常有數學規律;電影《盜夢空間》講述了一個邏輯上的遞歸嵌套問題,影片里夢中夢的設定和IT編程中的遞歸算法非常類似;風格派畫家蒙德里安的繪畫則更具代表性,畫面中所有的元素全部對應著一套嚴謹的數學邏輯。
在地產設計領域,一般來說,開發商對住宅戶型設計過程中追求普適性、通用性和得房率的選擇是基于對市場端價值最大化以及建造技術與成本控制之間的概率性選擇;而設計師在設計過程中基于個體選擇的藝術性、多樣性和個性化的設計表現則與前者構成了在樣板房設計過程中的兩極,可以理解為設計問題的主要矛盾,既邏輯與創造。這兩極在銷售行為的市場檢驗中又分別對應宏觀抽象的去化指標和微觀具體的客戶體驗。如何解決?關鍵在于平衡。
2019年3月,共生形態有幸參與了廣州越秀地產的花都臻榮府項目整個示范區的展示設計與軟裝陳設工程,值得欣慰的是共生形態在幫助業主取得不錯的銷售業績的同時也基本達成團隊預期的設計效果。
有趣的平面布置能與客戶形成生活方式的價值認同。該項目戶型定位于80后三口之家。設計師打破原始布局,采用自由平面的手法規劃了一個流動的空間。
起居室與臥室通過客廳通道的一扇趟門實現動靜分區的同時減少能耗。
開放式廚房與餐廳二合為一,它們與沙發區相對,建構出一個歡快交融的互動性起居場景。紅藍主調的空間配色使人想起蒙德里安的風格派畫作,強烈原色的構成中暗含生活邏輯。
主臥干濕分區,通過取消隔墻,保證空氣南北對流的同時,向陽而生。主臥與次臥的間隔取消后,室內的采光面被擴大。南向的景觀飄窗將自然光引入北向的兒童房。開放后的空間,模糊了常規的隔墻空間所帶來的功能定式,空間是流動的、多元的、曖昧的,也是充滿想象和可能性的。
多功能工作室,既滿足男女主人各自的工作需求,又可作為親子之間互動交流的場所,動靜結合,加載著多元靈活的生活樂曲。
面對房地產市場的標準化設計趨勢,“所見即所得”的營銷噱頭,被壓制的個性化設計在本案中得以釋放。由于批量化的建造技術和成本等因素的限制,各類住宅產品的標準化最終使其進入大同小異的同質化競爭,這就勢必讓此類創意型的設計有了發揮的空間。
真正的工匠精神,不是因循沿襲、墨守成規,也非期待宏大敘事的突破,而是尊重現實,在有限的條件下竭盡所能地持續微創新,做到力所能及的最好。
項目信息
項目名稱:越秀·臻榮府C4#05戶型創意樣板間
設計總監:彭征
主案設計:曾慶豪、許淑炘
設計團隊:周建非、韓敏儀、朱國光
項目管理:張博、李永華、朱云鋒
設計單位:廣州共生形態工程設計有限公司
項目業主:廣州敏秀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項目地點:廣東廣州
設計時間:2019年03月
竣工時間:2019年11月
設計面積:119M2
主要材料:大理石、墻布、烤漆板、乳膠漆、木飾面
彭 征
共生形態(C&C DESIGN)創始人、設計總監
高級室內建筑師
廣州美術學院藝術設計碩士畢業,現為廣州美術學院建筑藝術設計學院客座講師、實踐導師,中國建筑學會室內設計分會資深會員,中國房地產協會商業地產專委會商業地產研究員。
彭征先生關注城市化進程中的當代設計,思考和踐行“共生”的設計哲學,從事建筑、室內、景觀等多領域的設計實踐,設計作品具有較強的建筑感和現代簡約的風格。代表作品包括南昆山十字水生態度假村、時代地產“時代·家”體驗店、美的地產企業總部、廣州亞運會景觀創意裝置“風動紅棉”等。作品曾獲2017年德國iF設計(室內建筑類別)唯一金質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