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莊鍵
中國粗鋼產量在2019年再創新高,規模已逼近十億噸大關。
國家統計局1月1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粗鋼產量達9.96億噸,同比增長8.3%;生鐵和鋼材產量較上年增長5.3%和9.8%。
由于產能嚴重過剩導致鋼價低迷,中國粗鋼產量曾在2015年罕見出現下滑。當年全國粗鋼產量為8.04億噸,同比下降2%。2016年,隨著鋼鐵去產能政策帶動鋼價復蘇,粗鋼產量增長勢頭得以延續。
過去四年,中國粗鋼產量累計增長了24%。2018年,中國粗鋼產量占全球總產量的半壁江山。
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的粗鋼產量數據,略高于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下稱中鋼協)此前的預測。中鋼協曾預計,2019年國內粗鋼產量為9.8億噸,同比增長7%。
對于國內粗鋼產量繼續增長的原因,中鋼協黨委書記何文波曾分析稱,去年年初以來,國家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房地產投資保持較高增速,拉動了鋼材需求。
中鋼協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建筑行業鋼材消費量約4.86億噸,同比增長8%,增速高于機械、汽車和船舶等其他鋼鐵下游行業。
2020年1月中旬召開的中鋼協會議上,輪值會長高祥明稱,產能釋放快、鐵礦石價格大幅上漲等問題亟須各方面關注、解決。他建議,鋼鐵行業要徹底轉變過去依靠規模擴張、低價競爭的老路。
高祥明提及,“企業要保持定力,強化自律,合理控制生產節奏,共同維護市場穩定。”目前,中鋼協正在配合政府部門開展鋼鐵產能、產量摸底工作,為科學決策提供真實的數據支撐。
中鋼協披露的數據稱,2019年全國重點統計鋼鐵企業預計實現利潤1800億元,盈利水平較2018年大幅下滑。
華菱鋼鐵(000932.SZ)及安陽鋼鐵(600569.SH)披露的業績預告顯示,預計公司2019年凈利潤分別下滑超過32%和79%。
2018年是國內鋼鐵上市公司最為風光的一年,多家企業的利潤水平曾創下歷史新高。